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1. 专业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始建于1943年,作为我国船海工程高等教育策源地,历次学科评估均位列全国第一或A+,2016年获批国防科工局国防特色学科,2017年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连续七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蝉联第一。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创造出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优势学术方向,享有极高的国际学术声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秉承上海交通大学培养“第一等人才”优良传统,以“育人”为其首要任务,顺应时代要求,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80余年的办学历史上,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海上交通运输、海洋权益维护等领域培养了 我国首艘万吨轮总设计师、首艘核潜艇总设计师、首艘航空母舰总设计师、首艘超深水钻井平台总设计师、首艘超深水载人深潜器总设计师、首艘大型邮轮总设计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精英和行业领军人才,被誉为“大国重器”总师摇篮。
2. 师资队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围绕国家战略发展,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不仅有一批学养深厚、治学严谨的名师,更有众多出类拔萃、富于开拓创新的中青年学术领军人才和充满活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始终活跃在学科前沿,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452人,其中专任教师263人、教辅队伍74人;正高级职务82人,副高级职务151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讲席教授和特聘教授13名、国家级人才计划45人次;大批教授在ITTC、ISSC等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任职。
3. 科研与实践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拥有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新船舶与工业软件协同创新中心、深海重载作业集成攻关大平台、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基地。同时,积极与地方政府和重点骨干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建立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日照海洋智能装备研究院、极地深海技术研究院、中国核动力船舶与海洋装备研究院等。
本专业建有全球规模最大、功能齐全、世界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重大试验设施群体。自主建成了我国首座、世界最深的海洋深水试验池,为国家重大装备研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拥有国内最宽最深的多功能船模拖曳水池、海洋工程水池、风洞循环水槽、空泡水筒、水下工程水池、内波水槽、水声水池、结构力学实验室、动力装置自动化工程实验室、船舶操纵性实验室等大型研究设施,构筑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公共平台,是国际上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综合试验能力最强的研究机构之一。学科科研成果丰硕,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百余项。主持完成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学科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牵头组建中国—澳大利亚近海风能波浪能联合研究中心;与挪威科技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海外高校成立联合研究中心;自主创办的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办刊指标跃居海洋工程领域全球第一。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船舶与海洋工程(强基计划)将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船舶与海洋工程系1949届校友黄旭华学长命名——“旭华班”,旨在发扬黄旭华科学精神,培养服务海洋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安全维护保障等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方向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厚植专业基础、强化交叉融合、科教协同创新”为理念,面向海洋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安全维护保障等对国家战略紧缺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实施“数理基础-工程能力-科学思维”的一体化专业教育,培养具备家国情怀深厚、数理基础扎实、协作能力突出、创新思维活跃和国际视野开阔的多学科交叉型拔尖创新人才。
主要体现在:
(1) 具备用扎实的数理基础、严密的科学思维、建模分析能力和工程学知识,进行研发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全面而扎实的专业培养和教育,使学生具备在全球社会、经济、环境的范畴中规划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意识;
(3) 具备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综合运用力学、控制等理论和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4) 具备终身学习、主动适应学科发展和拥有其他学科领域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作为现代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引领者,长期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相关产业、学术界和政府职能部门服务;
(5)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领导能力;
(6) 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2. 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办法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计划内学生应具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成长为未来科技领袖的远大志向。因此,强基计划学生应该具有热爱科学技术的激情、扎实的数理和专业基础、人文情怀和创新思维,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展现出良好的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潜质。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强基计划将按照规定实行阶段性考核和分流机制。
3. 本博衔接的办法
为加强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本专业打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学生在大二或大三确定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并选择科研导师,在大三结束后可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开展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
在课程体系上,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贯通培养,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对高年级强基计划本科生开放,学生可提前选修研究生阶段的课程。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本科阶段:学生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且通过答辩,完成学校规定的其它毕业要求,按照《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授予本科学士学位的规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博士阶段:经选拔通过的学生可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学生在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业,修满博士阶段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按照《上海交通大学关于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可申请授予博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及特色
采取本博衔接培养模式。符合我校当年度免试攻读研究生要求且落实直博去向的学生,可于本校直博。本科阶段依托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强大的科研和教学平台,夯实学生基础,为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厚植专业基础:针对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单独编班,配备高水平的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针对强基计划学生,开设数学、物理和力学等荣誉课程,夯实学生的数理基础。
强化交叉融合:结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发挥船海工程A+学科的优势,注重与人工智能、能源动力、信息通讯、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开设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导论、水下机器人、智能船舶等课程,并有“智能无人系统”、“智慧海洋技术”和“海防智能建设”等交叉专业特色方向课程。
科教协同创新: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基地为强基计划学生提供参与项目研究的机会。实施“课程设计入门—创新训练体验—学科竞赛锤炼—博士研究深化” 本博递进式科研能力培养提升计划,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师引领成长:发扬黄旭华科学精神,贯彻学校“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开展多元活动,引导学生用行动践行对祖国的承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推行导师制,由学校老师、行业导师、思政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指导,借助学生创新中心发布科研项目、开设创新合作课程。激励学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与祖国同向同行,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和民族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课程体系构成
强基计划以夯实数理化与学科基础、强化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以一流课程培养一流人才,实现知识与能力纵深方向的进阶式培养。具体设置课程如下:
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课程由三部分组成,即公共课程、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实践。公共课程含思想政治类课程、英语、体育等;通识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修养模块课程及工程科学与技术课程。增设专业类新生研讨课,培养学术志趣。
2.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注重学生掌握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科学基础,包括数学分析、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数理方法、概率统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理论力学等课程。部分课程采用荣誉课程。
3.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的必修课程,分为设计制造、流体性能、结构安全、绿色动力、智能控制等课程模块,同时,强基计划开设“智能无人系统”、“智慧海洋技术”和“海防智能建设”等交叉专业特色方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专业兴趣。
4. 实践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课程
实践教育课程由实验课程、各类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组成。个性化教育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创活动,要求学生完成本科生研究计划(PRP)或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另外除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个课程模块要求学分之外的所有课程学分均可计入。
六、本培养方案解释权属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https://admissions.sjtu.edu.cn/web/jdzsb/3810134-3810000003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