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19年高考试卷制作全过程!

艺考说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内幕:19年高考试卷制作全过程!

这几天在看《最强大脑》这期节目,怎么也说是它的忠粉啦,看到的是个个神仙的较量,什么高考考707?这样的脑子,OMG!好吧,冷静下来,清醒一下,那今天就顺势讲讲每年都令人焦虑的高考试卷是咋来滴吧~

陈晨说艺考

命题时间

陈晨说艺考

每年的4月底、5月初,高考命题工作正式开展。命题工作大概持续半个月左右,剩余半个月用来微调和印刷。

陈晨说艺考

命题前的准备工作

陈晨说艺考

1、确定命题人

高考卷命题专家主要有三个群体组成:教授、在职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三者的比例递减,即大学教授占得比例最大,命题组组长为大学教授,各板块题目也多是大学教授命的。考试中心都有一个库,里面是适合命题的各地教授。一般为了稳定高考全国卷的连续性,几年才一大换,一般几年内换的不多。

为什么高考命题人要以大学教授为主?

这是因为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高校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需贯彻到高考中;高考试卷的命题精神,又引导着高中教学。显然,高中在职教师与教研员作为高中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对高校的人才需求不如高校教师把握精准,而且有太强的主观性。

命题人每年都需要签“保密协议”。虽然这个身份是对个人能力的极大肯定和荣誉,但不能对外透露。成为命题人后,每个人首先要上一节安全课,要求在高考结束后,不能撰写点评高考题目的文章,不能对外宣传自己曾是命题人的身份,不能接受媒体采访。

在高考命题组里,除了临时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上述老师,还有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中最重要的,就是各个学科的学科秘书。每年除了命题,这些学科秘书的主要任务是调研高考试题的各种反馈,协助拟写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命题期间,他们是命题老师的指导员、参谋员,起到的是“科学把关人”的作用。尽管不负责具体出题,但学科秘书一直被业界称为高考试题的“灵魂人物”。

高考命题人是如何选拔的呢?

简单描述为一优三非。

一优:即在行业内非常优秀,高校老师一般是正教授和博导,在职教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一般是有长期教学经验或研究经验的特、高级教师。

一非:指的是教师不能是高三教师。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侧重和偏好,这种偏好会贯彻在他的教学中与命题中。

二非:指的是不能是该年高三考生的家长。

三非:指的是并未参与过高考补习、辅导、讲座、编写复习资料备考资料等的人。

陈晨说艺考

通知命题人

陈晨说艺考

确定了候选人,会在4月中下旬征询意见,询问能否参加当年的高考命题。在得到候选人口头同意后,会在4月底、5月初将命题人集中在一个指定的地方,让大家签订非常详细的长达几页的保密协议,对外统一口径声称“出差”等无关的事情。

陈晨说艺考

严苛的安检

陈晨说艺考

入场前的安检非常严格,任何电子设备都不能携带。有一个老师是这样描述的:“衣服所有的夹带,U盘都被扣,所带的行李箱和衣物都要一点点细细检查,全身上下以及所带的物品没有一点是带字的,随身不能有纸和笔。除了这些东西,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更是“违禁品”,所有老师的通讯设备都被临时‘收缴’。”

经过严格的安检后,命题人就会被拉到已经安排好的命题地点,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世外桃源”生活。

陈晨说艺考

命题进行时

陈晨说艺考

首先中断对外的一切联系,给家人报平安也是有专人负责。24小时有人站岗,电话有监听,电子设备被干扰,不能私自离开驻点。

其次出题工作强度大。基本上从早上8点,一直要忙到午夜。由组长带领,大家共同完成试卷。

陈晨说艺考

命题流程

陈晨说艺考

命题人-选题人-学科主持人

每个学科的每个题型,由两位命题人负责,每个题型初步出15道题。然后,选题人要从每个题型的15道题中,选出最优秀的题进行组合。选完题后,有工作人员负责把题目跟网上和市面上的所有参考资料进行对比,题目和解题思路超过50%雷同的,会被换掉。

筛选完后,经学科秘书和命题组长审核,最终选出今年的高考题目和一套备用卷。命题工作大概会持续到4、5月份,一部分命题人出完题,做完参考答案就可以回家了。但选题人和各学科主持人要一直待到6月10日,进而转战阅卷工作。

陈晨说艺考

命题原则

陈晨说艺考

1.以教材及大纲为准绳

每一道题,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题意、描述、问题、解答,哪怕是字母顺序一个符号一个标点,要能够在教材处找到援引。

2.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

经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要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绝对不会出现超纲内容,这就要求命题人员要有极高的理论知识,不是简简单单说把考纲背下来就可以的。

3.“反押题”贯穿命题始终

高考命题组对高考教辅和网上押题信息的掌握,可以说是最全面的。出题的地方会有各种教辅资料以及官方教材。这些资料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方便命题人员开阔思路,而是防止所出题目出现重复,尤其是后面的计算大题。某种思路一定不能被前人所用。如果命题过程中,有人提出某题和市面上某题差不多,那就一定要把该题找出来,此题就不用。

从出题到题目的标点符号,包括题目是否可能出现歧义,出题的顺序都要反复商榷,命题组一般会有两三个通宵不眠夜。

英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还需要从近几个月的国外杂志中,几百上千篇中,挑选出主题积极向上的、生词量比较均衡的、语法涵盖全面的文章,进行出题。

语文作文的命题过程是基本是要翻阅所有的模拟题,坚决避免被预测。有时作文的命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有一次就是命题期间,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有一次就是命题期间,一位命题老师的父亲去世了,后来这位老师得知的时候痛哭不已,伤心之余、后悔自己曾经没有好好陪伴父亲。这位老师的经历也刺痛了其他老师,引起共鸣,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就与“生命”相关。

如果语文和英语的命题有一定的弹性,那么数学卷的命题特点只有一个:忠于课本。我们在听到这个的时候也很吃惊,每道题必须要在课本教材里找到援引。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和侧重。经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不允许出现超纲内容,否则必须砍掉。

4.难易度适宜,并且可以拉开档次

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一定要有具体的预测值,而且要对比往年。一般来说,所谓的“难一年易一年”也是存在这个考量的。不过这个难易程度很主观,平均分才是最客观的。具体到数学这科,平均分误差在三分以内。

对于命题组而言,考生个人分数不重要,群体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点,试卷出来,平均分也基本定了。根据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一定会有具体的预测,而且会对比往年。

陈晨说艺考

测试试卷

陈晨说艺考

题目确定好后,要进行试题测试。

一种方法:当命题完成后,会有数名考生提前考试,接触到刚刚定好的当年高考试卷,选拔标准是成绩中游,来自省内几个县市的主要中学。试考的成绩就是他们高考的最终成绩。根据测试生

的成绩,命题人会对题目进行微调,在这种情况下,十之八九会将题目难度降低。

另一种方法:考试院会请来没有参与命题的高中老师,到隔离区进行实考,并对试卷挑出各种毛病,最后再次修改,达成一致意见,试卷方可成型。

陈晨说艺考

印刷试卷

陈晨说艺考

最后一步是印刷试卷,这个时候已经到了5月底6月初。会有几个指定印刷厂在动用大量警力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彻夜不休工作两天,印刷出所有试卷。

每种试卷其实都是两套,正式+备用。而且除了命题人,没有人知道哪套正式、哪套备用,正式和备用也不在一个地方印刷。但如果没有极其重大情况发生,不经中央批准,高考是不会轻易动用备用卷的。

陈晨说艺考

命题结束

陈晨说艺考

试卷交付后,命题人仍然不能离开,直到高考结束后方可回家。

曾有二位高考命题人亲述神秘经历—“消 失“:

王老师记得:两年前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他一回到教室,班上的学生们就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们已经和老师分别一个多月,至今都不知道,老师突然“消失”是去了一个“秘密”地点,参加高考命题。“非常开心。”王老师如此总结长达一个月的封闭命题时光。在他看来,能有机会出高考题,是“无比荣幸的事”。能够看到高考试卷如何诞生,一直是这位中学老师的愿望。

有一年,他又一次被选中,成为高考命题人。

然而,这份荣幸却始终不能分享,不能声张。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命题人的心情始终兴奋紧张交织。

张老师也曾参与过高考命题。她说,被邀请去参与一份关乎数万考生命运的试卷命题工作,无疑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肯定。但是由于高考试卷属于国家机密,她出题前就被告知:“哪怕是无意识地‘泄题’,就会进监狱。”

其实,被邀请参与命题的老师,如果不愿意,也可以拒绝。但一旦签了保密协议,就没有“回头路”。命题老师的身份保密,是重中之重。除了学校校长,张老师只告诉了丈夫自己参与命题的事。其他人都不知情。女儿以为“妈妈回老家了”,亲戚以为她“出国了”。

临行前,命题人也只知道自己的“归期”。至于会被“关”在什么地方出题,和什么人在一起,都不清楚。

张老师说,保密协议还规定,“三年之内,命题人不许以‘参与高考命题’的名义进行商业宣传,不能用于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

关于出题~

出题人不允许使用任何通讯设备。张老师“消失”前,干脆就不带任何通讯设备,“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少麻烦。因为到了命题驻地,身上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会被收走,直到高考结束才能归还。同样,高考结束回来时,命题期间所有写的、用的东西,也不能带走。”

人身限制也必不可少。张老师回忆说,命题的地方有武警站岗;电话有监听;办公楼里始终有电子干扰设备,“辐射是很大的”。命题人不许私自离开驻点;允许休息时间到院子里散步,但必须两个人以上。

为高考出题的人,工作强度很大,一般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午夜。张老师说,那真是“心无杂念”,每天就想一件事——出题。“有时回到房间,洗澡的时候,也在思考题目。”

一道题目的诞生源于集体智慧。在由高校老师、中学老师组成的命题团队中,所有的题目都要达成统一意见才能“面世”。

张老师说,她参加命题那年,所有的题目她都参与制定,并且与其他命题人一起商量、论证,反复试验、检查,直到全体意见统一,不再有分歧,题目才算完成。

出题过程复杂,要求命题人考虑全面、谨慎。这其中不仅有科学的考量,还有对试题语言以及考生理解力的判断。张老师说,有时候,命题组内部会出现“激烈的争辩”。

高考开始那一刻,也是命题老师“大考”的时候。他们生怕卷子上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也怕试卷难住寒窗苦读的学生。这种紧张的心情延续到了考试后。一如一部电影问世,导演关心票房一样,命题人也格外在意考生的感受和同行的评价。

王老师“自由”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搜罗网上对高考试题的评价。“还不错,都说比较简单,没有特别偏,特别怪”。他说到这里,露出了笑脸,不是命题人的得意,倒是带了一点“讨好”考生的意味。

看完这篇,真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噻!今天也是被科普的一天哟,偷偷说一声,新的20届交流qq群已经建好,加群号:823352102,欢迎带上你的小伙伴一起来交流哈~陈晨说艺考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艺考号-艺考说-内幕:19年高考试卷制作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