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雏鹰展翅飞翔,他日雄鹰搏击长空”。亲爱的同学们,首先恭喜你们顺利完成人生第一阶段的学习。今日的你们是羽翼渐丰的雏鹰,心怀凌云之志,即将飞往广阔无垠的天空;今日的你们是朝气蓬勃的少年,心系家国情怀,即将踏上人生的新征程。未来的日子里,中国人民大学愿与你并肩战斗,以良师伴你左右,以益友与你同行,为你提供最广阔的发展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有意愿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生可进行现场一对一面谈
时间:6月28日-7月2日(请提前预约)
地点: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商鼎路69号 泰宏·文森特国际酒店
电话咨询时间:6月25日-7月2日
联系电话:18501210474 18501217487 18501216304 15995757745(中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在河南招生计划
及2018、2017、2016年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一、“宽口径”招生,充分尊重学生兴趣
中国人民大学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遵从兴趣、自主发展”的培养理念,2019年在我校在以学院为单位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设置人文科学实验班、理科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管理学科类)、经济学类四个跨院系大类招生专业。每个大类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强调大类基础和核心能力培养。同时,大类课程选择和学习,充分赋予学生选择学习、选择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各专业的选修课统一按照小模块设计,学生根据兴趣和课程联系在老师指导下自主选择意向专业的课程学习,一年级结束完成基本分流。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好的选择,让同学们都能选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同时利用宽口径大类招生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入校充分了解各学科特点后多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们的分流方式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不设名额限制,大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到具体专业所在学院学习,完成基本分流。此外,我们还设置了信息学院、环境学院、新闻学院、商学院四个无时点分流学院,实行四年一贯制培养。学院内部本科阶段不分专业,在学习共同基础课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在学院内自主选择课程,最终根据学生完成培养方案的实际情况认定本科专业。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同时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其中一个专业以副修专业或副修学位毕业,不设置专门的分流时段无强制分流规则。
二、“研究型”培养模式,挖掘学生潜力
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创设了研究型学习制度,强强联合,为同学们打造提供最强配置。
l 实验班教学
“实验班”作为我校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是我校开设的以培养专业精英和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我校开设有创意传播实验班、图灵实验班(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实验班、高礼英才直通车——金融科技本科双学位项目、新闻学—法学实验班、新闻学—国际政治实验班、工商管理英文教学实验班、古典学实验班、工商管理—法实验班、财税—数学实验班、财税—数学实验班、金融学—数学实验班、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
l 精实课程制度
倡导深度教学,强化知识基础,促进学生参与和能力培养
l 国际研学制度
扩展国际,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和跨文化沟通
l 名师沙龙制度
促进杰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学术灵感
l 双选认证制度
促进学生跨专业学习,强化研究性学习和未来发展的知识基础
三、文理兼备,学科实力一流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人文社会科学A+学科占A类学科的比例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名第一。
科睿思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简称ESI)于2018年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学科排名。ESI学科排名共包括22哥学科,其中只有2个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别是:社会科学总论、经济学商学。我校ESI社会科学总论、经济学商学2个学科均已进入前1%。
四、俊彦云集,师资力量强大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82人,其中教授674人,副教授783人。学校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47人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有65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476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万人计划”入选者24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84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项;有6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4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8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黄顺基、庄福龄、孙国华、李占祥、高放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卫兴华、胡钧、陈共、严瑞珍、高铭暄、王作富、许征帆、何沁、方汉奇、赵履宽、邬沧萍、陈先达、张立文、钟宇人、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写完成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最新发布了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人民大学获评2018中国八星级大学,晋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位列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和2018中国大学捐赠排行榜前三甲。
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我们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化视野强。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246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港澳台地区25所高校(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每年有13个国家公派项目、10个学生国际交流校长奖学金项目、75个校际交换项目、40个寒暑期项目及国际会议、海外实习项目等供学生选择。近三年来,我校年均派出2200名学生参加各类海外学习项目。学校自2009年开始利用暑假举办国际小学期,由全球顶级名校名师采用全英文授课,招收国内外其他高校优秀学子与我校学生同堂上课,免费面向全部本科学生,营造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的国际化校园氛围。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率高,就业前景良好。《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就业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我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9.42%,就业领域集中在金融业、公共管理、教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热门领域和国家大力支持的朝阳产业。就单位性质分布而言,本校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就业比例高达65.95%,且就业地区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率高,人才辈出。2018届毕业生国内升学主要取向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去往三所高校深造的人数占本科国内升学总人数的91.24%。2018届毕业生中,346人赴世界排名前五十的高校留学深造,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知名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强、师资队伍雄厚,办学水平得到了用人单位和世界范围内其他高校的一致认可。本校以实事求是为校训,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期待各位同学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