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观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一一次旅行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当他们看到孤儿们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们下了决心,要去那里支教。这不是冲动,而是责任。十二年如一日,他们在这里扎下了根,把这了当成了第二故乡。他们辛勤耕耘着,让孩子们尽情吮吸知识的甘霖。
假期里,他们回到了成都,可是那些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神让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割舍,通常才一两个星期他们就买好了教辅用书和生活必需品回到了福利学校。看到这里,我感慨万千:好不容易亲人团聚了,为什么不多陪自己的父母一会儿?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啊!可是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我们只是平凡人,做的也是很平凡的事情,不值得大家这样追捧。”他们说过这样的话,但我觉得他们做的事不平凡,他们干得是“十年树人,百年树人”的伟大职业,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信念在藏区散发出最美“高原红”!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好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与患者肝胆相照的吴孟超;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的义侠巴郎;8岁起照顾瘫痪的养母的孝女孟佩杰;奋不顾身托住小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社会需要像吴忠,谢晓君夫妇一样的好人,更需要的是他们这样的精神,让我们把这种伟大的精神传承下去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二林俊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过我国核试验全部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在癌症晚期,依然以超常的意志力工作到生命的完结。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加入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的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了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5月31日上午,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又讲出了那句“我们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不久于人世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走向了办公桌,为他的生命谱写最后的华丽。
5小时后,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心愿。
临终前,林俊德要求:把我埋在沙漠。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三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无法预定,无法奢求,但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灵因为生活磨砺而变得坚硬,不再如过往一样细腻,而渐渐冷漠,习惯了这样高速运转的世界,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更不愿意去回味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曾经,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
今天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繁杂心灵……
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杨乃彬儿时发烧导致失去了听说功能。为给孩子治病,走过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为了儿子,她学习唇语,然后教儿子说话、识字。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辞职陪孩子一起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后来,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成为了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的学生。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看完这个故事,我早已热泪盈眶。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如此坚强执着?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泪流满面熬过黑夜?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一次次地听医生说,抱歉?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儿子说话?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愿意辞职来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
是爱。
有一种爱,无须华丽的表白,你却始终相信它是真爱。它永远真诚永远不变它无需华丽词包装;它像寒冬熊熊烈火它像炎夏一缕清风,它激活我们生命能量,它体贴相伴永远。没错,这是母爱。母爱的力量有多伟大?我们无法测量,它往往超越奇迹,铸就辉煌。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四前几天,我看了《感动中国》。这是对20—年全国评选出的优秀人物的颁奖仪式。
《感动中国》获奖人物有二十多位,有个人,有团队,他们所做之事有大有小,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事迹确确实实感动着人们。
就拿刘盛兰老人来说吧,他90多岁了,几十年来自己省吃俭用,捐助了100多个学生10多万元钱。这10多万元钱对于一个靠收废品的老人来说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啊!可是刘盛兰老人没有留下它们,却是分批一点一点地捐给了全国各地的困难学生们。“72块5毛钱”,刘盛兰又把它捐了出去,而他只留下了5元钱。在那多少个令老人难忘的日日夜夜,睁开眼睛,他看到的是上不起学的孩子们,闭上眼睛,他看到的是孩子们拿到钱的笑脸。他90大寿那年,许多被他资助的学生来看他,大家一齐凑钱为他筹办了他一生中第一次生日酒席。看到这儿,我深深为自己平时而惭愧,同时也为他身居贫困却依然热心资助困难学生而表示由衷的敬佩。
还有一个与他一样长年帮助和爱护学生的人。
她的名字叫格桑德吉,是西藏山区一名女教师,也是当地第一个毕业的大学生。每周,她都要在高山悬崖峡谷间送孩子们。一次次安全到达,一次次与死神檫肩而过,她却依然如往常一样送学生上下学。她每天照顾山区的孩子,但八年的时间里,她仅见过自己的孩子四次。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我想:要是西藏山区开通了公路该多好!我长大了,一定要帮助山区孩子们,让他们象城市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
看到格桑德吉老师,再联想到我们的老师,老师们真是照亮我们人生的“蜡烛”啊!我深深感谢老师们为学生付出的一切。
《感动中国》的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情激励着我。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做大事可以造福人民;一些人由于条件限制,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就成就了“大事”,他们同样可以走上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