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 精 彩 的 美 术 类 公 众 号 ///
今日是国美复试的第一天
图像与媒体艺术类色彩考题公布
从常规的色彩静物变成了场景色彩
考题素材来自电影《雪莉:现实的愿景》
看到考题会有一部分同学感到诧异
这样的考题到底寓意着什么?
考题其实改编自一位大师的画作
而这位大师就是
爱德华霍普
他最出名的作品《夜鹰》
灵感来源于战争
结合当今世界格局
你就会发现这次考题的高度
本来彩色的世界因为战争变成黑白
而同学们要做的则是再次上色成暖色调
寓意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生机
《夜鹰 》 Nighthawks
当我们了解了出题的目的之后
再来回顾考题要求
把所示图片画成暖色调
这里小志有两张图给同学们参考一下
上色的着重点是阳光
对比上下两张照片我们会发现
下图给人的感觉更偏向于暖色调
场景中所有的人物道具都身处阳光下
各种颜色也都是暖黄色调
这样处理之后的作品就非常符合题意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电影和绘画
揭露《雪莉:现实的愿景》与爱德华霍普
电影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有人说这是一部经典的创世之作
也有人说完全看不懂,没有内容
而小志看完之后愿意称其为
人生必看的电影之一
这个电影你不要看字幕,也不要去懂她的意思,好好去享受它的画面带来的冲击,舒适,让你的眼睛也饱餐一顿。
“雪莉·现实的愿景” 这个….真的是电影吗?这个电影每一帧都是艺术啊,画面如画~绝了!!!视觉盛宴啊,我就想知道,对于提高审美这一块,这个电影还有什么是不能学到的???“色彩搭配、光影、画面、构图、色调等等。——微博用户:Da_黑Zi
“那些我难以启齿的,不做声响的暗自消化的各种情绪才是我真正的生活。”——微博用户:摄影师清川-
“有一种美叫做油画式电影,内心的呢喃,配合油画的质感,简直美极了。”——微博用户:大米有文化
都市疏离淡漠的人际关系,孤寂的生活!但是窗外远处的风景和灿白的光,昭示着生活还没那么灰暗,不是吗!电影全场景还原了爱德华霍普的作品,置景和打光真的是蛮厉害了!——微博用户:青木子Molly
看完电影的介绍你一定蠢蠢欲动
先别急,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位传奇画家
爱德华霍普
Edward Hopper
1882年7月22日-1967年5月15日,美国绘画大师,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闻名。属于都会写实画风的推广者,他的门生日后几乎都成为了美国重要画家,并被评论家称为垃圾桶画派。
这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
就是改编自他的系列画作
他的13幅绝世名画
构成了美国社会历史的现实风景
爱德华出生在纽约州的奈亚镇,并在纽约市学习商业艺术与绘画,他最重要的老师,也是对他画风影响最大的人是罗伯特·亨利(Robert Henri),罗伯特经常要求学生要将他们的创作「引起世界的骚动」,罗伯本生也是属于都会写实画风的推广者.
天性谦良的他,却常常受到同学们欺辱,这可能是他在少年时期便逐渐与人群疏离,转而追求独处的诱因之一。而这也令他在喧嚣之外注意到同时期孩童所难以察觉到的景物。回忆这一时期,他写道:“当我在孩童时期,我就感觉照射在房屋上面部分的光与照在低一点地方的光是不同的,当我看到上面部分的光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愉悦。”
进入大学后,彼时的印象派轰轰烈烈,霍普的老师们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但他们却从不干涉霍普的艺术风格,而鼓励他尝试新的语言。年轻的霍普在学校中学习了六年,接受了严谨而全面的艺术教育,然而他却依旧与孩童时期一样,关注那些不为人所留意的细节。比如说空房子,他对空房子的迷恋贯穿了他一生:“我一直被空房子所吸引,我经常与朋友讨论,那些没有人在意与关注的空房子看起来像什么。”
1925年,他画出了《铁道旁的房屋》House by the Railroad这幅作品,日后这幅画成为了美国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爱德华一系列荒凉都会画作的开始。爱德华的画风也逐渐显露,包括有锐利的线调和大幅的块面;诡异的灯光(非正常的日光、多为人造灯光;如日光灯)也是特点之一。爱德华企图在平凡的主题场景,如加油站、汽车旅馆或一条街上,添加寂静的情感。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艺术家敏锐的察觉到笼罩在美国的愁云惨雾,普通人终于直面战争的茫然与无措。与血腥、暴力的二战背景相反,《夜鹰》丝毫没有一点点战争、暴力的影子,就像是硬币的反面。这幅画作中有几位孤独的顾客坐在某个城中24小时营业的餐馆里,餐馆中日光灯非常明亮,外头的街道上有大块透明玻璃窗所投出来的光影,上方阴暗,看得出来是午夜的气氛,画作中央背对观众的顾客,坐在吧台前的圆凳上。
这似乎是他对于战争的另一种理解,霍普选择了一个很常见的场景入画“咖啡馆”,里面的三位顾客互无交流,各自独坐,唯一的侍应生抬起头来,但却似乎在看着窗外,看似处于同一个空间,但每个人都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中。一如当时的评论家的评价:“三角形的天花板,尖锐又明亮,像一把利刃悬在他们头顶之上。你是不见踪影的观察者,在重重阴影之中,隐藏着一双秘密的眼睛。”
《夜鹰 》 Nighthawks“当我没心情画画的时候我会在电影院待上一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霍普喜欢电影,电影给予他绘画的灵感。而他的绘画也同样影响了很多的艺术家、摄影师和导演。
正是因为霍普对电影的喜爱,才有了《雪莉:现实的愿景》这样一部优秀电影的诞生,从虚构的主角雪莉的女性视角,解读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历史,而他独特的画风成就了这一切。
看到这里你应该就明白了
国美改题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尝试
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令人思考
最后送给大家霍普先生的名言:
“If you could say it in words,
there would be no reason to pai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