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产业发展中的炎凉
□李长钰
上古时代,祖先们用智慧创造了文字。文字在使用过程中融入了人文情怀,使书法艺术得以生发。书法以文字为载体,而不断地美化文字。汉文字的产生固然以实用为目的,然而文字是文化之分子,书法艺术自然依赖文化得以生存。文字传承了文化,诠释了文化的内涵;书法则美化了文字,光大了文化的魅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书法艺术以其丰厚的人文性得到世人的普遍重视。进入21世纪后,随着书法艺术的广泛普及和创作思想的不断进步,书法艺术已趋于中国文化之主流,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其在视觉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
书法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市场经济的簇拥下,逐渐走上了发展的轨道。旧时的那种一轮明月、四壁清风、案上青灯、手中黄卷的书斋生活已经在新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撞击下逐渐式微,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当代书法作品中士气的逐渐消散。当“笔墨当随时代”与“书法源于文化”之间出现裂痕时,书法已不再作为读书之余书斋内的艺术,而演变为走入社会众目睽睽的炫技艺术。于是书法产业的热点呈现在不同的社会层面:在高校,书法研究院、书法文化研究所接踵而出;在地方,书法家协会、书画院、考级中心等艺术机构匾额矗立;在街头,书法学校、书法培训班等蜂拥而起。其后书法城、书法乡、兰亭小学等横空而出,各种书法展览从天而降。书法产业的局面之大可以说是蔚为大观,书法艺术眼下确实是够火够热了!
然而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事物的关注多是趋炎,在热烈的气氛中向来缺少冷静的思考。当然,思考的目的是推动书法事业的发展,所有的发展现象要经得起思考。思考的结果不是要求当代的“书法热”降温,更不是要强调当今的书法创作恢复到旧时的模式和姿态,而是在书法产业发展壮大的今天,我们要呼唤出一种精神,一种遥接古今、承载道统的书法精神。书法精神在当代不是彻底断绝了,而是寂寞了,尤其在书法艺术与经济浪潮紧密结合的今天,已经寂寞到了几乎不能再寂寞的程度了!
那么,书法精神究竟是什么精神?为何如此地寂寞?
书法精神是独立的文化精神,勤奋读书、广泛博取,在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建立。书法精神是书法创作的第一要义,要求创作者必须具有独立的文化品格。有了独立的文化品格,才会有自由发挥的艺术灵性,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合一,即“同自然之妙有”(《书谱》)。
然而,当今书法产业的沸腾、高温多来源于外力的烘托,书法创作者几乎是以左依右靠的方式生存。如当代的书法教学目的都是尽快培养出有成就的子弟,明知书法是经年累月的修养、水到渠成的艺术,却硬要打快拳,这种拔苗助长似的教学方式不仅在社会上的书法培训班,连个别高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依赖于学生的业绩来招生和壮大教学机构,最终把书法作为单一的技能训练来传播。古时,三十年未必能写好字,而现在三年就可打造出一个书法家。就拿各地的书法家协会来说吧,有相当一部分的协会领导是在职的官员。之所以聘请官员为主席团成员,确实有点以“拉大旗作虎皮”的方式来壮大协会门面,目的是让协会有面子,便于开展工作,这尚可理解。但协会在权势的照护下,为官员们的书法大造声势,这种相互依赖的结果不但为腐败开辟了新途径,也助长了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浮光幻影。
书法是艺术创作,在经济社会,艺术品的价值愈发凸显。作品可以作为商品流通,但作品成为商品不是书法创作的目的,甚至和书法创作无关。如果为了金钱而创作,慢慢会使作品充满低俗的铜臭气,书法创作者也将成为江湖墨客。
在书法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修养心性是当代书法创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当代书法创作缺少的是理性的反思,有了反思书法创作才有高度,有了高度自然会有取舍,才能不落入俗套。孙过庭《书谱》说“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这在众说纷纭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书法产业中的形形色色,我们应从书法事业发展的热潮中冷静下来,知道什么是不能缺少的,什么是不屑一顾的。书法精神应该是书法创作者终生恪守的大道。恪守书法精神的创作者可能在名利场上会失落,并且错过了应该充当的社会角色。但在炙热的风潮中,他们耐得住寂寞,他们的内心是清凉的,他们对书法史和文化史的观察是清晰的、洞彻的。
艺术思考须要从多角度进行,心境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是真实的,历史对于艺术家的筛选也是公平的。否则,就不会有“人亡业显”与“身谢道衰”了。对于以书法为毕生追求的人来说,必然要经过“不是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的漫长过程。即便如此,我们也为修炼者鼓掌、喝彩。同时,我们坚信书法事业不管发展到何种程度,书法精神都不会丧失,犹如“不废江河万古流”而承传不息。(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