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医学院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介绍,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与培养计划

1. 同济医学生培养总目标

依据《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贯彻“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培养理念,坚持“本研贯通,追求卓越”的原则,培养适应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要,有崇高理想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以“健康中国建设”为己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栋梁和具备“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综合素养的医学精英。

2.医学各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

秉承“精诚济世,明道致远”办学理念和“精英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全面实施“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以转化医学为特色,注重国际化培养,实行全程导师制,依据“坚持标准、分段要求”的原则,实现“拔尖卓越临床医师”的培养目标。2019年临床医学专业纳入国家第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宽厚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底蕴;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临床问题并开展高质量基础、临床或医工交叉研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始终保持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未来可成长为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引领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和临床医师科学家。

学制、毕业条件与学位

本专业以“医学试验班”大类招生,本科阶段学制5年。第1学年进入新生院,完成通识教育课和大类基础课的学习;第1学年末根据学生志愿及学院/专业分流标准择优选拔进入医学院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路径,第2-4学年完成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开展早期临床、早期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第4学年末进行本博贯通培养资格审核;第5学年进行临床通科实习。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军事训练考核合格,满足同济大学外语水平及体育达标要求,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准予毕业,可获得毕业证书;符合《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与学位授予规定》的,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本科毕业后培养方向

本科阶段第4学年末已通过本博贯通培养资格审核、第5年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者,可于第6年进入博士培养阶段,按照当届博士培养方案执行。

就业前景

同济招生

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

毕业后可进入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通过规范的临床医师职业培训打下坚实的临床工作能力,同时具备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在三级医院或医疗中心从事高水平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成为未来引领我国乃至全球医学发展的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医学领军人才;或者进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从事医学、医学相关、医工交叉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医学教育。中德实验班学生可在对德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医疗服务中发挥特长优势。

杰出校友

同济招生

裘法祖

1932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预科;1936年在同济大学医学医前期结业后,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1939年以一等最优秀成绩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外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载,开启器官移植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

吴孟超

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李桓英

194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1年入选“3个100杰出人物”。2021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南登崑

1946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新生院,后入医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顾问、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

侯云德

1948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58年留学苏联,1962年归国后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三届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吴文源

1941年1月生,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顾问、上海市医学会理事,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终身教授。

咨询联系方式

”网址:https://med.tongji.edu.cn

电话:021-51030161

医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

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

护理学生早期临床实践

康复学生赴台湾进行早期临床实践

医学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实习

医学生在德国菲利普玛堡大学交流学习

医学院

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同济招生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也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医学院整体迁出至武汉,但同济人医学情结至深,历经百年沧桑后,同济大学在新世纪之初重建医学。2000年4月,同济大学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恢复设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

经过快速发展,临床医学专业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排名进入B+,并被列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医学学科的整体水平已跻身全国医学院校前10%。2022年进入教育部直属优质医学院校名单(共18所院校入选)。同济大学医科连续3年位居QS全球医学排名301-350位,稳居中国大陆第12位。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各学科优势显著:生物医学工程A,药学A,临床医学A-,基础医学A-,护理学B+。2022年临床医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5个医学相关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世界前沿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康复物理治疗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专业等级A+。

医学院分布在四平路、沪北、沪西三个校区,有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筹)、全科医学院(筹)、康复医学院(筹)、药学院(筹)、公共卫生学院(筹)、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十院临床医学院、同济临床医学院、东方临床医学院、肺科临床医学院、一妇婴临床医学院、附属杨浦医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附属皮肤病医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附属天佑医院(筹)、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附属康复医院(筹)、附属脑科医院(筹)以及20余家教学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基地,临床教学资源丰富,附属医院总床位数12 000余张。医学院拥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消化内科、产科、职业病科、呼吸科、中医科、急诊医学、临床护理专业和血液科),和一批上海市重点学(专)科和临床医学中心。

为探寻同济医科的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同济大学结合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未来趋势以及国家需求,将医科发展重点集中于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干细胞”“肿瘤”“脑与脊髓”“心脏”等几大领域。2010年成立“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在各家附属医院布局并成立转化医学中心,聚焦四大方向。在建校110周年之际,基于附属医院的特色医疗资源,分别着力建设干细胞、脑与脊髓、心血管疾病、肿瘤生物治疗等四大研究中心,采用灵活的双聘机制,深化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合作。随着这一战略的深入实施,同济大学在干细胞及转化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丰硕。同济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现已成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院以引进和培养一流人才为中心,现有教师系列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共495名(含临床医学院及附属医院)。2001-2021年间,医学院产生或引进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共132人次,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得者共百余人次。拥有中科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973”和“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2名,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12名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四青”人才42名。建有以课题组长(PI)为核心的新型学术管理体制,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干细胞/再生医学”领域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多项资助。建有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教育部心律失常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干细胞与重大疾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干细胞转化资源库、科技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催化医学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及一批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中心等科技平台。形成了活跃、严谨、浓厚的学术氛围,近五年来累计获批纵向科研项目合计1324项(国家级项目占比87%)、科研经费合计9.3亿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项目9项、国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5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普及一等奖等近21项。累计发表SCI论文4246篇, 20分以上文章26篇。

医学院目前拥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48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300名左右,非全日制学位博100余名。医学院目前有全日制博士、硕士在读研究生约2600余名,非全日制学位博470余名。

医学院现每年招收本科生250名左右,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本博贯通培养30名(医学大类招生)、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120名(单独招生)、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15名(二次招生)、基础医学专业(国豪精英班)15名,康复物理治疗专业30名和护理学专业20名、MBBS全英文留学生班20名。目前,医学院在校本科生约1000名左右。

为了更好地发扬医学院中德交流的历史传承、深化及拓展国际化医学教育内涵,2021年起开设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打造中德合作、本研序贯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依托东方医院成立同济东方中德医学院。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每年招收15名学生,在新生入学后从各大类实验班中择优遴选。研究生阶段,按不同培养途径,可授予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或医学博士学位。

医学院秉承“精诚济世,明道致远”的办学理念,建立了以“5+3”卓越医师培养为主体、以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本博衔接培养为突破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行结果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培养未来可发展成为具备“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综合素养和能力,能够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引领学科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的拔尖卓越医学人才。学院依托创新基地,通过创新创业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等培养医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医学院学子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银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等奖项。

医学院紧扣国家“双一流”的战略决策,积极与国际一流医学院合作,持续探索建设国际医学院管理、医学教育与研究体系。目前学院已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士等国的知名医学院开展了广泛合作,引进优质师资与课程,搭建合作培养、学生交换、教师互访任教、转化医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平台。每年约30%的学生有机会赴海外合作学校进行为期1周~3个月的交换实习或临床轮转;毕业生可以申请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赴合作学校攻读学位,或赴国外医院接受包括住院医师培养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深造。学院常年邀请外籍教授来我院参加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学术交流。国际化已成为同济大学医学院的重要办学特色之一。

医学院率先在国内启动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国际认证(ACGME-I),成为国内首家对标国际参与ACGME-I项目评估的高校。2019年8月12日,康复物理治疗专业以最高认证等级(五年认证期资格)正式通过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的国际教育认证,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取得该项荣誉并获得最高期限认证的院校。

2021年1月21日,新希望集团向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用于设立同济大学脑科医学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同济大学中德脑科学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中心。近年来,同济医学获得捐赠基金累计签约金额约3.5亿元人民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推动同济医科加快向国际一流水准迈进,实现同济医科的复兴。

2020年,校党委在复兴同济医科的道路上做出重大布局,将同济大学沪西校区400余亩土地划归医学发展使用,促进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在产学研、医教研融合创新发展。2021年,学校投入近3亿,改造修缮科研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及生活体育设施空间2万余平方米,未来,将沪西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医学教育培训的高地,医学科学创新的高地,医工交叉创新高地,区域融合产学研转化高地。同时,与市区两级政府深入合作,打造“一核、一城、一岸”,即以同济大学医学院为辐射源,打造生命健康策源核,成为国内一流的环同济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并同步带动建设TOP智创城、苏河生命水岸,初步形成超百亿级环同济医学园区经济圈。

同医人将始终怀揣着“梦自医始”的美好憧憬,秉承“精诚济世、明道致远”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发,为健康上海、健康中国作出新贡献。

官网发布缓存图:同济招生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IwNjM5Mw==&mid=2651535558&idx=1&sn=2d17b5bd3250eda14f27b247f5ed6a7a&chksm=8bc36850bcb4e146b20a5e14281f056a438471ed8c4fd0e151e834a9f51f9fdb4f1f71929424#rd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上海本科院校-同济大学-招生专业-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