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录取期间,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会去查询最新的录取状态。但是他们往往被一些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弄得晕头转向。
尤其是考生看着同学的录取状态是院校在阅,自己的却是正在投档跟同学不一样难免心慌。
因此,掌握并熟悉一些有关录取过程中的专业术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里,小编就把高考录取过程中考生档案的6种情况给大家一一讲解。
1
正在投档
此状态表示考生成绩已达到学校调档线,档案已成功提交。由于学校需要时间接收考生的电子文件,档案被成功投出,所以会显示“正在投档”状态。
2
院校在阅
这个状态表示考生的电子档案已经成功发送到某所大学,该大学已经下载完毕,学校正在审核和核对每位考生的基本信息,这是一个阅读档案的过程。
3
预录取
如果考生的档案状态显示为这三个字,恭喜,大学有望了。但是,仅仅是有希望,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被录取。当高校将录取通知书发送到省招生办招生网站时,计算机界面将显示预登记的高校名称和专业。经省招生主管部门审核后,将考生身份改为“录取”。
4
录取
此状态表明该考生已被正式录取。需要注意的是,除考生电子档案状态显示“录取”外。省招生办的考生也有纸质的录取表。当主管部门将《录取通知书》手工审批后,省级招生部门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正式录取考生,审核后将名单送至学校备份。
如果考生的档案按照以上4种情况变化,就是一个理想且成功的状态。但是也有一部分考生的档案会相继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5
预退档
如果考生的档案状态显示为这三个字,很遗憾,很快就会面临退档处理。当院校将它的预退档意见传送给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由省招生主管部门的录取检查、审查后,如果同意大学的退档意见,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自由可投”状态。
6
自由可投
见上面第5节的解释。需要提醒的是,自由可投分两种情况,一是考生的档案在某一批次第一次投档时,如果没有投出(考生成绩未达到院校的调档线),那么考生的状态将显示为“自由可投”。还有一种情况是,考生档案被投进大学后,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受限”等原因退了档案后,也可以表现为“自由可投”。
档案状态显示“自由可投”的考生可以抓住补录的机会,仔细选择也能考上不错的大学和专业。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