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13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简章(一)

招生简章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吉林大学文学院简介 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中文系和历史系,现文学院是根据吉林大学学科专业调整和院系整合的决定,由原文学院、历史系、考古学系、国际交流学院及合校前其他四所学校的大学语文教研部..

吉林大学文学院简介
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中文系和历史系,现文学院是根据吉林大学学科专业调整和院系整合的决定,由原文学院、历史系、考古学系、国际交流学院及合校前其他四所学校的大学语文教研部等单位于2001年5月合并组建的,包含有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和教育学四大学科门类中的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教育学七个一级学科,设有教育部历史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国家“985工程”中国边疆史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是目前吉林大学学科涵盖面最宽的院级教学与科研单位。
文学院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著名文学家和语言学家杨振声、冯文炳(废名)、张松如(公木)、汪馥泉、蒋善国,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于省吾、金景芳、罗继祖等都曾在这里执教过。现有教职工257人,专任教师219人,其中教授74人(含博士生指导教师60人),副教授52人。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中央和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3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6人,教育部跨世纪及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
文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650人,硕士研究生1093人,博士研究生342人,长期留学生482人。
文学院教师多年来在鲁迅研究、中日文学关系、西方文学史、中国古代韵文、古代小说理论与古典美学、认知美学、语言对比及应用、古文字学、田野考古学、中国北方及东北亚考古、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辽金历史与民族、高句丽及渤海历史与文化、当代国际关系、区域社会史等研究领域居于国内前沿水平,有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1958年创办的学术期刊《史学集刊》和近年创办的学术集刊《边疆考古研究》和《华夏文化论坛》都是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集刊。同时,受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委托,编辑《中国美育年鉴》。
文学院教师科研成果获得首届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 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3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3项。
新世纪以来,文学院教师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5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2项、中央 “马工程 ”教材编写项目 1项、教育部 “马工程 ”高等学校哲学社科重点教材编写项目 1项、教育部其他项目 88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9项、其他部委及横向课题90项,发表学术论文36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0余部,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1项。
文学院努力践行“关注基础,倾斜本科,把优秀的教师资源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资源”的政策,确定了“多元定位、冷中守正、热中创新”的学科发展思路;实施了“交叉互补,用课程系列拓宽人才培养的口径”的方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拓展人才培养平台,在国家的各项评选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批重点教材编写首席专家3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
文学院设有“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吉林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示范实验中心,下设新闻编辑等17个专业实验室和画室及形体专业教室、影视作品审阅室、大学生实践成果展厅、多媒体教室。
文学院有“紫焰戏剧社”、“新闻学会”、“广告协会”、“播音与主持协会”、“文物爱好与保护者协会”、“吉林大学绿色家园协会”、“鹂声青年志愿者服务社” 等学生文化社团组织。除学校的奖学金外,文学院还设有“城市晚报新闻奖学金”、“金石置业奖学金”、“紫荆助学金”、“系友奖学金”、“文学院教工爱心帮困基金”等,奖励品学兼优或特困学生。
文学院创办了多种学生报刊:秉承自由与踏实之精神,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踏实钻研、踏实创作的《子衿》、《朔风》,已成为校园发表文学作品的园地;创刊于1992年的《古船》以及陆续出版的《青铜火炬》(论文集),是吉林大学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发行的学生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以“办一份学生自己的报纸”为办刊宗旨的《学声》报,坚持专业路线,内容广泛,报道深刻,见解独特,在校内产生很大影响,受到广泛好评。
文学院一贯坚持“鼓励思想个性,保护学术叛逆”的办学理念,以学术空气的自由、开放,学风的踏实、严谨,学生的朴实、刻苦而著称。60年来,几代教师孜孜以求共同营造了一个健康、求实的学术传统,文学院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有的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文学与新闻媒体工作者以及部委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将军。如现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解放军报》社社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京华时报》社社长、《华商报》总社社长、北京三联书店总经理、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空军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副政委、武警总部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等。
随着国际化的大趋势和学科专业的特殊性,文学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著名大学保持着学术交流和师生交换关系。学院设有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的汉语学院,每年接受来自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海外生数百名,并承担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育东北基地孔子学院教师、汉语志愿者培训任务,至今已经培训3000多人。多次聘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同时选派一批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和访问。近年来,文学院的相关教师还承担了多项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播音专业理论,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传媒编辑制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拥有吉林省唯一的一个高校文科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承担着吉林大学电视台六个栏目的采、编、播工作。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编辑制作工作。
专业前景:适应信息传播和电子媒体的急速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和依托文学院相关专业设置全面的多种优势,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以播为主、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在校生中10人获得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周冠军、1人获新闻类年度总冠军。同时,还分别获得北京电视台“佳洁士杯”全国主持人大赛新闻类第一名,全国校园金话筒主持人一等奖,全国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吉林赛区一等奖,全国普通话广播大赛吉林赛区第一名,“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 等专业奖项。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八届毕业生中约有24%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同学分别被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音视频部、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知名媒体聘用。同时,毕业生中1人获2007“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主持人金奖,1人获2008年度“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吉林本科院校-吉林大学-招生简章-吉林大学2013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简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