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通知要点
前段时间传闻本应于2018年秋季在全国大面积启动的新高考改革“哑火”一事,终于一锤定音,有八个省(市)经教育部评估,达到了启动条件,被批准启动。
2018年实行新高考省份名单:
江苏 湖北 福建 辽宁
广东 重庆 河北 湖南
那么新高考下有哪些必备知识?
1、2018年这届高一确认实施新高考,并沿用现行教材。
2、未来将落实走班制的模式。
3、高一必须更加重视6科的学习。部分学科不再会必修搭选修一起学,而会在高一把必修全部学完,让大家充分体验,尽快落实选考3科,备好选考3科。
以下为广东省某高中新高考安排会议:
一.那么6选3是什么呢?
是指除了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外,由学生自主从理化生政史地6门可选科目中选择的3门科目。
和以往文理科相比带来的变化有如下几方面:
①录取模式上变化: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②考试科目上变化: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③计分方式上变化:
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
二.那选什么科目组合好一些呢?
6选3产生了20种选科组合,那么这些组合都有什么特点呢?咱们分析分析。下图是六门科目选课的概念图,一共有20种组合。
在下图中,我们将传统的三门理科标记为蓝色,传统的文科标记为红色。其中物理为理科典型学科,历史为文科典型学科,三科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大小大致能表示专业覆盖面多少。
每一个选课结果都能形成一个三角形,通过三角形里红蓝颜色的对比,能看出你的选课是偏文还是偏理,比如:
一般是三理纯理,三文纯文,两文一理偏文,两理一文偏理,不过,这里有两个特殊情况:
当出现历史+化学+生物以及物理+政治+地理时,明明是二理一文,颜色却是红色多,明明是二文一理,颜色却是蓝色多。因为物理和历史分别是理科和文科里的强科,所以搭配其他两门普科时,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理科性和文科性。以物理+政治+地理为例子,虽然是两文一理,但是由于物理一门,这个组合的学生就能满足99%的高校专业要求。
小编在这里也给大家给大家搜集了20种组合的专业覆盖比例:
其中三种组合是大家需要注意斟酌的:
历史+政治+地理
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传统的三门纯文科组合。这个组合的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不少高校专业和学院的要求是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理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就以上海目前的高考要求里,选择纯文三门的可报专业比例只有52.9%!只有一半专业可以报,是所有20种组合里最低的。
物理+化学+历史
不推荐理由:竞争太激烈
物理+化学+历史是适配性最强的一种选择,但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难度最大的一种组合!
为什么这3门组合选的人最多?因为物理,化学有中考基础,初高中学习是一致贯通的;而历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记忆和发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中这三门课的师资力量也都是比较强的。
正因为选的人多,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水涨船高”的情况。
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荐理由:大学难以衔接
这个组合其实就是把上面那组反过来,也是原来高考文理综三门里比较冷门的科目,属于两文一理组合。
这个组合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和大学课程很难衔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类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文科类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
那我们具体如何科学选科呢?
首先,新高考导向专业优先,物理、化学仍是各大知名高校专业目录里的大热门。
然后总结选科两点:
1、优劣——排名——选科
也就是说你选科的时候,要考虑你各科的成绩,但这个不是考虑独立的自己的绝对成绩,而是要考虑你的相对成绩,即排名状况。
因为在赋分制的前提下,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你的成绩需要按排名折算,所以这也就是说,你不可以只考虑你自己的成绩,你得考虑你所处的排名。
2、选科——专业——职业
这个主要是针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规划而言的,虽然说并不一定所学专业是就业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业性强的职业还是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你选择的科目。
比如,你想当医生,那就需要学医,而医学类专业一般都要求选考生物、化学等。
所以学生在选科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并结合自己的优势学科、兴趣学科、学校师资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三.那么什么是走班制?
2014年,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为上海和浙江两地。2017年这两个地区的考生已经完成第一次“新高考”。以浙江为例,浙江地区目前的走班制分为四种,学校会根据自身情况实施适合自己的特色走班制。其中广东省目前所选用的基本上是小走班制。
1.不走班,即学校提供有限数量的选科组合,将这几个选科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这种方案的学校非常少,一般是学校师资困难、场地有限、资源不足下的选择。
2.小走班,即部分学生或者科目走班,将三门或者两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其他科目或者学生走班教学。
①优先3科成班
依据学生的选科结果,优先将3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其次将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最后组成1科或零科相同的班级。也就是说优先满足选科人数最多的选科组合,把大部分学生先固定成班级,然后剩下的再依此匹配到不同的班型。
②定两科走一科
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一起上语数英和相同的2科,剩下的选考科目在教学班上课。
3.大走班,即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必考的科目可以保持原有高一行政班不变,三门选考科目所有学生均通过走班完成教学。
4.全走班,即语文、数学、英语和“6选3”的高考科目全部通过走班完成教学。这种方案的学校不多,一般是学校师资充足,场地较多,资源丰富下的选择。
四.如何面对新高考?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确的是,新高考6选3制度并不能从制度上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更不能为学生减负!学霸还是学霸,学渣还是学渣。
所以同学们要想在新高考的风浪中到达彼岸,核心要素,是有极强的自控力,能抵制各种诱惑,自主学习。这样的孩子,无论在任何教育制度下,都是佼佼者。从近年的高考高分考生来看,除了聪明勤奋,绝大多数都有其他特长,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对人生、对社会都有自己深刻的见解。所以同学们好好加油吧!
你的努力大家一直看得见
你的成长是我们的骄傲
加油!
转自网络,如需注明出处请联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