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画、搞创作、爱收藏,就点艺术家传播网
中国最大的艺术人物平台 · 全球推广最优秀艺术家
民国初年的上海滩,
人不乏人物风流、才华出众者,
周炼霞的才与貌,
在当时的沪上都是一等一的。
只是随了时移世易,旧事多散落风中,
当时的韵事少有人提。
好在斯人诗画作品仍有传世,
亦有人在回忆文稿中提及
她当年的风神绰约、才思敏捷。
透过吉光片羽可隐约窥见女神的风采。
周炼霞
1908-2000
号称“炼师娘”
她是风华绝代的美艳女子
她生在江西,9岁移居上海,
14岁学画,17岁写词,
才情和姿色,震惊上海滩。
当时的诸多诗坛名家、
画界泰斗,以及各方名师大家,
都争相追捧她,推崇她,
她经常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
与当时张爱玲、潘柳黛等齐名,
一身惊世才华,被誉“金闺国士”。
其貌:绝代尤物 七十犹倾城
周炼霞的美貌尽人皆知,
与吴青霞、汪德祖、陆小曼
为上海四大美女。
周炼霞高贵优雅,吴青霞娟秀清丽,
汪德祖眉清目秀,陆小曼蕴籍风流。
著名掌故专家郑逸梅说她
“体态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
“本身就是一幅仕女图”。
上海名医卢施福曾为她摄影一帧:
年约二十一二岁,
布景为一窗口薄纱,
她隐身于纱后,微露半脸,
就连一向刻薄的陈巨来也不由赞叹其“美而艳”,
可谓“绝代尤物,令人魂销”。
陈巨来的“记螺川事”一文,
还录下了张大千与周炼霞的一段轶事。
抗战后,张大千借居李秋君府中,
周炼霞时常过访,
大千必停笔对坐于沙发上,与谈旧事。
某日,张大千便问周炼霞曾于某年十四五岁时,
身着淡绿短衫、粉红裙,什么耳环,
什么鞋袜,至某寺跪地求签,
得第几签,语什么什么,有否?
她大奇云有的,你怎么知道?
大千云:你把求得签交一小和尚换签纸,
这小和尚即我也。
周炼霞听闻大笑不已。
周炼霞天生丽质,
也从不疏于修饰自己——烫发、修指甲,
喜欢时装与香水。
喜欢时尚却不流俗,
她的装扮不是为了取悦观看者,
更是为了自己的喜悦。
她的绘画功底也成为装扮自己的一种手段,
据传她曾一袭旗袍、仪态万方地
出现在一个喜宴上,艳惊四座。
那旗袍素缎上的艳丽花卉,是她手绘的,独一无二。
她在《家庭的艺术》一文中说:
“一个女人应有文艺的爱好,这既是消遣,
又能陶冶性情,永葆年轻和美丽。”
这或许是她驻颜有术的秘诀吧。
网络上流传最广的是她四十岁时俯首的一帧小影,
一袭旗袍简洁合身,柳眉轻弯,朱唇含笑,美不可言。
其文:金闺国士 愧煞须眉
周炼霞17岁开始学诗,
师从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古微,
后又师从诗词名家蒋梅笙。
蒋门弟子众多,如徐悲鸿、白蕉等,
都是其中佼佼者,他们做诗填词,
相互唱和,风雅一时。
蒋梅笙还把周炼霞等六位女弟子的
诗词辑为《嘤友集》,正式出版。
周炼霞才思敏捷,
所见寻常事物都可入诗,
可引经据典,也可自成佳句。
由于周炼霞的一部分诗词是配画用的,
所以题材广泛,就连香烟、咸鸭蛋、风帽、粉镜,
种种信手拈来的家常玩意儿,
她都能入诗入词,且玲珑婉转、自然天成。
词学大师唐圭璋后来偶读其词作,
相见恨晚,
一再让友人将手头所有周炼霞的诗词抄寄予他。
一次,书画装裱大师刘定之做寿,
绘像征题。诗文大家冒鹤亭觉得难以下笔,
装裱只是匠人手艺,无典可用。
正在踌躇,周炼霞说道:
白描为之,何必拘泥于典故,即成七律一首:
瘦骨长髯入画中,行人都道是刘翁。
银毫并列排琼雪,宝轴双垂压玉虹。
补得天衣无缝迹,装成云锦有神工。
只今艺苑留真谱,先策君家第一功。
合座无不击节。
凡见过周炼霞和她的书画诗词的,
无不惊叹为“天人”。
解放后,上海成立中国画院,
民国文人耆宿丹青妙手尽入彀中,
一时人才济济,卧虎藏龙,狂人许效庳亦自感慨:
“画院数十人,论诗词,螺川第一,真愧煞须眉。”
同辈词人公认周炼霞为当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
将她比之为“今日之李易安”。
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
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
丁宁后约毋忘,星华滟滟生光;
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这首《庆清平》一出,
即被广为传诵,
著名的香雪园茶座特地请她书写后两句为联,
贴于园内。
但也正是这首词在文革中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首词被指为“但求黑暗,不要光明”。
周炼霞被殴打至伤,一只眼失明。
仅余一目的周炼霞不仅没有轻生,
反而请画家来楚生为自己刻了一枚章“一目了然”。
又请书画家高络园为篆”眇眇予怀“印,
选用屈原《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之句。
这种气度,的确可以“愧煞须眉” 了。
周炼霞生长于诗书人家,
却并未锁在深闺,而是早早走出闺阁,
卖画为生,周旋于沪上名流文士之间。
这样的历练使得她有着一般女子所没有的阔达胸襟,
所作诗词少有闺阁幽怨,
文思敏捷反而常能力压群雄,
令沪上才子“一时低首尽称臣”。
沪上小报常刊登其绯闻逸事,呼之为“炼师娘”,
报道难免有不实之词,周炼霞亦不以为忤,一笑置之。
其画:清丽雅正 蕴藉自得
周炼霞生于书香世家,家中多藏书画名品。
幼年时得父亲亲自传授,
很小便有了绘画基础。
12岁时她随全家移居上海,
14岁拜吴兴画家郑凝德为师学画。
经过几年潜心学习,天资聪颖的周炼霞画艺日见精进。
18岁便开始在海上鬻画,
担任王星记、怡春堂、九华堂等
著名笺扇庄的固定画师。
所画扇子,一金一柄,且买一送一,藉此扬名。
1926年10月2日《申报》
便有《女画家周炼霞赠画》一文载其事。
周炼霞的画以仕女花鸟为主,
既有迎合当时市民趣味的海派绘画特点,
又不失传统文人的笔墨意趣。
各种花草静物,设色明丽,艳而不俗,
且工笔雅正;仕女图,
画中女子眉眼神情生动明快,
仪态举止端庄娴静,画也恰如其人。
周炼霞的一生中,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与吴湖帆的一段情史。
吴湖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收藏家,
当时在上海画坛与张大千平分秋色。
经周炼霞的好友、诗文大家冒鹤亭的介绍,
两人相识,一见生情,后常有约会。
在两人亲密接触的那段时间,
周炼霞的画技大增,吴湖帆的词却没怎么长进,
反而是他有许多词作经过周的润色,
他的《佞宋词痕》里就一些是周代作的。
冒鹤亭背地里对人说,
在填词方面,吴作周的徒孙尚不够格。
1953年 吴湖帆 周炼霞合作 荷花鸳鸯 立轴
在这幅二人合作的《荷花鸳鸯》图轴中,
吴湖帆用他从恽南田画风转化而来的
吴装荷花点染出一片清凉绿荫,
遮蔽着夏日的如火骄阳。
而周炼霞则以其女性的柔情用
宋人工笔精绘出一对五彩鸳鸯,
在遮天的荷叶下相依相偎,怡然自得。
抑或周氏把她和吴自比一对鸳侣,
尽享着绿荫下的清凉世界。
吴湖帆用精楷长题自作词一首,
名为《五彩结同心》,更点明了吴周之间的一段情缘。
周炼霞与吴湖帆的关系,历来有多种传言,
诋毁者有之,嘲讽者有之,周炼霞都坦然对之。
陈巨来在《安持人物琐忆》
曾述及吴周二人婚外之私情,
颇有微词,
却也不得不佩服周炼霞在文革期间被要求交代“罪行”,
她死活只承认与吴湖帆一人有过关系,
并不胡乱攀扯旁人。
1945年作 玉骨冰肌 立轴
2000年,周炼霞逝于美国,享年92岁。
在男权社会里,
一个女性想要在艺术获得成功并得到认可,
需要天赋,需要机遇,更需要非凡的勇气与智慧。
周炼霞长成于民国初年的上海,
这个善造传奇的地方,加上她独有的天赋才华、
绝代姿容与大胆洒脱的个性,
终在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抹艳色。
一个风华绝代的尤物,
一个蜚声海外的诗画家。
被岁月的尘土掩盖得悄无声息,
上海再也不会有第二个炼师娘。
学画画 · 搞创作 · 爱收藏
就
来
艺术家传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