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沪考新语 | 浅议综合评价录取批次的招生计划安排

招生计划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首当其冲的综合评价批次录取已经结束,分析各院校专业组的投档信息,基本囊括了本市的优秀考生,各招生院校在校测后确定了最终录取名单。

浅议综合评价录取批次的招生计划安排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郑方贤

首当其冲的综合评价批次录取已经结束,分析各院校专业组的投档信息,基本囊括了本市的优秀考生,各招生院校在校测后确定了最终录取名单。

综合评价录取无疑是现有体系下最为理想的招生录取制度设计。它兼顾了统一高考对学生学业的测试,确保学生的学业质量;按照招生计划150%的投档比例以及高考文化成绩占比60%设计,又确保了统一高考的权威性;校测评定占比30%体现了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以及对高中综合培养的支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确认也是对高中学习的认可。由于综合评价录取的校测面试特色,试点招生高校在已知考生高考文化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基础上,通过面对面交流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科特长、实践能力,以评判其接受大学教育或专业教育的适合程度,形成对考生的全面评价及录取依据,完美体现“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综合改革精神。

同时,试点招生高校独立承担的招生简章发布、信息公开、接受申请、资格初审、校测面试,以及最后录取结果确定等一系列工作,也成为高校向考生直接传递大学精神的重要通道。通过对学校的密切关注,尤其是经历面对面的校测流程,考生对复旦大学的“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上海交通大学的“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同济大学的“知识、能力、人格”等培养理念,对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华东理工大学“勤奋求实、励志明德”,东华大学“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上海财经大学“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上海外国语大学“格高志远、学贯中外”,上海大学“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加深了体验与理解,成为进一步求学的强大动力。

综合评价录取独特的制度设计,在于通过对考生综合素养、学科特长、实践能力的充分考查,选拔出综合能力突出的群体,而这样一个群体的未来发展也一定会呈现更加综合和多元的前景。因此,制订适合他们成长的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将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综合评价录取制度设计的价值意义所在。但从试点招生院校发布的招生计划分析,除极具个性的医学类专业和语言类专业外,本市的试点院校中仅有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的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和东华大学、上海大学有少量的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是以大类或实验班为主,体现出综合选拔和综合培养的特征。其余院校的招生计划安排仍是传统的专业计划招生模式,如华东师范大学141个招生计划安排了36个专业、华东理工大学174个招生计划安排了65个专业、上海财经大学100个招生计划安排了23个专业,有的院校专业组内有二三十个专业,而安排的招生计划仅有四五十个,每个专业能分配到的招生计划极为有限,这与综合评价录取的招生模式不一致,值得商榷。

学校优先或专业优先虽然是高考招生永恒的话题,但参与综合评价录取的试点招生院校都是上海最好的高校,学生的报考更多是建立在学校整体声誉、学科特色发展以及社会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安排下,试点高校理应有更高的办学定位,通过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制订新的学生培养方案,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达成学校声誉进一步提升的目的。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这将是更多高校面临的挑战。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高考-上海-招生计划-2019年沪考新语 | 浅议综合评价录取批次的招生计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