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家、搞创作、爱收藏,就来艺术家传播网
中国最大的美术人物平台 · 鉴藏·培训·茶道·文玩·家具
《时》162.1×130 油画 2009年
《The point》162×80cm 混合技法 2009年
李晓刚
1958年生,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考入日本国立大阪教育大学美术系绘画专业研究生部。现任日本国立大阪教育大学讲师,京都造型艺术大学讲师。1988年,油画《泸沽湖的传说》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展。1990年,蛋彩画《少女》获东京上野美术馆银奖。1992年赴意大利研修文艺复兴时期蛋彩画、湿壁画。2000年,由日本丹波市立美术馆主办“李晓刚蛋彩绘画展望展”。2001年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同年油画《石榴》获京都美术馆第七十七届白日会佳作奖;《人体》、《大地》被收入《中国古典人体油画集》。作品曾发表于《美术之窗》、《现代日本美术》、《中国艺术市场》、《领导者》等。
《芭蕾舞女演员——系列1》53×45cm 2004年
《芭蕾舞女演员——系列2》53×45cm 油画 2007年
艺术的修行者
早期的李晓刚,我将其称为“艺术的修行者”。仅因为他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苦心修行,从未间断,无论是对绘画技巧的学习还是对绘画思想探求。其实,早在20多年前,他就已经靠着一幅《湖畔》跻身全国美展,在中国这艺术土地上崭露头角。
然而,他却在人生的上升期,选择了潜心修行。东渡到大洋彼岸的日本,在那里学习了古典艺术与技术的专业知识,形成了其艺术创作的转折点。
之后,由于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尤其是维米尔和伦勃朗的推崇,他又只身来到意大利工房专门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蛋彩画修复技术,并细心临摹古代大师的作品。
《残照》162x130cm坦培拉·油画混合技法 2003年
李晓刚曾说:“油画写实是有这种传承性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油画是发源于西方。中国才一百多年的历史,还很短。所以我们要到自己的鼻祖那里去拜师。”
我不得不说,扎实的修复技术和丰富的临摹经验为李晓刚之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由于对坦培拉技术的熟练掌握,使得李晓刚可以轻松地表现出少女那吹弹可破的肌肤以及细腻淡雅的面容。
《潮》 162x130cm 油画 2015年
蛋彩画与油画不同,它可以画的很写实,通过多层色彩的叠加,更像是织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给人一种细而不腻的感觉。
另外,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他的画作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维米尔式的宁静与优美。
人物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说不出的和谐与完美。李晓刚之所以钟情于维米尔的画作,主要是因为他的画在精神上和其有共同之处。
他本身是一个较为内向的画家,不喜欢表现社会的锋芒,宁愿更多地表现一些静的东西,期望用最单纯的刻画,表达内心的思想与精神。
《潮退》162x130cm 坦培拉·油画混合技法 2005年
李晓刚更多地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便在于他的画作始终充满了让人不可忽视的神秘感,让人仿佛受到天堂的洗礼。这当然和他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研究密不可分。
尽管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认识,但是对于人物精神性的刻画仍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而这种精神性在李晓峰的笔下便幻化成了一种人生的思考。
《晨》62.6×72cm 坦培拉油画混合技法 2007年
《满潮》162.1×130.3cm 坦培拉·油画混合技法 2009年
生命的顿悟者
通过对自我的不断探索,李晓刚逐渐参透生命的含义,化身为生命的顿悟者。在他的画作中,可以窥见他对生命的理解。美丽的少女人体是他创作的主要题材,她们圣洁、妩媚、青春永驻。
然而在李晓刚的笔下,她们也往往透露出生命的痕迹,我们似乎可以通过她们完美高贵的面容预见她们老去的样子,其中暗含着生与死以及生命与存在的意义。
《夢》 162×97cm 油画 2012年
另外,随着李晓刚对于生命的理解逐渐加深,背景似乎成为其艺术创作的桎梏。他的画作越来越趋于单纯化,努力将背景抽离,甚至将衣着褪去,单纯地表现女人体,也许没有什么比女子光嫩的皮肤更能表现出生命本真的含义。
在《退潮》《时》等作品中,背景已极度简化,甚至抽离,仅剩下简单的帷布和墙壁。然而他所谓的“背景抽离”也并非是将其完全的抹去,而是强调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
表面上的空旷实则是另一种情感、精神的生成,这与中古代山水画的留白有同样效果,旨在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感,引起观者的怀疑与思考。
《女人体》 100x60cm 油画 2015年
两者同样来自中国古代道、禅阐释的生命的生成。世间的存在都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都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便是潜在中国人心中的人生观,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晓刚的艺术创作。
即使他学习的创作技巧是西方的,但是他表现的东西却是东方的。他巧妙地将西方写实与东方写意、将古典与浪漫、将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创作出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用西方技巧表现中国心境。
《青苹果》162.1×130 油画 2010年
尽管李晓刚的艺术是以写实为表现方式的,但其与照相技术是相区别的。写实中有写意的成分,写实也只不过是表现写意的一种手段。
他创作的芭蕾舞演员的肖像,不仅展现了年轻舞者身体的柔美更彰显了生命的活力。另外他创作的女人体,也丝毫没有观感的成分,完全是对于人体美的欣赏与推崇。这些都是照相技术无法获得的。
萌2009年
因此,我说李晓刚的艺术是一种纯粹化的艺术表达。没有刻意地标新立异,以吸引观者的眼球,而是运用最单纯的描绘表现艺术,追求自我。
相对于现今一些艺术作品,李晓刚的创作未免会显得过于平凡,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近李晓刚的艺术作品时,便知道他的平凡不过是以柔克刚,张弛有度的另一种表现。
他只是在过于追求新意的艺术创作中,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表达,以更加柔美的事物去打动欣赏者。李晓刚的艺术犹如潺潺的流水,虽平凡无奇却生生不息。
一个芭蕾舞演员的肖像2012年
《人体》130.3×97cm 坦培拉·油画混合技法 2010年
《息》162.1×130 坦培拉·油画混合技法 2000年
《退潮》162×112cm 油画 2006年
《悠》160×97cm 坦培拉·油画混合技法 2005年
月2000年
石榴2001年
升2000年
裸妇与狗2007年
蜃楼2006年
晨曦1999年
人体1996年
浮2005年
清水2006年
《翻绳》162.1×130.3cm 油画 2001年
《来自海的消息》145.5×112cm 坦培拉·油画混合技法 1998年
《井》2012年
视2007
《芭蕾舞演员之六》布面油画100×80cm2011年
《暇》蛋彩油画100×65cm2010年
芭蕾2009年
芭蕾 2010年
俄罗斯少女1996年
房间1997年
粉色上衣2005年
萌萌2006
少年2000年
风1993年
泸沽湖的传说1987年
山间1988年
《李晓刚对坦培拉混合技法的艺术研究》
新书全国发行
西方绘画材料与技法研究系列之
《李晓刚对坦培拉混合技法的艺术研究》
这是国内第一本坦培拉混合技法的书籍,
具有教材指导性和实用性,
填补了我国西方绘画体系教学的空白。
画家李晓刚将他30余年的研究成果著入此书,
内容涉及坦培拉、坦培拉混合技法、古典油画,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长按上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
点开阅读原文!艺术家商城更多精彩,让你更加艺术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