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人,纸本素描, 38.5×26.8cm,1954年
深入张郭庄生活,纸本速写,18.5×25.5cm,1954年
林阿云,纸本素描 , 42.5×27.5cm,1972年
民工, 纸本素描, 39.4×27.5cm,1973年
农民,纸本素描,39.4×27cm,1973年
青年农民,纸本素描,24.4×19.7cm,1939年
改造二流子(构思草图),纸本速写,19×27cm,1943年
把一切献给党,纸本素描,47×37cm,1954年
劝父入社,纸本素描,58.8×77cm,1954年
血衣,纸本素描,192×345cm,1959年国家博物馆藏
血衣局部
巩县老汉,纸本素描,54×38.8cm,1973年
《血衣》初期草图(第一稿)
《血衣》初期草图(第二稿)
《血衣》定稿草图
此次拍的《血衣》草图、素描共65幅,可以分为整体构思性草图(9幅)、局部形象构思性草图(24幅)以及创作性习作(32幅)。其中除个别草图和习作曾在有关出版物发表外,其他均未曾公开。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一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二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三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四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五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六
为了准备《血衣》的创作,王式廓有机会就下乡,参加土改工作队,访贫问苦,给农民画肖像,积累人物素材。王荻地夫妇还回忆:“他千方百计收集地主的大褂、地契、要饭小竹篮、破烂衣衫,还专门向中国革命博物馆借了红缨枪,都搁在画室角落里为《血衣》做实物模型。”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由村人。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早年学习美术,1930年入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开始学习西画,并关心革命。“九一八”事变后,担任爱美中学南下请愿团二大队队长,赴南京参加全国学生的联合示威游行,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研究部主任、中央美院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职。
《血衣》中,无论是双目失明的母亲,持血衣控诉的妇女,持字据的老汉,残废者或是青年民兵等等,每一形象,画家都进行了真实的描绘,都鲜明地洋溢着作者对主人公的深厚同情和热爱,对于这些受侮辱,受损害的善良农民的悲惨遭遇的不平。
这些素描人物都是王式廓为创作《血衣》的手稿,这些都是真实的人物形象,从人物取材,到人物表情、内心、细节的刻画,都极力要求自己做到完美。
他甚至为画《血衣》里一个拿地契的老农形象,义无反顾的跑去河南,一段时间后真的找到了让他满足的老农形象。
画家从现实主义出发,用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犷的线条,对人物细节的虚实处理达到了画面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统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心世界浑然一体。
后来总结《血衣》的创作,他曾经回忆:“我心中憋了好长时间,不知该怎么表达这种历史性的冲突,概括一个历史时期。”他把这个关键情节的缺失,比作找不到开启主题思想之门的“钥匙”。
一年后,王式廓终于找到了这把“钥匙”:书中画着一个妇女,正用血衣控诉地主的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