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湖南科技大学位居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学校始建于解放前夕成立的湘北建设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门类齐全、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一、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3107亩,建筑面积97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4亿多元,图书馆文献总量494.82多万册。学校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等8个省级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机械设备健康维护、煤矿安全开采技术等18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及3个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5个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56个固定实习基地,18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
二、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19个教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88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8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专业获批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个专业获批为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3个专业获批为省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具有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可开展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和高校教师硕士工作。
三、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86人,正高职称259人,博士563人。有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技术专家1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等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人,湖南省教学名师、十佳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8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6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33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171人。
四、人才培养
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办学格局与育人体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3.5万余人。学校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主持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75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8项,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共39门。学生在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近年来涌现了“向日葵女孩”何平、“爱心使者”吴立强、李进等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优秀学生,黄家厚、殷培孟、刘成、龚勋等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五、科学研究
学校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42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10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400余项,推广新技术7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71部,学校办有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成为双核心期刊。
六、对外交流
学校设有国际学院,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努力为建设“两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40余所高校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近年来有多批学生赴国外、境外交流研修或攻读硕士学位,派遣多批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教师赴美国、泰国等国家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沐浴湘风楚雨、承载湖湘灵韵的科大人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的校训,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前进,努力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艺术学院及专业介绍
艺术学院(http://dep.hnust.cn/art/)
学院设有美术系、设计系、雕塑系、音乐系、舞蹈系等五个系,美术学、绘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音乐学、舞蹈表演等八个本科专业,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近60人。教师在国家级专业刊物、展览发表论文、入选作品500余篇(幅);在演出比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60余项;出版专著、画册、教材100余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60余项。学院设有省级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湖南省中小型机电产品设计中心”,“艺术作品实践与产业化研究所”和“湖湘音乐文化研究所”两个校级研究所。现有在校本科学生近1500人,硕士研究生150余人。
学院拥有美术楼、音乐舞蹈教学楼、雕塑教学楼、艺术设计教学楼。资料室现有藏书一万余册,期刊六十多种。拥有价值近一千二百余万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为广大的艺术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学院历来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优秀学子不断涌现。有身患眼疾却勇于追逐雕塑梦想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赖庆林;有深入贵州,为贫困家庭拍摄全家福,并被《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连续报道的“爱心使者”李进;有意大利维琴察音乐学院首位中国研究生杨多艳。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比赛,获“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优秀奖,学生设计作品入选了“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各级展览和比赛中入选、报刊杂志发表和获奖的学生作品与论文近600幅(篇)。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3000余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美术学 (校级特色专业)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艺术理论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美术专业创作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美术学、教育学、艺术学理论,
主要课程: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透视与解剖学、中国民间美术、心理学、美术教育学、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绘画基础、绘画表现、设计基础等课程。
就业去向:中、小学,高职院校、高等学校、美术馆所、博物馆、文化企事业单位。
本专业招收美术类文史、理工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视觉传达设计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高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设计学、传播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中外设计艺术史、大众传播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图案与装饰基础、文字与编排、图形创意、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包装设计、装帧设计、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专业设计公司、高中等院校、科研机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
本专业招收美术类文史、理工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外设计、住居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主干学科:设计学、人机工程学、建筑学
主要课程: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方法学、室内空间设计、设计效果图表现、人体工程学、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环境视觉传达、室内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专业设计公司、高中等院校、科研机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
本专业招收美术类文史、理工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产品设计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产品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科学研究机构从事以工业产品创新为重点的策划、设计、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研发相关的交互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
主干学科:设计学、人机工程学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史论、中外工艺美术史、工程制图及CAD、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学、造型材料与工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设计表达、模型制作、产品开发设计原理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人机交互设计、产品可持续设计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专业设计公司、高中等院校、科研机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
本专业招收美术类文史、理工类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雕塑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强调造型基础,同时注重将创新理念、艺术方法论引入基础教学,培养能从事城市雕塑、装饰雕塑、创作、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亦能在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从事雕塑教学工作。
主干学科:艺术学、文学、工学
主要课程:美术概论、透视学、解剖学、中外美术史、中外雕塑史、素描、泥塑(浮雕、圆雕)、陶艺、综合材料、雕塑创作构图等。
就业去向:雕塑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以及与雕塑专业相关的各种工厂、艺术创作机构,各类中高等专业学校等需要雕塑人才的事业单位。
本专业招收美术类文史、理工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学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分钢琴、声乐、舞蹈、理论、作曲、器乐、指挥等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巧,能在中、高等学校从事音乐教育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亦能在社区及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培训、演出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与指挥、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外音乐史、音乐教育导论和教材教法、教育心理学、声乐、钢琴、器乐、中国当代音乐、歌曲写作、电脑音乐等。
就业去向: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各类文艺团体及其他需要音乐人才的企事业单位。
本专业招收音乐类文史、理工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