首届国际中国书画节暨中国书画世界行第二届高峰论坛举行
光荣和梦想从佛罗伦萨起飞
□记者 李文慧
“光荣和梦想从佛罗伦萨起飞,艰辛和汗水伴随着起飞一起洒落。”这是中国书画世界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谷福海在“首届国际中国书画节(佛罗伦萨·2015)暨中国书画世界行第二届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说的话。
3月16日,首届国际中国书画节暨中国书画世界行第二届高峰论坛在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来自中国、意大利、英国、法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的书画家、书画活动组织者、书画收藏家含笑聚首。在中国书画世界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于志学宣布的开幕声中,首届国际中国书画节获奖作品展、中国书画世界行各国委员会作品展、中国书画世界行图片展和中国书画世界行第二届高峰论坛同时登场。
于志学现场演示中国画创作
书画说艺论坛讲道
面向全球征稿的首届国际中国书画节评出了金、银、铜奖和等级奖,黄青、杨连升、刘仁庆分获书法、国画、油画金奖,杨富刚、邹莉、薛福利分获书法、国画、油画银奖,另有5位作者获得铜奖,110余位作者获得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分三个展厅陈列在佛罗伦萨议会大厦会展中心。由中国书协主席张海题写的“首届国际中国书画节”巨幅展标矗立在会展中心广场和展厅入口处,是中国味道的醒目。活动的承办方意大利华人艺术家协会的负责人张丞森告诉记者,中国来佛罗伦萨交流办展的艺术家不算少,但是像这样大规模的还是第一次。
谷福海说,因为有了这“第一次”,信念就有了翅膀,但是中国书画世界行这条路并不平坦,需要大家形成合力,共同拼搏,用劳动的汗水浇铸成功的基石。
中国书画世界行如今在海内外有58个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作用是什么?这届论坛的许多发言阐释了这个问题。比如北京委员会,面向全国开展“高级研修”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挖掘资源,拓展中国书画世界行的学术口径和事业平台;面向地区开展“文化奠基”工程,举办初级书法、国画培训班,为中国书画世界行储备资源;同时还面向基层开展“书画惠民”工程,送书画,传温暖,夯实北京委员会的群众基础。又比如大连委员会,相继组织书画家赴国外采风办展,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国内大型书画艺术展,协助地方画院举办系列活动,以扩大中国书画世界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湖北、山西、辽宁、江苏、广东、云南等各地的委员会,也都以不同的姿态展示了各自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思路。湖北画院院长蒋昌忠、贵州省书协主席包俊宜、意大利郎世宁研究院院长鲁斯洛卡、英国华人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薛春天、中国书画世界行韩国委员会主席全永子等也相继就中国书画的当代意识和对外交流的必要性等发表了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作主题发言,他针对“全球文化交融中的中国书画”展开论述,对中国书画艺术如何摆脱“中西合璧”、坚定“洋为中用”做了深入的诠释。
中国驻佛罗伦萨总领馆文化参赞张建达的发言颇为引人深思。他说:“中国艺术需要交流,需要走出去,希望在官方渠道之外多一些民间渠道。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对方了解我们的优势在哪,西方艺术家一件作品要画上几年甚至十几年,而我们往往只要几分钟,我们该怎样给他们解释这几分钟里蕴含的文化价值,这需要我们的艺术家思考。”
总结进行了六年之久的中国书画世界行,谷福海梳理出一套学术与市场并行的思路,他称之为“四化”——组织集团化、运行产业化、服务系列化、活动品牌化。他说,实现这“四化”并非一朝一夕,但是,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也就有了干劲。中国书画世界行将在一次次的行进中,成长、成熟。
闭幕式上,本届国际中国书画节承办方意大利华人艺术家协会向下届承办方中国书画世界行韩国委员会转交了承办杯。
几个片段几多痴心
身为中国书画世界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的于志学,今年已82岁高龄,几乎每一次世界行他都参加了,因为他希望书画艺术早一天让世界了解、认知。此行因为腱鞘炎发作,他的手上一直缠着纱布,疼得不能提笔。但是,这次出席活动的有很多外国的艺术家,比如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教授、院务委员Francesco Roviello,意大利著名画家、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院士Luigi Doni,佛罗伦萨孔子学院院长蔡潇丽女士等等,他们都想看一看中国艺术家的现场创作。于志学闻听此言,毫不犹豫:“不就是疼嘛,没啥大不了的!”硬是握笔现场作画,并且一边画一边讲,用最通俗的语言给中外艺术家解释中国画线条的韵律感,幽默风趣,赢得了掌声。
来自广东汕头的黄青是这次展览书法金奖的获得者。她是此行最惹眼的一道“风景”,一是因为她秀气的小楷书《佛说阿弥陀经》,再是因为她奇异的服饰——一袭只有在传统戏曲里才能看到的钗裙,绣摆摇曳,环佩叮当,走到哪里,总是被外国朋友拉去拍照。黄青说,着中国传统服饰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式。黄青从6岁开始学习书法,因为父亲的愿望是把她培养成一名优秀的中医,而优秀的中医一定要写得一笔好字才行,没想到这一写,便让她爱上了书法。黄青告诉记者,得益于毛笔字与中医药理的启蒙,她几乎不能自拔地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服饰等,她反复研读《四书》《五经》,抄写了《老子》《金刚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20余部71万字的传统经典,越写越上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越深入,书法技法的掌握也越自如。
多米尼克是一位法国油画家,但对东方艺术情有独钟,起初受日本画影响,2009年开始接触中国画,深为中国画水墨晕染的味道所吸引,后来跟随妻子石新杰来到中国,彻底爱上了中国画。多米尼克的中国画试图以东方的墨晕交织西方的古典神话,展现画家的哲思,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毕加索,看到莫奈、马奈,也可以看到对环境日趋恶劣的感怀、对生死的思考。这次展览中有一幅多米尼克的中国画,水墨陌生而新奇,却有一份真挚的情感。他告诉记者,他很希望了解东方、了解中国,也很愿意让中国人了解西方,了解他的思想感受。
油画金奖获得者刘仁庆几乎是此行公认的最勤奋的画家。无论在展览现场还是研讨会场,还是在论坛结束之后赴欧洲各地采风考察的汽车上,但有间隙他一定作画,几天里画了20余幅人像,连我们乘坐的意大利大巴的司机都成了他的模特,这位高鼻深目的“老外”接过自己的画像时,兴奋不已,连连拉着画家拍照,让画家签上自己的名字。
(来源:《中国书画报》新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