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招生专业,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学院特色

1.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在读博士8人,具有硕士学位50人。聘请了靳埭强、柳冠中、陈汗青、何人可、林家阳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院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2.学科门类齐全

学院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MFA)(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课程与教学论(设计)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硕士人才培养。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点培育单位及叠彩工程团队培育项目建设单位。开设有全日制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等五个本科专业。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与韩国韩瑞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20年正式招生。

3.办学特色鲜明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及“新文科”的内涵要求,强化内涵式发展,积极开展与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国际化、地域性、开放式”的办学特色。在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与韩国韩瑞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类唯一获得教育部批准项目。同时,学院与东南亚多所大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交换、留学研修等项目交流。在提升学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持续打造学术活动品牌,拓展师生学术视野,集聚高水平学术资源,先后举办了“中国·桂林山水文化设计论坛”“转换的设计”系列学术讲座、与清华美院共同举办《装饰》杂志年会等,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赴桂举办学术讲座和工作坊等活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致力于培养信念执着、品德高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设计人才,高度重视“艺科相济、产教融合”,在广东、浙江、上海多家企业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构建具有设计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课程体系动态优化,加强“课程思政”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重视学生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养成。

4.教改成效显著

拥有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5项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基地、1个自治区研究团队、1门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项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学院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奖,多名教师荣获教育部认可的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家级等级奖100余项、优秀奖200余项。

5.办学条件完善

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学院建筑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场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资产总额达1900余万元。建有虚拟现实、数字设计、产品交互设计、工业设计机械原理、木材设计工艺、金属加工及材料工艺、装饰材料施工工艺、“桂物”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服装工艺、民族服饰研究综合、陶艺、印刷工艺实验室等20余个广西区内高水平实验室。

----

招生专业

-----

◇环境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产品设计专业

◇动画专业

一、环境设计专业

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师范类高校学科优势及所处地域文化特色,实行“教育空间+地域文化与可持续+空间与科技”三元并融的方向设置,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级设计应用人才。专业设有“独秀学生培养计划2.0”(卓越设计人才班),培养具有前瞻的价值引领、科学的研究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能力的环境设计专业卓越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儿童教育空间设计、艺术教育空间设计、阅读空间设计、共享教育空间设计;乡土遗产研究与场所营造、地域性社区营造、地域性公共空间设计、乡土环境可持续设计;公共设施可持续发展、材料与设计创新、空间营造与技术、空间叙事与呈现等课程。

就业方向

国内外设计机构、设计院校、科研机构、设计公司等。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集视觉艺术与现代数字媒介表现于一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地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品德优良、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并重,毕业后能在专业设计领域、现代传播机构及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品牌传播设计、广告策划与创意设计、包装与书籍设计与信息可视化等方面的高级综合型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

信息设计、交互设计、书籍设计、整合创新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视觉传播设计、跨学科视觉设计、传统造物语言与设计创新等。

就业方向

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设计创意机构、文化产业、广告传播领域等从事品牌传播设计、视觉设计研究、广告创意及互联网视觉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环境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

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品德优良、专业扎实、视野开阔的综合能力。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先进的视觉传达设计方法和信息设计技术,成为具备国际设计文化视野、文化设计特色表达能力,能适合创新时代的需求,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了解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地域特色的高级视觉设计创新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CG插画设计、数字影像编辑、动态特效设定与技巧、数字媒体交互设计、MR设计(混合现实设计)、品牌设计与传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书籍设计、UI界面设计、广告创意与表现等。

就业方向

企事业单位、设计院校、国内外设计创意机构、科研院所等。

四、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突出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将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立足广西、扎根边疆、辐射西南,服务面向地域服装行业与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具备服装与服饰设计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设计策划与管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服装艺术设计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创意设计、文化创新与设计、服饰产品策划与设计开发、时尚策划与管理等工作,能在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服装设计与表现(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画技法、服装展示设计)、服装材料及工艺(面料、裁剪、结构、工艺、配饰)、服装文化与理论(中外服装史、服装美学)、及地域特色专业核心课程(民族民间服饰)等。

就业方向

在服装设计公司、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专业教育教学单位等从事服装设计、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服装理论研究、服饰文化传播等方面工作。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堂

五、产品设计专业

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广西、服务西南、面向全国,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从事产品设计研发、承担相关设计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振兴等需要的高层次产品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别在教育装备、文化创意等设计领域)多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产品设计表现、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智能开源硬件、传统器具与数字创新设计、工程制图与CAD、产品工程基础、交互界面设计、人机工程学、信息可视化设计、整合创新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ⅠⅡ、教育产品设计专题ⅠⅡ等。

就业方向

能在互联网、教育、旅游、交通、家居、电子等企业从事产品开发设计、交互设计、设计管理等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作品

六、动画专业

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系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育人理念,并依托地域的优势资源和师范类高校背景的综合优势,培养具备良好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备地域文化创新使命感的高级复合型动画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

视听语言、原画设计、漫画创作、电影剪辑技巧、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引擎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

能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各类型企业,从事与动画、影视、游戏、数字媒体艺术、虚拟现实相关的工作。

动画专业学生作品

人才培养

一、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

学院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术指导和支持;设置一系列的学术型课程,包括设计史、设计思维、设计美学、设计研究等,让学生从理论层面深入理解设计的本质和文化内涵;建立科研平台,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设备,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来,打造师生学术共同体,提高科研水平;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会、学术报告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到学院讲学,增加学生和教师的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应用,促进学术成果的落地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提高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提高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论文写作和发表能力。

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能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课程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教育课程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案设计等全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设计实践引入社会调研、社会服务等环节,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完善设计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在日常教学、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持续加强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设计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三、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构建以“艺术与科学融合、跨学科培养”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设计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为目标拓展多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传统设计学科融合综合学科优势,探索本科生跨界培养,改革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课程,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建立跨学科项目平台,推进跨学科、跨专业合作学习,让不同专业师生思维碰撞,培养面向复杂设计问题的高级设计人才。实施“独秀学生培养计划”,依托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设计专业,设立20人规模的“卓越设计人才班”。围绕培养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方法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实行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鼓励参与科研,强化社会实践,注重锻炼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秉承“国际化、地域性、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与韩国韩瑞大学举办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类唯一获批项目;与东南亚多所大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交换、留学研修等交流。举办“中国·桂林山水文化设计论坛”,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设计师开展学术讲座及工作坊等活动。通过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设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强化学术交流,拓展学生眼界,提高教师科研教学能力。

毕业前景

就业去向

学院各专业去向比例,2022届本科共计415人,其中国内升学人数为31人,占比7.47%;就业人数为332,占比80.00%。

官网发布缓存图:广西师范大学招生专业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DE3OTk2NA==&mid=2651540664&idx=3&sn=e9cfe13d03be8c27e83eee6302ac8fa8&chksm=f1927e2bc6e5f73df6941a3439cbbe1af1f207a7c9bd3f5708c8213597cac2fc194257e463a3#rd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广西本科院校-广西师范大学-招生专业-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