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专业巡礼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一流专业巡礼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合肥学院共有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文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01

专业背景

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于2000年,并于同年招生,多年来借鉴德国应用型大学办学经验,与德国合作办学,先后获批为: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等,如图1所示。

本专业立足“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适应安徽“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三重一创”建设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嵌入式系统人才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师。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图1专业发展历史

02

师资情况

本专业拥有专业教师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8人(含国外博士2人),“双能型”教师15人,占71.4%。另外,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聘请5位企业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已形成了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教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强化师德示范作用。获校级“师德建设先进个人”3人,“三育人先进个人”5人。

三年来安排8名教师赴德国参加模块化教学改革专项培训,选派6名教师赴德、美、英、爱尔兰开展为期一年的学术进修,抽调10余名中青年教师到IT企业挂职锻炼。有效增强师资力量,提升了教学质量。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表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情况表

03

教学改革

本专业立足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围绕安徽省信息技术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

(1)借鉴德国经验,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依据认证标准和《国标》,从产业需求出发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围绕课程建设、教学过程、考核等进行全方位改革:增加10周认知实习学期,构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实践教学和真实项目融合,实行“N+2”过程考核等。该教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图2 模块化教学体系改革路线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图3 以能力为导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校企深度合作,形成“全过程、一体化”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四创电子、科大讯飞等本地知名企业,依托合肥市制造业车间智能物流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产学研平台,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将产学研合作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学设计、质量监控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全过程、一体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每年到合作企业实习实训学生约占80%、就业学生约占37.5%。该教改成果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3)“以学为中心”改革教学过程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引入1学分=28学时“学习负荷”(课内教学+自主学习)。课内教学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夯实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以学生“自我导向”和“自获资源”为目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学生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学科竞赛参与率连续多年达85%;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大批学生进入行业领军企业就业。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图4 过程教学构建实例

(4)依托卓越IT工程师俱乐部,开展多层次的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根据学生年级、兴趣和特点,设立递进式三层次科技创新创业平台。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重要学科竞赛奖项262项,其中:国际级9项、国家级46项。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图5多层次一体化的卓越IT工程师俱乐部

(5)对接高层次国际合作平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通过共建安徽省先进制造业促进中心和工业4.0产业化学院,推动我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同时,对接国际标准培养本专业在工业信息化领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跨学科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图6 安徽省先进制造业促进中心和工业4.0产业化学院

04

课程设置

(4)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按照企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认知规律和知识体系等精心设计了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课程体系体现了“重基础、精方向、强工程”的专业教学思路,课程设置上紧跟新技术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和企事业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素能要求,不同类别的课程设置符合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图7 计科专业课程设置

05

特色优势

(1)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基于模块化理念,面向能力培养重构课程体系;引入认知实习学期,实现学生对社会、专业和自我的认知;将教学融入真实场景,实现实践教学和真实项目的融合;基于“学习负荷”理念,合理“增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推行过程考核,变末端终结性考试为过程监控。

(2)形成“全过程、一体化”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科大讯飞等知名IT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将产学研合作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学设计、质量监控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全过程、一体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3)建成“多层次、个性化”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

根据学生年级层次、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建立“多层次、个性化”的卓越IT工程师俱乐部,开展第二课堂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

06

就业情况

2018年度计科专业就业率达97.20%,2019年度计科专业就业率达98.95%,2020年度计科专业就业率达95.60%。本专业约有95%以上的同学选择在企业中工作,其中约3%的学生于国企就业,且发展前景相对广阔,计科专业与企业共建联合人才培养就业基地21家,多名学生于就业基地就业并取得一定成果,就业基地就业学生比例达30%。其次毕业生省内就业占主导,约75%的学生在省内就业,且专业对口率较高,约有95%以上的学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实际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较高,尤其是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给予充分肯定,工作中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在校所学专业与工作基本对口,在校所学实践技能也对工作内容起到过渡作用,充分肯定了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针,但同时也提出希望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表2计科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1)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IT企业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应用系统集成工程师等工作。本专业优秀学生可前往德国、英国、爱尔兰、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学位。往届毕业生深造院校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安徽大学、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等。

(2)毕业生就业单位 (部分):

阿里巴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乐堂动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国通亿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电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合肥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云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

07

专业荣誉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在专业技术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62项,其中:国际级9项、国家级46项。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图8 计科专业部分获奖证书

END

合肥学院新媒体团队

微信公众号|HFXY1980

QQ公众号|HFXY1980

信息来源|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

封面来源|陈晨

编辑|王璇

审核|陈菊瑞

投稿邮箱|hfxywx@hfuu.edu.cn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安徽本科院校-合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合肥学院招生办公室-一流专业巡礼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