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家、搞创作、爱收藏,就来艺术家传播网
中国最大的美术人物平台 ·鉴藏·培训·茶道·文玩·家具
山水画的传承问题由来已久,广义上说,在中国绘画传统兴起之初的魏晋时代,作为有别于一般工匠技艺的传授的方式,魏晋士夫之间的书法和绘画的教习就已经产生。
早在魏晋时期,谢赫《古画品录》就已经记载了魏晋画家们的师承情况。到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就专门写就<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一节,详细的论述了魏晋和隋唐的绘画的传承问题,提出“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的著名观点,也提及学生“或自开户牖,或未及门墙,或青出于蓝,或冰寒于水”的成材现象。
但是山水画的教习却是张彦远的时代开创的,五代正式开始了山水画的师传,南北派都具备。如著名北派山水画家荆浩和关仝、南派山水董源和巨然都是师生。到了明清之际,吴门和松江诸杰的师承渊缘更为凸显,清初期《芥子园画谱》的刊行成为绘画学习普及性的代表。
自跨入到现代以来,虽然引进了西方、苏联的教学体系,但是传统山水画的教学仍然是笼罩在《芥子园画谱》的语境当中的。潘公凯先生和许钦松先生谈话的重点就是围绕“现今山水画应该如何教学?”这个问题展开。
许钦松与潘公凯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 潘公凯
潘公凯:父亲的经历告诉了我思考中国画生存发展问题的重要性
潘公凯先生是中国画大家,美术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潘天寿之子,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学者和画家,也是先后执掌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两所重要美术学府的美术教育家。在新时期以来的美术变革中,他提出过诸多重要的系统简洁,对美术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潘公凯曾说:“我之所以关心中国画的前途,是从对父亲的研究喝理解开始的,是他的经历告诉了我思考中国画生存发展问题的重要性。由此,我渐渐地接近了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大问题:中国的绘画艺术,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潘公凯在教学中
在潘公凯所著的《绿色绘画的略想》、《中西方传统绘画的不同土壤》、《传统作为体系》、《中西传统绘画的心理差异》、《中国画的潜力、播散期与中国画教学》中,潘公凯从地理历史条件以及艺术与可续、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剖析了中西绘画的不同取向,又论述了中国画系统作为一个立体深层结构的层次与内核;同时讨论了中西绘画分别倾向再现与表现的不同心理差异。
他对于中国画提出的“绿色绘画”论中,他认为,绘画是人类的精神生活方式,东西方绘画分属东西两大文化体系,两大体系代表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两大基本倾向,彼此在世界历史上的差异互补,构成认为文化的整体,证明了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
潘公凯《融》综合材料装置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著名艺术家 许钦松
许钦松:没有传统支撑的山水画创作如空中楼阁,水中倒影
国画大家许钦松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山水工作室和广州美术学院做教学,在教学中,许钦松先生近来一直思考着如何构建山水画的当代意味,在他看来,山水画创作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与精神,这种创新意识与精神是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前行力量。
许钦松在教学中
许钦松在教学中
“因为,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的创作面向当代的美术馆,展览馆,我们的创作面向的是当代人,所以,创作中一定要具备当代意识。
当然这种意识并不意味着漠视传统或者颠覆传统,相反,我认为当代山水画家一定需要具备相当的传统素养,因为立足传统,尊重传统是我们进行当代山水画创作安身立命之本。
没有传统支撑的山水画创作如空中楼阁,水中倒影,经不起推敲,更谈不上时间考验。而这种山水画创作的思想也贯穿于我整个教学活动中。”
许钦松为现代山水画重新提出了一个本质的问题:现代人与山水是什么关系?他深刻地知晓古代山水画是建立在士人阶层的道德追求上的。士人阶层的山水意义与他们的哲学冥想有直接的关联。随着士人阶层在现代的瓦解,独立的个人成为社会的主体。现代人对山水的理解与想象是许钦松创作的立足点,这与现代社会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现代人与山水之间的关系是许钦松思考的重心。
许钦松的“无人山水”“可望不可及”的世界,正是他对这对重要关系的强调。他从拒斥二者的关系出发来让每个现代人认识到人与山水这对物质义、文化义、历史义的重要关系,让现代社会的每一个独立的个人都可以进入这个问题,并且对山水展开文化的思考。
丰碑 许钦松 中国画 600x240cm 2011年
南粤春晓 许钦松 中国画 500x250cm 2008年
大岳涌云 许钦松 中国画 239×600cm 2016年
长江揽胜 许钦松 中国画 470x670cm 2016
许钦松
1952年生,广东澄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之星”荣誉称号。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画学会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广东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并担任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艺术顾问,“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总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