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
“机”流勇进 ”械“手共赢
01 学院介绍
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首批承担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之一。学院的“机械工程”学科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并于2017年获批为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和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学术硕士点和机械专业硕士点。
学院开设3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其中机械类专业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江苏省“十三五”品牌专业、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系获评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近三年,学生申报立项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43项,资金支持129余万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9项,省级一般项目26项。获得各种创新实践竞赛国家级奖励20余项,省级40余项。学生获得“挑战杯”竞赛国家级铜奖1项,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三等奖各1项。学生申请授权专利47件。近三年,学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
02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6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专业技术职务14人(不含双肩挑教师5人),副高专业技术职务28人,硕土生导师36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5人、“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6人、“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4人、“六大人才高峰”7人、连云港市“521”人才15人。
03 科研成果
学院充分发挥机械、材料等学科与江苏省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和连云港市“三新一高”发展战略相对应的有利条件,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三年,学院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0余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4019万元。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2篇,授权国际专利4件、发明专利25件、实用新型专利50件。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科技创新奖先进个人1项,成果转化7项。
04 科研平台
近年来,共筹集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专项资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省重点学科建设资金、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校重点专业建设资金等近1500万元,建成包括江苏省岸海机械设备设计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先进材料功能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等2个省级和2个市级的研发平台和实验条件。依托江苏省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和连云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先后完善和建成了“先进加工技术实验室”、“测控技术实验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室”、“先进材料成形实验室”,“机械学科实验室”、“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示范中心”,“柔性制造生产线”,“逆向工程与检测”、“虚拟仿真室”等。
05 科研团队
学院建有农业与渔业装备技术团队、海洋流体机械及过程装备技术团队、智能控制与检测团队、海洋工程材料与腐蚀防护团队、机器人技术研发团队、智能制造与精益管理应用研究团队等6个科研团队。农业与渔业装备技术团队主要从事基于导航的精量施肥播种技术装备、高性能自动耕整机、智能化海洋养殖作业装备技术、水产品自动化加工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研究;智能控制与检测团队主要从事机电系统工程与一体化技术、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海洋工程材料与腐蚀防护团队主要从事高性能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海洋工程钢铁材料、陶瓷材料及其复合材料、海工混凝土、生物材料等,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喷射成形、电沉积成形、特种铸造、粉末冶金、增材制造等方面的研究;机器人技术研发团队主要从事AMR全向移动机器人的定位与控制、服务机器人人机交互技术、水下机器人探测与控制、水面无人船定位与导航仿真系统研究、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智能柔性制造信息化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智能制造与精益管理应用研究团队主要从事机械与海工装备产品自动化与智能化、结构优化与轻量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制造流程系统设计与优化、制造工艺改善等方面的研究。
06 实验平台
机械基础实验室:现有齿轮传动效率试验台、带传动实验台、滑动轴承试验台、减速器、工具显微镜、光切法显微镜、光学合像水平仪、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检查仪、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箱式电阻炉、Biologic腐蚀测试工作站、真空电弧熔炼炉、厚壁圆筒爆破试验主体装置、外压容器稳定性试验装置、薄壁容器应力测定装置、多用磁粉探伤仪、全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活塞式压缩机测定装置和水泵微机自动测试实验台等大型设备。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室:现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倍速链输送机、顶升平移机构、输送线控制柜、人体形体测量尺、电子握力计、身高体重测量仪、双手调节器、镜画仪、数字温湿度计、数字风速计、数字气压计等设备。
机械电子工程实验室:现有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装置、机电控制综合实验台、液压综合教学实验平台、过程参数调节实验装置、两维交流伺服数控工作台、微机原理接口实验仪等设备。
07 交流平台
学院不断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院先后承办了江苏省机械教学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全国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大会、江苏省研究生智能装备制造与材料成形技术学术创新论坛。与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及国内的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选派了10余名教师赴国(境)外访学和攻读博士学位,每年均选派学生赴国内外知名高校交流游学。
全国创客教育
基地联盟大会
我最喜爱的老师
风采展示答辩会
全国电加工
学术年会
江苏省机械教学
院长联席会议
08 专业介绍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0202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机械工程行业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知识,具备分析与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制造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设计、制造、系统控制以及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海洋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A(一)(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A、机械原理 A、机械设计 A、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B、机械制造技术B、机床电气控制。
专业实践
大学物理实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劳动教育、军训、制图测绘、工程训练A、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数控实习、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机械工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二、机械电子工程
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0204
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知识,具备分析与解决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机械电子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内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项目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具有海洋意识、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A(一)(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与电子技术B、机床电气与PLC技术、工程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液压与气压传动A、控制工程基础。
专业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大学物理实验、劳动教育、军训、制图测绘、工程训练 A(一)(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B、数控实习、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机械工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三、机器人工程
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0803T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生产制造、调试维护和创新应用等工程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机器人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海洋意识、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A(一)(二)、电工学与电子技术B、机械设计基础、机床电气与PLC技术、工程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液压与气压传动A、机器人机构学A、工业机器人基础。
专业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大学物理实验、劳动教育、军训、制图测绘、机器人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工程训练A(一)(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B、工业机器人实训、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机械工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09 学院风采
党建思政工作
学院是江苏海洋大学首批党建“双创”工作标杆院系,江苏海洋大学“文明单位”,江苏海洋大学“安全稳定先进单位”。近年来,学院党委坚持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为宗旨,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以本为本”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优化,专业和学科建设屡创佳绩,科技创新生态逐步形成。实现了学院党委组织领导“有引领,有深度”,政治把关“有平台、有广度”,思政工作“有品牌、有亮度”,基层组织建设“有服务、有精度”,推动改革发展“有创新、有高度”。学院党委获评“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江苏海洋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入选第二批江苏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建设单位。
学科竞赛
学院积极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通互融,系、实验中心、工训中心和团委协同联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学科、科技创新竞赛,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每年有百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等省级乃至国家级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由我院报送的挑战杯项目荣获国家级铜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省、学校和学院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近三年获批项目累计达300余项,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累计获得专利30余件,发表论文30余篇。
文体活动
学院学子积极报名参加校运动会、“明德杯”辩论赛、“雷锋杯”篮球赛、“风暴杯”足球赛、“木兰杯”排球赛等文体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我院教职工和学生广播操比赛,双双获得全校一等奖;我院篮球队在校第二十五届“雷锋杯”大学生男子篮球赛中一路披荆斩棘,勇夺桂冠;我院辩论队在校第二十六届“明德杯”大学生辩论赛喜获亚军。学院不断开拓创新,成功举办“凌云飞渡”系列访谈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班会评选暨示范公开课、毕业生晚会、师生篮球友谊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凝聚力。
实践活动
学院自2014年以来累计七年被表彰为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并与多地共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活动被学习强国、中国江苏网、江苏共青团、中青校园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2023年暑假期间,学院团委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热点,组建6支重点团队,内容涉及爱心支教、老兵精神传承、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智能装备研发、农业发展调研。同时动员1000多名在校大学生投身于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实践中学本领、在服务中求发展、在奉献中长才干,极大地提升了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家国情怀。
10 学子风采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遵循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分类引导的原则,采用精准摸排,私人定制、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开展就业工作,学生参与度高,用人单位反馈好,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连续5年就业工作量化考核结果优秀等次,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高质量就业率达30%,我院2024届毕业生234人,其中50名同学被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其它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录取率为21.37%(50/234)。2024届毕业生钮硕硕获评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这是我校学生首次在该奖项上获此殊荣。
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通灌南路108号(通灌校区)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苍梧校区)
学院联系电话:0518-85895328
学校联系电话:0518-85895139
网址:https://www.jou.edu.cn/
https://jixie.jou.edu.cn/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guExeXNyBdxUzm7GpOo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