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规定》,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小编特别从中选取了与大多数考生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最新变化,进行重点解读,并提醒一些注意事项!这些重要信息,关系每个考生的命运,请大家一定认真阅读!
1.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察
政策:
2019年高考命题明确指出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察,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地落实,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解读:
此举正应了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给学生“减负”的观点。
可以预测的是,今年高考出题会更灵活,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更多关注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减少题海战术,多针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易错点进行总结和思考,形成自己的答题节奏和方法。
2.探索在高校考核中增设体育测试
政策:
有关高校在保送生、自主招生和高职院校分类招考等类型的学校考核中,增设体育测试,测试项目由高校自定,测试成绩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引导考生更加重视体育锻炼。
解读:
教育部对体育的重视,已在高校自主招生考核中体现。如201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简章明确指出:“对初审合格考生,我校将组织体质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对于需要参加体育测试的同学来说,在紧张复习备考期间,也要适当锻炼身体,保证顺利通过体育测试。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是舒缓压力的一种方法。
3.提高部分地区部属高校录取比例
政策:
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部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继续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
解读:
教育部此项“政策福利”主要针对于中西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让更多寒门学子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高三家长需重点关注本省招生相关文件和信息,第一时间了解高校相关招生计划,与往年高校招生计划对比,为考生填报志愿提前做好准备。
4.加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
政策:
严格审核考生报名资格,报名结束后,筛查重复报名和违规情况。
解读:
往年有一些考生投机取巧跨省(区、市)报名,以获取填报志愿时相对较低的投档线资格,提升自己进入高校的机会。
教育部从报名源头入手,避免重复报名、多地报名、替考等现象,维护高考的公平性。
对考生而言踏踏实实备战高考才是王道,“投机取巧”的行径不可取。
5.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
政策:
有关高校要积极探索在保送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等招生类型中使用综合素质档案,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
有关高校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在统筹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制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解读:
此举一是让特殊类型招生能招到更符合条件的考生,避免考生“浑水摸鱼”,如今年自主招生门槛大幅提高;
二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应对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不做分数的“奴隶”。
6.扩大高职分类招考规模
政策:
各地要加大高职教育资源统筹,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招考规模,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选拔制度。
解读:
根据人社部去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仅4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
我国高级技工、熟练工人、工程师等技能型人才稀缺。
教育部扩大高职分类招生规模,提升高职教育水平,对于一部分意向考高职院校的考生来说是利好消息。技能型人才稀缺情况,加上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可观。
各位考生、家长在准备填报志愿之前,可以重点关注一下相关高职院校及相关专业信息,提前做好功课。
7.同一学校多套收费标准现象将减少
政策:
同一高校、同一学历层次、同一招生类型的招生计划在同一省(区、市)原则上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须与高校在同一地区招生的其他专业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
解读:
在高校录取中,经常出现同一所学校,在两个批次录取,同一专业有两个招生代码,学费也有两套标准,这让考生难以分辨,不知道如何填报。
教育部此项规定,就是为了避免高校在设置招生计划时打擦边球,变相提高学费标准,招揽更多生源。这将大幅减少“学费”碰瓷现象,让考生明明白白读大学。
8.首次限定本科一批录取时间
政策:
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应该在7月10日至15日之间开始,月底之前结束。
解读:
往年,各省(市、区)公布高考成绩时间不同,导致本科批次录取的时间不同,录取结束时间差距很大,影响了高校的资格审核和录取工作。教育部做出规定就是为了规范录取相关工作。
对考生和家长而言,这就意味着志愿填报时间很可能会被压缩。
考生和家长不要陷在本省(市、区)的往年填报志愿的时间概念中,对今年填报志愿的时间要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