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黄河交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2023年黄河交通学院招生专业,2023年黄河交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须知少时凌云志

曾许人间第一流

别驻足,抬头看

前路皆是风景

愿你以渺小启程

以伟大结束

交通工程学院

欢迎你的到来

学院概况

交通工程学院是黄河交通学院特色发展的主干学院之一,2014年3月由原交通工程系和建筑工程系合并成立。学院现设交通工程教研室、工程造价教研室、土木工程教研室、工程管理教研室、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教研室、力学教研室和测绘工程教研室7个基层教学组织。学院现开设有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测绘工程、道渡桥梁与渡河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立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2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协同育人项目9个。

2023年黄河交通学院招生专业

学院拥有优越的实验条件,现有交通仿真实验室、智慧公路实验室、BIM建模实验室、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实验室、工程结构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等36个实验室。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入1600余万元共建了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构建了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注重全面发展理念,强化学生“专创融合”能力培养。近年来,学生在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BIM系列大赛、河南省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竞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先后获奖210余项。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引导下,秉承“双智引领 交通育人”的办学特色,以“团结、奉献、奋进、卓越”的交工精神,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23年黄河交通学院招生专业

实验实训

交通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最早成立于2003年,截止2013年,我院已建成25个实习实训基地;测量、检测、制图、工程造价、建筑装饰、集料、水泥、土工、力学、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室等16个专业实训室;1个研究所:环境与岩土工程研究所;2个研究中心:焦作市桥梁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焦作市基坑支护与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2023年黄河交通学院招生专业

智能建造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

BIM一体化沙盘实验室

2023年黄河交通学院招生专业

工程造价仿真实验室

交通仿真实验室

测量实验室

智慧公路实验室

BIM建模实验室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实验室

工程结构实验室

土力学实验室

数字综合造价实验室

BIM VR实验室

学院积极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联系行业企业寻求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推进协同育人,与行业知名企业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征云集团、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立项建设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项(新工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新工科工程管理实习实践基地)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0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86人,外聘教师54人,自有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3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81人,高级职称20人,拥有河南省“文明教师”1人,校级“文明教师”4人,“最美教师”2人,“师德模范”1人。

胡世雄,男,博士生导师,黄河交通学院特聘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东斯特拉斯堡大学终身教授。曾任美国宾州高校系统14个分校联盟GIS协会主席,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系统(CPGIS)协会主席、执委会主席,美国地理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席、执委会主席,湖南省科技协会第十届常委,湖南省及山西省政府特聘专家。曾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系统个人服务奖等。在主流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50余篇,在《Sensor》《IEEE Acc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IS》等SCI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在国内外作为大会主席或分会主席做特邀报告或主题报告近100场。作为主编编撰出版论文集及专著近10部。

牛惠民,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领军人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交通类顶级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Part C,以及中国科学、铁道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9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要研究方向:轨道交通管控与优化、运筹学在交通运输中应用。

刘绍堂,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河南工程学院支社常务副主委,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与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会员,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出版著作教材9部,专利授权3项,主持完成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等纵横向科研项目1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优秀教学成果20余项。

王宝山,男,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获河南省第一批精品课程。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5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和专著等10部,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和教学研究论文80多篇。

张建军,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曾获得军队育才奖银奖1次,先后获得军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大地测量学基础网络课程、控制测量网上教学系统等先后获得国家和军队优秀网络课程奖一等奖。主持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此外还主持和承担了国家及军队等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公开出版著作教材5部,在主要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杜振川,男,三级教授。长期从事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研究,主持或承担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20余篇,编写国家规划教材3部,曾获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2002年获河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004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厅第五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15年获首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论文“国家级一等奖”。

王庆林,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测绘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焦作市测绘学会理事。自参加工作以来,曾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文明教师、焦作市教育工会“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参与教学改革项目3项,发表教研论文多篇,出版著作教材3部。主讲的《生产矿井测量》课程被评为河南省优秀课程。主持河南省重点攻关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地方委托科研项目10余项。

秦克丽,女,教授。主要从事工程力学、工程招投标等课程教学工作,指导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工作。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主参编教材6本、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发展研究二等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并荣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黄小广,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隧道工程和注浆理论及应用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6项、大型企业项目6项、河南省教研教改项目4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6部。在各种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EI收录3篇。先后获焦作市优秀教师、河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党员、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李保法,男,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民用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工程力学、复合材料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宋云祥,男,正高级工程师。河南省交通厅专家库专家、陕西省交通厅专家库专家、 河南省专家库专家、河南省地标库专家、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第三方审核机构审核员。发表论文17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10篇,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1篇,EI检索1篇), 出版著作6部 ,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0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9项, 获厅、省、部级研究成果20项 。

张社民,男,正高级工程师。先后从事过地质录井,综合录井、地层对比分析,科技管理等现场工作。曾获省部、局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1项。

王正晓,男,正高级工程师。辽宁省辽阳市人,200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首席专家。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省地矿局学科带头人称号。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3篇,并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优秀论文三等奖。

李水泉,男,高级工程师,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军队多项重大科研课题,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发表文章30余篇,目前担负省部级课题2项、校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校级科研课题1项。

姬程飞,男,副教授,焦作市桥梁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力学学会理事。主持或参与完成校级、厅级、省级教科研课题10多项,参与在研的河南省教育厅教育质量工程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核心刊物发表5篇,出版主编教材2部,参编6部,完成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各1项。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河南省文明教师”荣誉称号。

何玲,女,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证主持设计完成国内大项目数十几项,国外沙特阿拉伯YANPET污水降苯项目设计工作,完成全英文300多张设计图及设计文件资料。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曾获黄河交通学院2020届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付克璐,男,副教授。主要担任《工程测量》《数字地形测量》等多课程教学和实践。曾获得黄河交通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省选拔赛“工程测量”项目比赛并获奖6次,参与黄河交通学院教学技能大赛获奖4次,先后发表论文7篇,主持并参与校、市级课题8项,主编并参编教材3部,专利1项。

薛艳,女,高级工程师。主持并参与北京市s1线轨道交通,中国尊,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工程施工。曾获全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赛二等奖。发表论文2篇。

陶小委,女,高级工程师。主要讲授《钢结构》《建筑法规》《PKPM建筑设计》等。市厅级社科联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主编教材1部。自入校以来,获得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优秀课件“优秀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王涛涛,男,副教授,近年来,公开发表SCI、EI、北大核心、普刊等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厅级课题4项。主持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3项,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多次被学校评为 “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广联达比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得“河南省民办高校先进工作者”。

高卫亮,男,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主要讲授《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土木工程材料》《建设法规》《BIM建模基础》等课程。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2部。自工作以来,被学校多次评为“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宋彦军,副教授,在职期间先后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评估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最美教师、道德先进工作者、学习强国优秀学习管理员、黄河交通学院最美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荣誉。主持完成项目3项、参与4项、发表论文4篇、参与教材2部、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曹瑞峰,男,副教授。曾获得河南省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发表SCI论文1篇,CN论文3篇,参与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完成市厅级、校级项目十余项。

曹森,男,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3篇,实用新型专利2篇。指导学生获得河南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并获得第十六届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分别获得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三等奖2次。曾获得校级的"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称号。

吴艳丽,女,副教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研究工作。曾获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共产学员、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河南省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建筑工程学科“优秀老师”、校级“优秀教材主编奖”、校级科研“先进个人”荣誉。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副主编教材7本,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省社科联科研项目2项,市社科联科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获奖科研项目4项。

李迎超,高校讲师,入职以来,先后获得黄河交通学院第三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黄河交通学院“优秀共产党员”、黄河交通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黄河交通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黄河交通学院“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获得黄河交通学院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荣誉,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河南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焦作市社会科学联合会3项,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篇。

【部分】

学院特色

学院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智慧交通产业学院,以智慧交通、智能建造为引领实施交通育人,建立了“四元八对接八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一期双方投入1600余万元,构建“一基地两院两中心”,融入广联达等企业数字化领域技术与成果,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实现教学与实践、研究与创新、服务与就业的目标。

依托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双方完善了体制机制,成立了管理委员会,由企业方担任主任,学校常务副校长担任副主任,组建了产业学院领导班子,明确了职责分工;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学训一体项目教学→校内强化实训→工程实践→岗位实习”四层次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推动专业提质增效,所依托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三个专业建设;共建了高水平师资队伍,引培并举,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双方开展了有目的、有层次的师资培训计划;校企联合开发教材,校企双方开发了《建筑工程计量计价》、《BIM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教材、讲义;搭建了产学研服务平台,立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9项,校企联合开展横向课题3项,共获得经费支持88万。学生学科竞赛获得突破,首届智能建造工程师班学生参加全国数字应用创新大赛,8人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实现了学院在本项赛事成绩的突破;学生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全国唯一一个BIM类A类赛事)共有26个队进入国家级决赛,最终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2项,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突破;多名学生参加GIAC造价认证考试,获取了证书,该工程师班第一批毕业的25名学生中有12人被国企录用,第二届智能建造工程师班50名学生已开班。

智慧交通产业学院建设有序推进。学校与北京华录高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智慧交通产业学院,共建两中心三基地,即综合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行业研发中心分中心”、“工信部“大数据分析师”证书培训分中心”,员工培训基地、项目研发基地、人才储备基地。

学院扎实推进实践平台建设,提升师生实践应用能力。充分运用河南省桥梁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智慧公路实验室、交通仿真技术实验室、BIM建模实验室、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实验室等基础、专业和创新实验室,推进实践教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提升,39名教师获得交通运输部城市交通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颁发的“智能交通大数据应用培训合格证书”。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应用,通过赛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创新应用能力,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项,河南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院推动和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强化专业建设内涵,与教务处、人事处联合主办、河南省道路运输协会、Digital Transportation and Safety期刊协办“交通大讲堂”活动,邀请省内外高校、企业专家教授登堂讲座,先后有省公路工程局、省交通工程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6家单位专家教授讲座,线上与学校师生互动交流,校外高校师生也参与交通大讲堂活动,院校互动交流良好,拓宽了全校师生的交通视野,激发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

文化活动

交通工程学院强抓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广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修养不断提高,学风氛围和文化氛围浓厚,学院积极开展实践育人工作,各项文化活动成果丰富。其中在2021年度我院团委获得黄河交通学院“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在黄河交通学院春季运动会在取得黄河交通学院啦啦操比赛冠军、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在黄河交通学院体育文化节中取得男子篮球冠军、足球冠军、乒乓球和羽毛球道德风尚奖;在焦作市高校艾防宣讲暨艺术巡展中荣获市级优秀组织奖等。同时大学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小衣物传大温暖”冬日爱心物资募捐活动、“浓浓敬老情、美德育文明”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免费午餐活动、母亲节“爱是你,致我亲爱的母亲”等公益活动,通过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引导我院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

拉拉操大赛

挥洒汗水的运动员

羽毛球大赛

测量协会开展社团文化节

志愿服务活动

校园主持人大赛

健康交院”杯太极拳比赛中荣获佳绩

交通工程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设置情况:

2023年黄河交通学院招生专业

官网发布缓存图:2023年黄河交通学院招生专业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DMwMDYyOA==&mid=2247538079&idx=1&sn=7624ece9fadf11a8b68b4469ef1ddd3d&chksm=ead13124dda6b832dc03ea77122d201a5801b3652931c80bfe971f7c22e702339ed702a64db0#rd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河南本科院校-黄河交通学院-招生专业-2023年黄河交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