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地角逐之后,你带着雀跃的心情去上大学。
学习方面
大学的课比中学少一些了,不是一天从早上到晚,有时一天两节课,有时四节课,有时六节课或八节课不等。也不要天天上晚自习,一周抽一两天全班集体上晚自习,不上晚自习的时候自己在寝室学习,或者在图书馆或教室学习。
上课的地点也不固定,一二节在这里上,三四节在另外一个教室上,有时甚至要赶到另外一座教学楼上课。上课的内容也不像中学那样一章一节慢慢地讲。大学老师讲课有时一节课可以讲好几章,有时跳过某些章节。
因此,课前,尽量多预习几章,这样上课才跟得上老师,要不然,可能听不懂老师讲什么,当然,硬是没有听懂,课后自己要多花功夫把它弄懂。
上课的形式也跟中学不一样,一般专业课是一个班上课,公共课有两个班或更多班一起上课,学生人数多时,更加要靠自觉,老师没这么多时间讲纪律的,而且大学老师一般不讲纪律。
工作方面
有的学院没有班主任,就是辅导员管这些学生。班上的干部起很重要的作用,大事小情,都是班干部管着。
因此,到大学里,要争取当个班干部,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班干部一般是先进行竞选演说,然后全班投票选出所有班干部。
除了班干部,还有学院里的干部竞选,选上了的话,为学院里的学生们服务。还有学校里的干部竞选,选上了就为学校里的学生服务。除了这些干部,还有各社团也有干部,都是通过竞选上任。
生活方面
刚来到大学,绝大部分同学都会想家。这时,怎么办?多跟同学交流,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有时也会感到寂寞、无聊,以前有老师管着,现在很自由了,反而不知道怎么做了。
有的同学也会谈个恋爱,谈恋爱这件事我不赞成也不反对。在你们最美好的大学四年里,有个人可以一起陪伴一起成长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思想方面
刚来到大学,新生们大多数芒然不知所措,不知自己的目标,不知自己的努力方向。这时,我建议大家多问学长,多问老师,制定学习计划,有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等等。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方向,也就不会感到茫然了。看到这里,是不是高一高二的你也开始羡慕起他们的大学生活了呢?其实,越好的大学网速越快,环境越好,美女也是很多啦!学弟学妹们更要好好加油啦!
这里,我们就做个简单梳理,告诉你那些东西必带,哪些东西可以不带。
(1)必带篇(5样)
a.录取通知书
当然,录取通知书肯定要带啦,不过万一,我是说万一通知书搞丢了,也不要慌张,不会不让你入学的,积极和学校联系就好。
b.身份证
这个你不带就真的入学不了了。
c.团组织迁移证明
包括团员证,团组织迁移证明,这个是对你团员身份迁移所必须的。如果没带,就迁移不了了。(不过也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问题)
d.一些证明文件
这个只有部分专业的同学会有,比如说很多大学会要求理工科学生在暑期完成实验室安全教育并通过测试,并要求带着测试合格证一起入学。
如果学校有这些要求,通知书都会写的。
e.校园银行卡以及钞票
大多数学校的银行卡都会随着通知书一起寄到,这个最好带上,因为交学费,发奖学金等操作都是通过这个进行的。
钞票自然要带够,一个问题,都能用钱解决。
(2)可不带篇(3样)
a.生活用品
包括洗漱用品,床单床垫,衣架水杯啥的,在学校的超市都是能买到的。而且有的学校在通知书里会提示你是否需要学校统一订购。
如果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差的话,最好不要带这些东西,价值不高,还非常占地方,大包小包不累么?不如轻装上阵,带好钞票,现场去买。
b.学习用品
带文具过去就算了,还会有人把高中的书籍带过去(还有高中成绩单啥的)。这么说吧,一点点用都没有,大学和高中的知识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基本没关系。
而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大学里都有的卖。
c.衣服
当年小编上大学的时候,一个人拎了三个箱子,又碰上下雨天,走在路上差点崩溃。等到了学校后,才发现,室友都是一个背包上学。
问起东西在哪里,答曰:寄过来。没错,大多数东西,都是可以寄过来的啊,而且真的不贵,一大包衣服也就20多块钱。
所以没必要带太多的衣物,带点贴身的,几天换洗的就行了,剩下的可以邮寄过来啊(或者买新的)。
结语:这都是一些大学生活中的小经验。第一次去上大学,不要把自己搞的太累,轻装上阵,迎接美好的大学时光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