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的填报方式可谓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变化,从考前志愿到考后估分填报又到目前最流行的平行志愿模式,可以说与计算机水平息息相关。
院校平行志愿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那个看似很“良心”的为考生着想的“服从专业调剂”,一旦你达到了该校投档条件(其实就是位次排在你前面的考生报考该校未满员)。
你的档案就会被该校提走,而平行志愿模式下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所填的六个(各省有出入)志愿均未录取,那么此时这个“服从专业调剂”就生效了,服从了可以为你挑选一个相近专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冷门专业),不服从那么只好退档。要么参加征集志愿捡漏补录,要么直接掉到下一批次。
可能大多数考生都会疑问:我第一志愿高校的六个专业没录取,为什么不能直接检索第二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来个一档多投呢?而非要我去服从调剂呢?
首先对高校来说,如果真要这么干了,名校的冷门专业可能招生情况还好点,但是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冷门专业就直接面临无人报考关门大吉的局面,比如某农业大学的家政专业,某医学院的护理专业,没了调剂谁还愿意去。
其次对于招生办来说,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因为目前的院校平行志愿虽说是按照考生位次来,但是只需要看院校是否满员就直接一次投档完事,与高校之间的互动也不是太多,几乎都是计算机进行投档。
但是如果按照考生所有志愿进行检索,那么大学是否愿意为某个考生增加招生计划之类的互动量就急剧增大,整个招生工作可能几个月都执行不完。
以百万考生的河南为例,一人一秒恐怕招生工作都得十天半个月的,要是多了院校互动环节,那恐怕到了大学开学都完不成招生工作。
也有网友提出过民国时期大学的填报方式,我同时报考多个大学,多个大学也会同时录取,我最终读哪个全凭自己来选择。
要知道,民国时期全国的高校数量是很少的,一个省也就几所大学,每所大学的师生总数也就几百上千(上千的已经是巨无霸高校了),大家奔波于各个高校参加自主招生的前提是各大高校考试时间不一致。当前高校的自主招生虽然也在执行,但是成本过高,且教育部收缩了自招门槛(大多数人最多降20分)。
那么就没有一种完美的志愿方式了吗?有!那就是浙江省的专业+院校模式,80个志愿要是还落榜那就证明你志愿填报水平太不同寻常了。
不过目前这种模式并未全国普及,据说各地大改革的新高考将会有省市采用这种方式。每一种试点都会有不幸的小白鼠,在浙江省第一次实行这种志愿模式时,许多650+的高分考生误填了独立学院。
江浙沪包邮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国内教育改革的先行区域,不过最失败的莫过于两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的江苏省,480分制被吐槽多年至今还在坚挺着,据说新高考会采用全国卷的750分制,这对于苦考者久矣的江苏学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