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教育工作者”行列,也一直在关心最近有关教育相关的各种政策和动向,其实这些年教学,从事的“艺考培训”一直不敢跟“九年义务教育”相提并论,也一直觉得自身不配“教师”的称号,所带的学生更多直呼其名或者以哥论称,反而有了“浆糊”气。
今日看到DY@高盖伦推送的一条《用大白话讲讲什么是教育公平》的视频,借此说一说自己的小小看法。完整视频移步DY@高盖伦 个人自媒体视频号观看,建议观看完整视频后再阅读,以免断章取义,也更方便理解我所表达的观点。
总论:个人认可他的底层论证逻辑,比较倾向于他的整体观点,但具体的素材选择和论点不敢苟同,在此提出异议和个人讨论。
1 原文:……中国教育公平的核心是反垄断和防堵塞,反的有钱人垄断学校和老师,防的是社会上升通道被堵塞……
认可,这也是教育的本质和教育晋升途径的本质。
但是一条政策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结果)?在目前已经看到的相关视频讲解中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
2 原文:精英教育和快乐教育
非常不认可。
精英教育和快乐教育是直接对立的吗?
根本不是!!!
快乐的反义词是痛苦,精英的反义词是愚蠢,如果精英教育和快乐教育是截然对立的,那么也就是说精英教育是不快乐的,快乐教育是愚蠢的。
也就是说精英们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后还有一大批人过的很“傻乐”?
这种材料选取和论点就跟“有钱就痛苦”“男人都会出轨”一样,都是谬论。
而双减政策的推行是为了限制精英教育鼓励快乐教育吗?
恐怕并不是。
3 原文:……中国的基础教育最基础的功能就是筛选……
认可。
做了老师之后才对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了自己的理解。
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成同样的才,因材施教是让不同的人达到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教育目的,而不是让根本起步不同的人达到同一水平。
这个根本起步指的是要承认人的差别性。
在教育层面上人的差别性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基因遗传带来的,你得承认人跟人的智商是不同的。智商决定了高度!!!
包括学生和家长可以很明确的感知有的学习数学就是快,有的背诵英语就是快,有的理解能力就是好,有的动手能力就是强,人无完人,人各有特点,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高考等于教育”吗?
绝对不是!
高考是国家举办为了特定的社会发展进行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
这就说明了高考考察的内容,出的试题跟时政、社会的关联性非常大。
不然的话,为什么高考不出一些“怎样处理家长催婚”“婆媳关系如何相处,以及丈夫在婆媳中应该有怎样立场”的问题,这些问题依然可以运用高中知识去解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嘛。
什么?这些问题高中生没到年龄还没经历过?那么非洲种植剑麻有什么利弊跟高中生有什么关系!!他们去过非洲还是要拯救非洲人民?
所以承认高考是为国家取士的目的,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选拔。这两个前提,就能明白,不是所有人,或者说所有孩子适合社会性教育和现行考试教育的。
4 原文:……国家好将人才进行分层……
国家将人才进行分层的潜台词绝对不是说将人进行分层!!!
也就是说教育导致的人才分层绝对不是阶级的分层!!
但是因为教育产生了包括人格、地位、收入、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社会资源方面的不同,而为了谋求这些因素更好的一面,大部分人不得不通过教育这唯一的渠道获得更好的可能性!
这才是教育竞争的最根本原因!
公务员考试这么热门是真的热爱公务员这个岗位,这个工作嘛?
是因为公务员可能在收入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但是在稳定性、收入保障性以及社会福利性比其它岗位获得更多的价值,才让公务员考试这么热门。
假如外卖员、快递员在工作稳定性、收入保障性、社会福利性跟公务员同等待遇的话,你觉得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这也是为什么仅仅去解决教育本身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因教育结果产生的后续各种因素不同结果的问题,那么就解决不了教育的问题。
当河南最好的师范类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求职不了郑州一所普通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岗位,这种教育产生的求职不平等怎能让孩子和家长不对教育尽自己最大的竞争!
当河南中烟普通的一线产业工人录取了大量的研究生学历,而招聘主管人员说是因为更多的高学历求职,而在同等条件下为什么不录取高学历的解释时,当高学历侵占了本身“不属于”高学历要求的岗位时,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呢?
现在的境况是职业教育的岗位高学历可以干,而高学历的岗位本身需要高学历时,家长还有什么理由去支持职业教育?
5 原文:……学区房在破坏这种平衡……
这就涉及到教育的政策是解决教育问题还是在解决学区房问题……
学区房的问题是教育资源不平等产生的,在不解决不了这种不平等的前提下能解决学区房问题嘛?买学区房是真的想住在这里吗?如果向往的学校在郊区,在山村,会花高价买一个不是学区城里房嘛?
为什么基层没有“好老师”?除了教学环境、生活条件、个人追求以外,最大的问题是收入不平等!
凭什么同一个学历毕业的求职省市同等学校跟乡村发出的工资就不一样!!!是他们个人条件不同还是能力不同?
都不是!!这也不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生的经济收入不同可以结束的,教育本身是关系社会民生的,当同一个学历毕业生发展省市求职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是凭什么去乡镇?
解决这个问题简单嘛?简单,对待这类事关民生不能简单用经济杠杆去调节经济收入的教育行业,提高乡镇基础教育岗位的工资就好了。
原视频中说道,外界资本进入校外培训岗位可以用三倍十倍工资吸引优势教师跳槽,那么国家为什么不能用三倍十倍的工资去吸引优势教师转入基础教育呢?
对于很多乡镇基层学子毕业后不得不选择大城市求职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综合生活条件,首要条件就是大城市工资高,但他们同样面临“背井离乡”“远离父母”的困境。
当他们在乡镇依然可以获得城市的高收入,应该会有更多毕业生更愿意留在家乡。
所以“双减”的政策是支持的,最好还有更大的一个政策就是经济鼓励优秀人才下基层。河师大毕业生在省会同层次义务教育学校可以开多少工资,在乡镇小学也可以!如果还不来?三倍,十倍!!!来不来!!!!!
解决学区房的根本策略确实是打破教育资源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不是通过扩大学区房的范围来决定的,除非打破户口产生的限定,至少一个市里的所有成绩统一排名录取院校。
6 原文:……机构是没有能力培养老师的……
what?可以说资本的趋利没有时间和成本去培养老师,但不能说校外机构没有能力培养老师。
从教师职业水平提升来说,从时间上来说一是大学培训获得的能力,一是工作岗位中积累的经验能力,如果说机构是没有能力培养老师的,那么意思就变成了即便毕业生去机构也没有能力教学,也就得不到不任何工作岗位的经验提升。
而在实际结果中,岗位的经验能力提升是更重要的。在校的优势教师他们的能力获得一方面是学历带来的,更大一方面是工作中积累来的。
学生“因材施教”,老师也是“因材施教”。
没有全能的学生,也没有全能的老师。
老师必然会找到自己擅长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风格和模式是有相对应学生的!!!
千里马需要伯乐,不同伯乐也应识不同千里马!
不能忽略其它马的教育需求,也需要普通马的伯乐。
所以,不要以此为论据打压所有的校外培训。
7 原文:……就知道考差的时候责备几句……
这一段开始强调不同阶层家长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进而产生教育结果的不同。但是应该看到前提:家长阶层的不同恰恰是现阶段因教育产生的社会阶层的不同造成的。
前段某省报道,某机关组织教师培训机关子女进行课后辅导。
请问在取消校外培训的同时,大部分孩子都能享受到这个待遇吗?
前段某地报道某市第一实验小学(当地最好的)率先进行课后延时活动,什么叫“率先”,解释解释什么叫“率先”!不就是最有条件的才能率先嘛。
这会产生更大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同等以往是由家庭的个人资源造成的,现在是由学校造成的。在解决不了基础教育资源不平等的前提下,这种政策就是在系统内制造不平等。
8 原文:……职业技术大学和本科是同等层次的……
没错,都是本科。可是职业专科跟本科可不一样。
发明了两个新词“高职本科化”“本科应用化”,是职业跟学历的趋同。
实际情况呢?现行国家越来越限制“专升本”的升学渠道,双一流、211/985高校还有多少招收专升本考生呢?就是在考取研究生时都会不同待遇。
上升渠道的掐死,凭什么让考生和家长更认可职业教育?
9 原文:……完整的工业体系……拼的就是高端制造业……
这恰恰说明了高学历比高职更有前途!原视频中提到了“芯片制造业”,请问国内芯片被掐脖是缺乏没有生产的能力嘛?还是缺乏没有生产的研发设计能力!!!
而高精尖的研发设计能力恰恰缺乏的是高学历人才!
在职业教育掐死学历晋升渠道的前提下,如何让职业教育人才看到希望!!!
恰恰是“完整的工业体系”让基层的产业工人需求量大大减少,更多的劳动力被机器、机械、机器人所替代,当分捡快递、送外卖被机器人取代,让职业人才干什么?
以为操作高精尖设备不需要学历吗?
个人总结:
DY@高盖伦的这篇有关“教育公平”的视频,总体的观点是认同的,但是举例论证和材料说明确实有失偏驳,并不能很好的论证他的底层观点,反而漏洞百出。
在反驳的最后,也表达一下个人的看法:
1 高考路径下的教育确实是选拔人才的工具,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高考的路径,但当社会提供不了除高考外更多的人的发展可能性,甚至在政策上更偏重高学历,比如高学历可以获得创业补贴,入籍加分,购房资格等,也就是当社会依然为高等教育的人才提供更多便利时,也就别怪家长争先恐后的积极参加高等教育,并为之疯狂的付出一切。
2 当问题已经产生的时候,尝试解决问题产生的结果,而不是还从源头出发
当教育资源不平等的时候,出台了特岗、定向等源头性补救措施,但是当特岗、定向教师的追求是“借道而行”去条件更好的中小学,这个政策就解决不了大问题。
取消现行教育从业者地区差异产生的经济条件差异,达到同工同酬。同样是中小学老师,为什么市区的工资就比乡镇的多?在不愿意求职乡镇的大环境下,不应该利用劳动资源充分的背景“你不去有人去”来筛选,应该心甘情愿去,提高乡镇基础教育的经济收入。在城乡差异化越来越小的社会背景下(也可以说越来越大),只能说当前乡镇经济发展确实比以前好很多的,如果乡镇教师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至少在当地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为什么不留在家乡呢?
当前毕业生面临的问题是在家乡2000块吃不饱,在城市10000块也吃不饱,反正都是吃不饱,为什么不选择城市?如果10000块在家乡活很好,在城市10000块吃不饱,会不会留在家乡?
3 在进行“学历下限”的时候,也应该设立“学历上限”
求职岗位中总会出现“学历下限”要求,“专科以上”本科以上“硕士以上”博士以上,却从没有没有见过“学历上限”,本岗位只适合本科生报考,硕士及以上不要,本岗位只适合专科报考,请本科及以上学历放弃。
高学历在侵蚀本身并不需要高学历要求的岗位,在侵占低学历的就业渠道,最终结果只能去追求高学历。
当硕士求职卷烟厂一线工人,当硕士报考街道办清洁工时,这些岗位真的需要这些高学历嘛?
这不仅反映学历内卷,当学历成为必需品的时候也会造成“学历越来越无用”的论调,这个“无用”只是说高学历没有从事他们应当利用学识做出社会和个人价值的岗位工作。
当卷个烟扫个地也需要硕士学历的时候,恰恰是高学历教育的畸形。
4 促进求职“学历平等”
就想不明白,郑州那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收双一流以上学历学生,你们是准备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吗?通俗点就是智商110的不配教智商150的?
当义务阶段学校对学历有歧视的时候,低学历自然就不值钱了。而学校本身都看不起学历的时候,更别说教育从业者看得起学历了。
所以真心建议在同层次基础教育阶段设定统一的求职学历要求,这个不仅仅体现在考教师资格证上,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时。
当他们招聘时就根据自身了不得的特质限定更高一层的求职要求时,也就别管没有条件的乡镇学校只能收低学历教师了。
当然即便这样设定,高学历人才还是有自由求职的权利的,能够吸引他们考虑基层的主要原因就是第2条,提高待遇。三倍不行就十倍。当省市工资10000的时候,乡镇工资可以达到100000。就问你来不来?
且不说本身就是乡镇的知识青年会考虑就在身边的中小学教书,还会吸引城市里的知识青年下乡。
毕竟只要挣了钱,平时都是上班,住哪没关系。有钱才能更好的生活价值,当你在城市吃不饱的时候,什么高档商场什么更好的医疗什么更好的社会资源,跟你有关系嘛。
5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保证公平
其实基层公务员、教师的工资并不是特别高,两三千的比比皆是,真没工厂打工甚至送外卖送快递多。为什么还是愿意考公务员呢?
因为社会保障更好。
6 双减政策是好的,自己别真减。
在求职就业的大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学历产生的人生发展分歧越来越大,尤其是这种差异在中考、高考越演越烈,中考后一半高中一半高职,高考由3+x变成3+1+2或3+3(这个改变是为了更好的拔尖你信不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义务教育“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