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
南通大学坐落于素有“江海明珠”、“中国近代第一城”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南通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高校。
学校始建于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等办学理念,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中国管理科学院《2018中国大学评价》中,学校列第130位;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学校列第117位。
学校现有主校区、启秀校区、钟秀校区、启东校区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8.1亿元,纸质图书270余万册。学校设有24个学院,104个本科专业(2018年招生专业85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000余人,研究生2300余人,留学生750余人。另设有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独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类),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拥有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等,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长效机制。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与自主创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级工程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一批高端科技创新载体。五年来,共承担“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86项,获发明专利授权867项,荣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医学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项高层次奖励。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180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521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106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奥运会冠军、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双创博士、省六大人才高峰、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杰出人才。
学校广泛开展境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丹麦、乌克兰、澳大利亚、阿根廷、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8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个国际交流项目。
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江苏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校党委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党校获得“江苏省红旗基层党校”称号。
当前,学校正立足“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努力推动“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的“四有”大学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相关学院简介
(一)艺术学院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为始建于1984年的南通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科和始建于1980年的南通教育学院艺体科,1999年两校合并成立南通师范学院,同时成立美术系,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艺术学院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大艺术”的文化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在课程教学还是在艺术实践领域,各专业都尽可能地拓展教育发展思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大美术”、“大音乐”乃至“大艺术”的人才综合培养模式。
学院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专任教师118人,有教授17人,副教授49人,博士20人,硕士92人、硕士生导师25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5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6人,江苏省优秀青年国画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南通市“226”工程人才培养对象2人。具有海外大学学位9人,教师赴国内高校、研究所和海外大学、科研机构进修交流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学院拥有多媒体教室、电脑机房、学生画室、雕塑工作室、工业设计室、染织工作室、美术馆、展厅、琴房、演出厅等较为完善的教学设施。
学院现有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美术学(师范类)、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学、环境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等十个本科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受到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学院近年来大力建设国际交流平台,先后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英国格林多大学、台湾玄奘大学、意大利都灵威尔第音乐学院、意大利锡耶那音乐学院、意大利卢索设计学院、美国加州浸会大学、乌克兰国立建筑与美术学院、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办学,选送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境外进修,组织本科生研究生赴斯洛文尼亚、意大利、乌克兰等国游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三年来,学院主持教育部、文化部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2项,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35项、校级课题40多项。教师撰写出版专著20多部,参编国家级教材10部,出版画册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数十件师生作品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等单位主办的全国大展,发表美术作品近300件,获省厅级各等级奖50多项,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机构举办个展、个人音乐会50多次,部分作品被选送参与国际交流,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学院组织参与的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受到省内外专家好评。
学院一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近三年来在各类竞赛中获得71项国家级奖,238项省(部)奖,88项市级奖。
(二)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是南通大学创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始终秉承张謇先生“忠实不欺,力求精进”、“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理念。建院以来已为我国纺织服装业输送了数千名优秀的高级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
学院现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和表演(服装表演)6个本科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进入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纺织工程专业为南通大学品牌专业,轻化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均为南通大学特色专业。学院现有本科生近1500人,研究生70多人。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8人,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6名、副教授28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5名,其中多人曾到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进修深造。聘请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为兼职教授、蒋士成院士为双聘教授。
学院现设有1个实验中心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拥有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工程实验室、江苏省中小企业纺织新材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南通市新型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南通市非织造材料重点实验室、南通市纺织服装技术研发与产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南通市特种与功能化纤维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以及南通大学炭纤维应用技术、南通大学染整技术、蓝印花布艺术等研究所,并与江苏大生集团等多家企业共建多个教学实践平台,服务于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
近3年,教师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教学与科研项目30多项,获市(厅)级以上教学与科研成果奖项 20多项;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有20余篇获省、市级奖项,指导学生开展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指导学生在国际国内外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能力等大赛中获奖达200余人次。学院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就业率100%,每年均有多人被重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三、招生专业介绍
(一)美术类专业
1、美术学(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美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进行美术理论、创作研究、艺术管理等社会应用方向以及高等、中初等学校进行美术教育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中外美术史、艺术美学、中外画论概要、雕塑、绘画(中国画、油画、壁画)专业技法、各类艺术设计技法、书法、技法理论、材料研究、计算机应用(绘画与设计)等。
2、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独立或加入团队从事平面媒体、广告设计、商业美术、展示空间设计、网页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能胜任在出版社、报社、电视、网络等大型传媒单位或设计机构从事产品设计市场调研、艺术设计、策划和设计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图形设计、字体与版式设计、标志与企业视觉识别设计(VI)、平面媒体设计(广告、海报、POP、DM)、书籍装帧、装饰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及展示设计等。
3、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环境景观艺术的总体规划设计、室内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园林设计等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美学概论、艺术概论、素描、色彩、速写、雕塑、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中外环境与建筑艺术史论、漆艺、陶艺设计、材料、工程概算、设计表现、透视与制图、景观艺术规划及设计、园林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会展设计、模型制作、人体工学、毕业设计及论文等。
4、产品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产品设计专业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开发、视觉传达等设计、研究和教学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工业美术、造型设计基础、造型材料及工艺、人机工程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各专业设计等。
5、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时尚潮流的洞察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策划和市场竞争能力,能够从事服装设计、配饰设计和家用纺织品的设计,在服装与服饰艺术设计领域和艺术设计机构进行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服装专业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设计学、服饰图案、服饰配件设计、服装画技法、计算机绘画、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史、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市场营销、服装CAD等。
(二)表演专业
1、表演(服装表演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表演、服装设计及服装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时装模特,模特师资,时装表演编导、形象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表演、形体训练、服装表演编导、舞蹈基础、音乐基础、形象设计、服装史、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展示陈列技术等。
四、专业考试
(一)招生计划
类别 | 专业名称 | 计划数 | ||||
山东 | 山西 | 黑龙江 | 河北 | 河南 | ||
美术类 | 美术学(师范) | 7 | 7 | 3 | 8 | |
视觉传达设计 | 7 | 7 | 5 | 5 | 5 | |
环境设计 | 6 | 7 | 4 | 5 | 6 | |
产品设计 | 5 | 4 | 4 | 5 | 6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5 | 5 | 4 | 7 | 8 | |
美术类合计 | 30 | 30 | 20 | 30 | 25 | |
服装表演类 | 表演 | 5 | 15 | 5 | ||
服装表演类专业合计 | 5 | 1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