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2023年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专业介绍

高考综合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2023年江苏海洋大学招生专业,JOU报考指南 | 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我们的征途是大海,江苏海洋大学2023年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专业介绍

院长寄语:面对国家“海洋强国”、“蓝色粮仓”、“碳中和”、“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等系列战略实施,海洋科学与水产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学院将聚焦国家海洋战略、科学前沿和社会服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海洋人才培育高地。欢迎莘莘学子报考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

学院特色

01

师资雄厚,成果丰硕

学院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58人,45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7人,高职比为53%;具有博士学位50人,博士化率为86%;硕士研究生导师4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

教师获省级人才计划与称号50余人(次),包括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1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香江学者”1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杰出青年1人,16名教师被列为“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20多名教师先后到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际著名大学与研究所进行博士后或访问学者研究,多名教师在国家和省级学术团体任职。

学院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近5年,我院教师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被 SCI等收录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9部,授权专利33件。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范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 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创新成果等奖2项、连云港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励10多项。目前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3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项目以及江苏省科技厅项目等。

02

平台众多,人才辈出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海洋楼建筑面积近1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设有“自然资源部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江苏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平台;“海洋生物学实验室”和“水产养殖学实验室”等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平台;“江苏省海水养殖甲壳类种质资源库”、“江苏省海水甲壳动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沿海特色水产品加工研究开发中心”和“江苏海水养殖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等4个研发平台。建成12个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与中洋集团、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等20多个单位建成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具备较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以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提升,2023年学生考研录取率达到45.2%,最高的班级达到66%,录取的高校不乏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等双一流高校与科研院所,考研率一直稳居全校前列。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竞赛一等奖,连续5届获全国大学生水族造景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荣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渔精英挑战赛团体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江苏省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获江苏省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03

学科与专业

学院自1958年开始设置专业并招生,目前共有学生1200余人,其中硕士生200余人,本科生1000余人。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积极进取、团结和谐、追求卓越”的海院精神,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最强的二级学院之一。

学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办学体系。设有海洋科学系、水产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海洋资源与环境系和1个实验中心;拥有“海洋科学”、“水产”学术型硕士点和“渔业发展”领域的农业硕士专业硕士点;开设有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4个本科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和省一流专业,“海洋科学”是省一流专业;“海洋科学”学科获批江苏省优势学科。

专业介绍

01

海洋科学

专业特色:海洋科学专业始建于2007年,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2013年获海洋科学硕士授予权,2017年海洋科学被列为博士培育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海洋生物技术实验操作、海洋生物分类、海洋生态调查、海洋环境监测等海洋科学专项技能方面受到良好训练,具备海洋科学综合分析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在海洋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海洋环境监测、评估、保护与修复以及海洋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从事生产与经营、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等工作,服务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海洋科学系现有教师15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及青蓝工程骨干教师7人次。近5年专任教师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及省市级项目5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在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多项。

办学条件:现有专业实验室1000余平方米,拥有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海洋调查、海洋环境监测等5个相关实验室、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海洋生物标本馆1个、共建海洋调查船1艘,以及自然资源部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海洋生物学实验室、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加工实验室、海洋生态学实验室等实验教学平台。拥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营养盐自动分析仪等先进教学仪器,拥有省及市海洋渔业局、市环保局、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海洋环境监测站等多家实习基地,能充分满足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海洋科学专业开设了多门实践课程,包括海洋调查实习、海洋生物学专业实习及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等,学生通过野外实践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海洋科学专业学生参加野外实践课程

人才培养:本专业累计已毕业学生500余名,目前在校学生300余人。近5年,本专业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省级10余项。获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全国生命科学大赛、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等国家级比赛一等奖多项。自2021年起,本专业已选派多名学生赴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培养,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教育水平。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多数毕业生就职于大中型企业及本行业领头企业,近5年平均35%以上的学生通过考研进入到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家双一流大学及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

海洋科学专业学生近年来在全国高级别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

姬南京,2007级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厦门大学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江苏海洋大学副教授,海洋科学系主任。

秦洁,2007级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现为南通市海洋监测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

李桢桢,2010级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现为香港大学在读博士生。

02

水产养殖学

专业特色:水产养殖学专业始建于1958年新海连水产专科学校水产养殖专业,在江苏省同类专业中办学历史最长,办学至今已为我国水产行业培养6000余名毕业生,是江苏省水产养殖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专业先后获批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水产类)核心专业,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一、二期工程立项。2020年加入首届“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2022年获批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3年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建设点。2015~2022年,累计获得1000余万元专业建设经费。

师资力量: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归国留学人员10人,硕士生导师14人,1人被授予全国渔业行业职业技能十佳鉴定名师、3人被授予渔业技能大赛国家级裁判、1人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出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1个团队获批省“六大人才高峰”科研创新人才团队;14人次入选省“333”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市“521”工程等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多人担任《水产学报》、《水产科学》编委、中国水产学会理事、江苏省水产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近5年,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0部,制定标准6个;获得授权专利20余件;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范蠡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创新奖一等奖、市科技进步奖等20余项,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人才培养: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5年专业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6项,省级15项。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30余项,其中特等奖9项,一等奖13项。专业注重学生校际交流学习,从2016年开始专业每年选派5名优秀学生中国海洋大学交流学习。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近5年考研录取率一直在50%左右,考研录取率位居学校前列,大部分同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继续深造。

近5年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

2023年江苏海洋大学招生专业

学生作品荣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特等奖

03

生物技术

专业特色:生物技术专业始建于2001年,是江苏海洋大学品牌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备扎实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能够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基础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能在农业、渔业、环保、海洋生物工程、食品和医药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或在该领域从事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100%,硕士生导师12人,5人具有国(境)外访学经历。1人入选“香江学者”、“江苏省海洋湖沼青年科学家奖”,1人获连云港市“三八红旗手”、“十佳巾帼科技创新之星”、“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得连云港市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2人获得连云港市“感动港城教育人物”2020最美党员教师团队,先后14人次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及连云港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计划。生物科学与技术党支部获得“江苏海洋大学优秀基层党支部”、“江苏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生物科学与技术女教工先后获得连云港市和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本专业教师屡次获得省、市各级科研奖励

近3年,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各级各类课题50余项,立项经费1392万余元,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包括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在内的教材4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件。获得包括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市科技进步奖及省高校自然科学成果奖在内的科技奖励10项。

办学条件: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拥有“江苏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教学平台及“海洋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等中地共建教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等6个相关实验室,1个海洋生物标本馆、1艘共建海洋调查船,为“江苏省海洋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唯一海洋模拟海洋酸化平台

人才培养:21年来,本专业已为我国生物行业培养1500余名毕业生,学生遍布祖国各地。

本专业具有完善的学生课堂内外学业指导制度与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成效明显。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近3年获批江苏省省级教改课题1项,江苏海洋大学教改课题8项,发表教改论文14篇,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团队1项,省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在雄厚的科研经费的支持和“学业导师制”培育下,近3年,本专业在校本科生参加省部级项目12项,地市级和校级项目20项,32人参与科研和创新项目,57人获得科研创新创业项目,发表第一作者高水平论文多篇。

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3年,学生共获得校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8项,其中国家级B级竞赛1项,学生首次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殊荣。此外,学生还参与了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数学竞赛和2019第十六届“瑞华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获决赛三等奖。

本专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考研氛围,无论是考研录取学生数量还是录取学校质量都处于学校前列。学生深受知名院校喜爱,被中科院研究生院、复旦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数占总录取人数占一半左右。本专业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口径宽、质量高,涵盖医药、食品、环保、园林、农林牧渔及海洋生物领域。近三年学生年终率达到94%以上,毕业生部分考取公务员,部分进入包括恒瑞医药、南京金斯瑞生物技术、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在内的省内外知名企业,工资6600-10000元,薪资待遇高,发展空间大。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全国高级别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

04

海洋资源与环境

专业特色: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教育部于2011年首次开设的海洋特色专业。我校是国内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于2013年开始招生,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该专业以近海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事务管理为特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目标管理能力,顺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江苏省海洋开发战略,解决海洋开发与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所培养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前景广阔。

师资力量: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留学归国人员2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先后3人次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双创计划”双创博士及连云港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计划。近年来,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5余项,累计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发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Aquaculture、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等国际SCI一区TOP期刊和《《环境科学》、《生态学报》等国内权威刊物;出版教材专著2部,建设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2门,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

2023年江苏海洋大学招生专业

办学历史: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为海洋科学类专业,以海洋生物学和渔业资源学为根基,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的连云港水产专科学校工业捕鱼专业,在江苏省同类专业中办学历史最早,迄今已为全国海洋战线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他们遍布江苏和全国各地,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生产、科研及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办学条件:海洋资源与环境系拥有3个实验教学分室、3个配套的科研实验室,1个种类齐全的生物标本室、1个海洋馆、1个海上实习平台。拥有流动注射营养盐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YSI水质分析仪及海水、海洋沉积物、大气、海洋生物等各类环境介质样品的采集装置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仪器设备总值近千万,完全满足该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此外,江苏省海洋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等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为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毕业生去向:

1. 考取研究生: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始终保持较高的考研率,其中2023届达到65.63%,班级考研率荣登全校榜首,大部分同学进入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继续深造,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海洋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暨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

2. 进入事业单位、国企或知名公司工作:该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受到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海洋调查监测等相关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去向包括考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公务员或事业编;进入国环、华能、中信等环境监测服务公司工作;进入方洋集团、东辛农场等国企工作。

2023年江苏海洋大学招生专业

交流学习和专业实践:海洋资源与环境系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内外影响力。目前,已与中科院海洋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多家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已规划好每年选派2人赴中国海洋大学(985大学)交流学习1年;选派1人赴韩国釜庆大学交流学习1年。另外,先后派多名教师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等国外知名高校进行了互访交流。在专业实践方面,挂牌的实习基地包括国家海洋局连云港海洋环境监测站、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站、连云港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江苏中信优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并开展了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等实习课程,学生可进行出海调查,并可登临海上实习平台开展现场试验研究。

学科水平和学生竞赛:目前,我院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相关硕士点,包括“海洋科学”(海洋生物学方向)和“水产”学术型硕士以及“渔业发展”专业型硕士,每年招生规模85人以上。江苏省海洋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是江苏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海洋科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也是我校“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重要支撑方向,学科水平省内名列前茅。另外,本专业学生主持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以上项目十余项,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大学生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获奖,学生在本科期间科研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04

国内外合作交流

学院不断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每年都会派遣相关专业的学生赴中国海洋大学、韩国永进专门大学、日本关西国际大学等高等学府进行学习交流。学院积极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来院交流,先后派出一批教师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英国、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研修或学术交流,扩大了与同类兄弟学校的合作,提升了国内、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英国海洋生物技术首席科学家Grant Burgess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

赴中国海洋大学交流学习

海外研学

官网发布缓存图:2023年江苏海洋大学招生专业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M1MzIxMg==&mid=2650962721&idx=1&sn=d3ae583cbc0d589dcd8f5c600a702a8d&chksm=811cedf2b66b64e4c013c600ea4b3848633e251bfcaf70c7fe49e36fc545a39534d0d961dc40#rd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高考-高考综合-江苏海洋大学2023年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