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真正通过官方认定的父亲节,是每年的8月8日。民国34年(1945年)的8月8日,为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上海市各界名流仕绅,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民国政府,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国性的父亲节。下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国人自己的父亲节是哪一天有何文化内涵,一起往下看吧。
相较于美国父亲节的设立,中国的父亲节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正式设立时间也比美国更早。中国父亲节是每年公历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谐音“爸爸节”,在1945年就由国家正式宣布设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设立父亲节的国家。
之所以将8月8日定为中国人的父亲节,是因为父亲的“父”字,是由两个变形的“八”字叠加而成,而8月8日又与“爸爸”谐音,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也有人认为真正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中国人的父亲节应该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因为这一天是轩辕黄帝的诞生日。
轩辕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不仅统一了华夏,还创造了音律、服饰、指南车和剑等,他的臣子仓颉还创造了文字。
黄帝统一华夏之后,建立了九州,可以说没有黄帝,就没有现在的中国,也就没有炎黄子孙和华夏儿女,所以说黄帝是所有中国人的父亲。
1、纪念文化的意义:1945年8月8日,全民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悄然来临,上海的有志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父亲节的构想。于是上海文人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举行庆祝活动。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父亲节,政府对这份请求十分重视,特地开会讨论并正式确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国父亲节。
2、文字文化的意义:八月八日的两个“八”字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成了“父”字,文字发音的谐音“爸爸”,八八节即爸爸节,既有创意又顺口,简单好记又响亮。
3、中华孝文化意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孝文化一直弥漫、浸淫在中华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年社会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导设立父亲节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体现。8月8日与中国悠久传统的敬老节日“99”重阳节也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