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感悟
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
——冯骥才
【编者按】由于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个人阅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创作等活动,作为当代文化名家,冯骥才将所有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文学创作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对家乡的眷恋和呵护更加彰显了他的赤子情怀,也是大爱情怀的展现。
《国家荣誉感》
音频|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生经典诵读(刘璇朗读)
一个大问题一直盘踞在我脑袋里:
世界杯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除去足球本身的魅力之外,还有什么超乎其上而更伟大的东西?
近来观看世界杯,忽然从中得到了答案:是由于一种无上崇高的精神情感——国家荣誉感!
地球上的人都会有国家的概念,但未必时时都有国家的感情。往往人到异国,思念家乡,心怀故国,这国家概念就变得有血有肉,爱国之情来得非常具体。而现代社会,科技昌达,信息快捷,事事上网,世界真是太小太小,国家的界限似乎也不那么清晰了。再说足球正在快速世界化,平日里各国球员频繁转会,往来随意,致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联赛都具有国际的因素。球员们不论国籍,只效力于自己的俱乐部,他们比赛时的激情中完全没有爱国主义的因子。
然而,到了世界杯大赛,天下大变。各国球员都回国效力,穿上与光荣的国旗同样色彩的服装。在每一场比赛前,还高唱国歌以宣誓对自己祖国的挚爱与忠诚。一种血缘情感开始在全身的血管里燃烧起来,而且立刻热血沸腾。
文/冯骥才
冯骥才的散文,有浓厚的小说家或画家气息,他那些怀人忆事的作品,小说家的艺术才能要显得更鲜明更突出一些;而那些以写景观、写感受为主的作品,画家的灵气则要更浓厚更强烈一些,显得有姿有态,活喷喷地时有诗的境界呈现。冯骥才的一些怀人忆事的散文,是可以当作小说来读的。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1961年,毕业于塘沽第一中学。196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画作和美术评论文章。1974年,与李定兴合著长篇小说《义和拳》。1979年,发表小说《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1980年,凭借《雕花烟斗》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年,发表散文《挑山工》。1982年,任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发表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人物评价
冯骥才从精神上更像是个孩子,他懂得尊重别人,这正是他的魅力 。
——中国作家王蒙
▎2021播音艺考稿件文本合集
▎特别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一个只做艺考稿件分享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