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要装裱,众所周知,但选择何种方法装裱,不一定清楚,有的书画家甚至感到非常困惑。在没有机裱的时代,我们没有选择,但今天装裱方法五花八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装裱广告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因此,让广大的装裱从业人员、书画家、收藏家了解各种装裱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
一、传统装裱
传统装裱历史悠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古典论著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宋·米芾《论褙裱古画》,明·周嘉胄《装潢志》,清·周二学《赏延素心录》等,它从制糊、用料、技法及品式等经过了两千年不断的探索、演变和发展,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中国书画正因有传统装裱的神助,才得以保存流传。传统装裱使用粘合剂为面粉用水调制,装裱工序以立轴为例,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册页少点,也要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必须按严格的要求操作,装裱工作者必需具有一定的装裱经验和艺术素养。由于粘合剂是用水调合,利于揭裱、修复及作品败笔的补救,色垢、墨污、纸皱、残缺的处理,使作品原来的笔触、墨润、色彩更加润泽、调和,从而增添作品的神韵,但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走墨、走色等,使作品黯然失色。对装裱时间与气候都有要求,《装潢志》云:上壁宜润,停壁愈久愈佳,俾尽历阴晴燥润,以副得心应手之妙;下壁宜燥,庶屏瓦患。燥润失宜,优劣系焉。现生活节奏加快,许多画廊、装裱店遇任务重、场地小、时间紧、要求高时,这种要求显然难以适应。
传统装裱历经了历史的演变与发展,是公认适宜书画欣赏与保存的装裱方法,但在工序繁、操作严、易霉变、瓦患等方面期待我们的发展与完善。
二、机器装裱
历史发展到今天,装裱艺术伴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机器装裱从出世应用至今,有近20年的演变与发展,机器有滚筒式、压合式等,有适宜浆糊湿裱的,也有热熔胶膜干裱及干湿两用的,价格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浆糊机裱就是取代传统手裱上墙、挣平这道工序不受气候和场地小的影响,从而缩短装裱周期,但工艺速度与劳动强度不及胶膜裱。而胶膜机裱是胶膜取代了传统手裱的浆糊作为粘合剂,完全改变了传统手裱的工艺程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周期更短,而且裱件的平整度、柔软度优于浆糊装裱,不走墨、不走色,对裱图片、长卷、大型字画、剪纸等占有优势。但胶膜质量直接影响裱件质量,劣质胶膜使裱件易老化、开胶、不易揭裱等,使许多人望膜生畏。
三、 电熨斗装裱:
就是用电熨斗取代机器,用胶膜作粘合剂进行装裱。这种方法只适宜 于家庭。
四: 磁板、磁条、发热板及远红外线传统书画装裱机等:其方法还是传统装裱,只是取代传 统手裱上墙、挣平这道工序不受气候和场地小的影响,也同样在传统手裱的基础上 缩 短了周期,但工艺速度与劳动强度都无法与胶膜机裱相比。
五: 速干剂装裱:其方法与传统装裱一样,就是用速干剂做粘合剂取代浆糊。
六:其它方法如某某法、某某氏等:大都是采用胶膜或是热压或是胶纸,只要是胶膜热压,就会不利于揭裱、修复及作品败笔的补救,色垢、墨污、纸皱、残缺的处理,使作品原来的笔触、墨润、色彩更加润泽、调和,从而增添作品的神韵,
传统浆糊与速干剂在墨色润泽、揭裱、修复等方面优于胶膜机器干裱,但在工序繁、操作严、易霉变、瓦患等方面期待我们的发展与完善。
机器填补了手工湿裱的不足,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速度,但胶膜质量直接影响裱件质量,劣质胶膜使裱件易老化、开胶、不易揭裱、修复及作品败笔的补救,色垢、墨污、纸皱、残缺的处理,使作品原来的笔触、墨润、色彩更加润泽、调和,从而增添作品的神韵。
最理想的方法就是要装裱师既能从繁重的手工装裱中解脱出来,从机裱使用胶膜的烦恼中解脱出来,集各种方法之精华于一体,使机器与手工完美结合即符合传统审美要求、收藏要求,又能操作简单,速度快捷,潇洒自如,那就是画心采用传统手工其它机器完成.这是当前没有争议的方法.这种方法文中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能真正达到潇洒自如。
书画怎样选择装裱呢?其实就是选择装裱师。良师有高超的技艺,更有“书画之命,我之命也”的责任感。良师能真正理解作品的用意,完成对作品创作的延伸与完善,自然会选用机器、材料与方法。书画家、收藏家与良师应相互沟通,达到审美观念的共鸣和恰到好处的默契,同时优礼良工,宾主相参、彼此意惬,然后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