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名校考生经典电影必读【四】 | @影向推荐

编导艺考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编导艺考名校考生经典电影必读【四】 | @影向推荐

罗伯特·奥特曼 Robert Altman

纳什维尔 Nashville

艺考

主 演

芭芭拉·巴斯里 Barbara Baxley

萝妮·布莱克利 Ronee Blakley

内德·贝迪 Ned Beatty

基思·卡拉丹 Keith Carradine

亨利·吉布森 Henry Gibson

出 品

美国(1975)/彩色

获奖记录

1976年奥斯卡最佳音乐(歌曲)奖

1976年金球奖最佳电影原作歌曲奖

1976年英国电影学院

奖最佳音响奖

故事:

为了纪念美国独立200周年,实力雄厚的C+W唱片公司要在美国乡村音乐中心纳什维尔举行大型露天演唱会。而Zong统候选人沃克的竞选活动也将在此展开。于是浮世绘般的24个角色粉墨登场——他们或是已经扬名立足于西部乡村歌坛的歌手,或是挖空心思梦想进入的歌迷。相同的是每个人都在寻找更好的机会,或是当机会失去时不择手段地保护自己。歌星们个个善于左右观众,唱起歌来荒诞可笑、歇斯底里;

而观众所干的,也不外乎是喋喋不休的无聊谄媚和粗野的狂呼乱叫。于是,音乐变成了Zheng治斗争,而标榜民主的选票政治却成了演唱会般的闹剧……

点评:

导演阿尔特曼以动感流畅的剪辑,不断变化的画面内部运动,呈现出一个疯狂世界。影片中声带错位、汽车碰撞、飞机轰鸣,乐队边行进边演奏,电视新闻记者们聒噪不休,汇成一片嗡嗡声。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撼的结尾:一个身带吉他、外表平常的青年,开枪射杀了芭芭拉;而后,台下那群吓得晕头转向的人们开始反复唱起一句带讽刺意味、使人寒心的歌来:“你可以说,我不自由,但是我才不为此担忧。”歌声是那么冷漠和麻木,仿佛象征着美国民众屈从于Zheng治与媒体机谋韬略和陈词滥调之下的沉默驯顺与呆若木鸡。

大玩家 The Player

艺考

主 演

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彼得·加拉格尔 Peter Gallagher

文森特·德诺费里奥 VincentVincent D'Onofrio

出 品

美国(1992)/彩色

获奖记录

1993年金球奖最佳电影奖(喜剧/音乐类)

最佳男演员奖

1993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奖

最佳导演奖

1992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最佳导演奖

1992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

最佳导演奖

最佳摄影奖

故事:

葛利夫·米尔是电影公司的制片,他在事业上开始受到迅速窜红的拉瑞·利弗的威胁。在收到一系列匿名恐吓信之后,葛利夫找到了编剧戴维·卡奈——他认为就是这个人捣的鬼。两人争论,不欢而散。之后,葛利夫一面努力支撑自己的事业,为新片计划而忙碌;一面继续整治卡奈直到逼死他,但葛利夫忽然发现自己爱上了卡奈的女朋友。葛利夫的新片终于大获成功,又抱得美人归。正当一切春风得意时,恐吓信又突然出现了……

点评:

影片改编自马克·托金的小说,是一部充满悬疑的黑色喜剧,借助扣人心弦的剧情,将现实与虚幻混合起来,用歇斯底里的画面和场景,大胆揭露出好莱坞种种贪婪、黑暗的内幕,解构电影制作的神话,尖酸地讽刺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卑劣的交易手段、跨国公司的收购以及其他产业的介入。影片情节极具戏剧张力,恐吓信的调查与一桩桩主角日常的交易相互交错,节奏紧凑。导演阿尔特曼洗练的电影技法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长达8分钟的跟拍,精确的场面调度,堪称经典。阿尔特曼一贯善于捕捉人物刹那间迸发的自然逼真的感觉——一阵哄堂大笑、邋遢的醉态、男人之间戏谑的友情、女人之间善感的友谊、爱情场面中潜在的诙谐与率真、死亡那一刻的僵硬与寂寞。这在本片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待 · 续

艺考艺考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艺考号-编导艺考-编导艺考名校考生经典电影必读【四】 | @影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