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艺术人物平台 · 全球推广最优秀艺术家
戴士和
1948年9月生于北京。1981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教。198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并在列宁格勒澳德萨举办个人画展。1989年出访英国基尔大学和法国巴黎考察博物馆。,在英国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应邀出席苏联国际油画研讨会。曾出访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埃及、南非等国。1995年兼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油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会员。
会泽诗社的两位诗人 100×100 布面油画 2012
油画总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但是,对于这一笔一笔的笔触,
不同作者却有不同的安排:
一部分作者喜欢把笔触藏起来,
让观者不注意笔触,
让画面上只留下形象本身吸引人。
会泽的赵国强先生 100×80 布面油画 2012
常见的办法是把笔 触留在物象结构上,
笔触的起止恰到形象转折之处,
就仿佛是物象 从这一笔里生出来一样利索。
藏得有巧有拙,意思都是一样,
藏起笔触也总是藏起作者,藏起叙述者,
藏起主体态度,藏出客观中性来。
与藏相反的则是露,把笔触留在画面上
——叫作画面上“见笔”。
能歌善舞的女孩 100×80 布面油画 2012
写意的“写”就从“见笔”开始
画面上笔迹清晰可辨,进而讲究每个笔触,
“写”就是诸多讲究 之一种。
“写意”,则是在全画“见笔”之后的一种总体追求,
借用了这两个字在水墨画里现成的意思。
业余的二泉映月 100×100 布面油画 2012
在中国,写生的传统一直是没有断的。
具体的做法想法可有不同,但写生这件事没有断,
大凡画画的人都有几分喜欢写生,
喜欢跑出去直接面对大自然,直接面对人物,
每一次都能有一些新鲜的感受。
所以喜欢现场,喜欢直接。
是因为大家喜欢才一直没有断,因为得益于此,
倒不是标榜信念咬牙挺住坚守阵地。
有经验的语文老师 100×80 布面油画 2012
现场感、陌生感、新鲜感,
总之是鲜活的感受才使写生有意思
在画写生的好手的眼前总是能
发现出新的东西、新的课题,
总有没见识过的、没经历过的挑战。
因此,好手画写生总是无法驾轻就熟,
相反总有些无所措手足,无计可施,
不能不慢,不能不全神贯注。
惠安女 90×240 布面油画 2011
两位教师 120×120 布面油画 2011
你看豹子盯着斑马的眼神,
每块肌肉都机灵的要跳起来,那正是好手的状态。
不会画的倒摆架子了,神也闲了,笔也松了,
胸中自有成规一套,区区小景不在话下。
不是画写生,而是“秀”写生,
避开那些失手的危险,提高落笔的成功率,
耍弄自己成熟的把戏,画面也许不错,
但过去讲叫太顺太滑,叫作画品不高。
写意既是指一种画法,也是指一种精神。
齐白石说,如果写生只重其形,
或写意专言其神,都各有偏颇。
他主张艺术家可以“写生而后写意”,
以求“形神俱见,非偶然可得”。
与写生相比,写意更精炼,
形神俱见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也可以讲,如果仅仅把写生画得有几分生动几分具体,
并非就算是达到写意了。
齐白石说得好,写意的要求还高得多。
写意是一种精神,
在艺术上很大的一个力量,
推着艺术家往前走,把一辈子投进去也不能满足。
它并不是一般说的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就行。
我听雕塑家钱绍武先生有一回说到
黄胄的驴画得好,画的生动,
而徐先生的马却达到了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
莫奈晚年的睡莲也是,
从写生出发登上写意的顶峰。
我看画家画画的时候不太考虑语言类型之间的界限,
不太情愿把自己划归到类型里去遵纪守法。
相反作为画家更喜欢在写意与抽象,
写意与写实之间穿行,尽情吸收,自由组合。
现在说写意精神,是说追求一种境界一种状态,
要明心见性,更朴素、更单纯、更凝炼,
是没有止境的一种追求。
敦煌有几铺壁画是同一个主题“降魔变”,
不同朝代都画这个题目,可见大家喜欢的程度。
主尊端坐在画面正中,顶天立地。
左右布满了几层小人儿,层层叠叠的邪魔外道,
各种诱惑,各种威胁,五光十色千姿百态,
像是环绕主尊的杂耍秀。
主尊双目半睁,不是不看,不是死看,泰然自得。
抽象的类型、写实的类型,二者之间还有无数过渡类型,
作为语言类型它们彼此没有高低、深浅可比。
真正有高低、有深浅的,在于精神在于境界,
在于味道的薄厚,在于作者修炼的程度,
这是每种类型都要各自面对的真课题。
窗前 100×120 布面油画
花儿与少年-写生 120×360 布面油画 2011
小小院落 60×80 布面油画 2008
雪·顶银胡 24×36 纸板油画 1990
集市 31×22 cm 纸面油画 1977
春天的下午 48×35 布面油画 1990
大雨中 40×40 布面油画 1999
春夜涠洲岛 80×60 布面油画 2008
戴士和 灯影 80×80 布面油画 2008
风筝 71.5×90 布面油画 1995
石虎胡同北口 35×22 纸面油画 1975
太湖渔帆 60×50 布面油画 2007
意大利北部山区小镇写生 40×50 布面油画 2007
诸葛小村里 80×80 布面油画
南海上 布面油画 40×40 1999
三亚写生 布面油画 40×60 1999
祁连山下 80×80 布面油画 2006
金融街 200×700 布面油画 2008
细雨黄沙-北欧写生 50×70 布面油画 2006
小院灯下 60.2×80.2 布面油画 2008
小船摇过企沙码头 60×80 布面油画 2007
洱海秋雨布面油画 55×55 2000
林场宿舍 38×38 布面油画 1997
企沙港之八 80×80 布面油画 2008
企沙港之七 80×80 布面油画 2008
企沙港之五 80×80 布面油画 2008
企沙港之十 80×80 布面油画 2008
企沙港之一 80×80 布面油画 2008
香港大学 120×120 布面油画 2011
太原蒙山大佛
布面油画 2009
金山岭 200×700 画布油画 2008
金山岭之01 100×100 画布油画 2008
金山岭之08 100×100 画布油画 2008
金山岭之03 100×100 画布油画 2008
金山岭之09 100×100 画布油画
金山岭之10 100×100 画布油画
金山岭之14 100×100 画布油画
金山岭之11
100×100 画布油画 2008
孙中山纪念堂 120×120 布面油画 2011
正午阳光下船侧碧绿的倒影 60×42 布面油画 2008
延安宝塔山 布面油画 2009
《石壕村村口》 80x80cm 2015年《河南三门峡旧厂》 65x100cm 2015年
《吹香亭》 80cm×120cm 2015年
《文山刘刚和他的朋友》 100x100cm 2015年
开国元勋 220×115×4 布面油画 2009
东方欲晓- 200×600 布面油画 2011
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局部-左5) 布面油画 2011
戴士和 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局部-左2) 布面油画 2011
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局部-左4) 布面油画 2011
(局部-左3)
毛泽东在瑞金用过的办公桌 120×120 2009
毛泽东在瑞金用过的餐桌 120×120 布面油画 2009
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窑洞里的小餐桌 120×120 布面油画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