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能改变端腔吗?
如果你的“端腔”是“一秒”端起来的,那么反过来说,你完全可以尝试“一秒”放下去。
很多时候,“端腔”或许就是“一秒”端起来的。平时说话一般不会端腔,拿起稿件的一瞬间,打开话筒的一瞬间,“范儿”就不自觉的拿起来了。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来调整心理状态,加上一些辅助技巧来快速改变端腔。
把“看稿”当成“看书”
我们在看书、看报纸杂志的时候,意思的“抱团”、句子的逻辑、文章的目的,这些都是“自动化”完成的。
但是,如果让我们朗读报纸,我们可能就会突然变得“语意不清、逻辑混乱、漫无目的”。
“看书”时我们有理解能力,而“念书”时却突然失去了理解能力,这就是一个矛盾,原因就是“念书”时,我们的思维没有跟随稿件运动。
因此,在“备稿”、“看稿”时,我们要尽量忘掉这是要播的“稿件”,把“看稿”当成“看书”。这样一来,我们立刻又能恢复非凡的理解能力,有利于我们专注于稿件的“内容”,充分调动思维。
小声快速的读稿
在看书“默读”的基础上,可以小声的、快速的朗读,在这种状态下,有利于保持“看书”时的思维运动状态,停连、重音都会基于你对稿件“理解”而自然的呈现出来,从而避免了一开口就习惯性地进入“拿腔拿调”的状态。
然后,我们可以尝试把这种“思维跟随稿件中的每一句话运动”的状态延续到播音实践中。
忘稿
即使在充分备稿的情况下,开口播音时,也要尽量保持像刚拿到稿子,“第一遍读”一样的心理状态,这样有助于保持一种“新鲜感”和“求知欲”,让思维始终参与到播音中。
无准备的说话
考试写作文时,或许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时间比较充裕时,我们会尝试把每个字尽量写得工整好看。而当我们发现时间不够时,往往就没工夫顾及字写得好不好看了。
这就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播音时,我们也要尽量让自己没工夫“想太多”与“说意思”无关的东西。
可以尝试,适当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开口说话前处于一种“无准备的状态”,一种“下意识”的说话状态,这种状态往往是直奔“目的”去的,是有助于快速改变端腔的。
说话,多大点事
不要把播音弄得太高深、太复杂,什么吐字发声、内三外四,在学习时,我们可以按部就班系统的一个一个知识点去练习、掌握。
播音时,我们要统统地跟它们(理论)说再见,全部忘掉,扔进垃圾堆,因为在你播音时,那些理论、技巧只会给你的播音增加负担,会成为你流露“真情”的障碍。
生活中很少有人会端腔说话?因为我们不会去想“这句话我该怎么说”、“哪个字重音、哪个地方停顿”。我们只会想“我要说什么”、“我要表达的意思、态度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说?”。
播音前,可以暗示自己,播音,不就是说话嘛,多大点事。从认知上,尝试丢掉包袱,轻装上阵。
“我说”是因为“我想说”,明确了目的,有了说话的冲动,就能化繁为简,摆脱很多形式上的束缚。
本文来源于播音缘(ID:boyin8)
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粉丝群聊
/添加客服微信号:byzc2003 →备注“入群”
设置星标
/点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设置星标
《朗读者》第三季2个月没更新,董卿出镜率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