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陈彩娴
7月8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召开。当天下午,科学前沿发展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邀请到了三位中国顶尖高校的校长围绕人工智能教育进行对话,他们分别是:
包信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宁生: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忠钦: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下,AI科技评论作了不改原意的整理:
1
高校在人工智能时代扮演什么角色?
主持人:非常高兴我们请到三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我们给他们提几道题目。现在社会人工智能非常热门,人工智能创新结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结构?在这个结构中,高等学校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今天学校在这方面的努力方向是什么?请三位校长跟大家分享一下。
许宁生:大家好。总的来说,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有不少学校早就开展了 AI 人才培养,比如我们复旦大学在2017年就做了一些安排。
人工智能创新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快速发展的结构,而且不那么容易预判。我们必须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其动态发展结构的特点,它跟其他学科不太一样,既有纵向也有横向的发展,需求也分急需的、长远的,也有中期的目标要求。这是一个大家公认的、非常有潜力的重要领域。
另外,它不是单纯由计算机组成的领域,而是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许多人才,像复旦大学等综合大学都需要培养各种人才。从纵向、横向的角度来讲,大学都要有很多担当。
中国的优势是政府有规划。大家上网就可以看到很多(政府出台的许多)规划,比如人才培养要跟世界的发展结合,要跟前沿发展结合,也要跟规划结合。
林忠钦:说一下人才结构。我自己认为,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有这么一个情况:在大学主要分为技术研究、应用场景研究与基础研究三类。基础研究目前主要是跟应用数学相关,技术研究包括计算机和一些数学方法等等,应用场景则涉及到更多领域。
从我的角度来讲,我可能更关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这个也更值得关注。有一定的难度,也有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在工业领域,我们国家如果要快速发展工业,我觉得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很好的工业发展时机,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包信和:大家好,很高兴来参加这个论坛。我本人是搞能源催化的,对人工智能没有非常切身的体会,特别是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与教育这块,因为我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今天来就是跟大家学习,我的观点也是跟大家交流,供大家参考。
首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人才?
第一,现在社会可能需要人工智能有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
第二,我想还是要有非常扎实的基础知识,比如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知识。
第三,我想还是要有比较好的交叉科学知识。就像刚才林校长讲到的不同应用场景,学校培养人才方面应该注重学生对这些应用场景的体会。
第四,我想可能是能够比较好的了解这个行业的前沿,包括产业的需求。
那么学校到底要怎么来做这件事?
我想首先还是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不是培养单一的方面。第二,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基础文化的环境。第三就是能够有交叉融合的平台,在工程、医学包括人文方面,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平台。再有一个就是为学生创造能够在产业界发展的好机会。
2
如何发展交叉学科?
主持人:谢谢三位校长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还有赋能的作用,现在很多大学都建立了人工智能专业或学科,都想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人工智能专业。我想问三位校长,你们学校在多学科交叉和赋能上有什么做法?
林忠钦: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报考学校都要首选人工智能专业,这也给我们学校带来很大的挑战。我们学校的人工智能专业主要是在加强数学和计算机这两个学科的交叉,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数学与计算机的课程,但他们需要具有更好的基础。
很多学生并不见得都适合搞完全人工智能的研究,我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里更多专业或方向能够体现智能的特色,比如我们学校里的船舶专业、船海工程专业,过去是以力学为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船舶工程专业有一个大的方向就是智能化。
许宁生:在重大领域里,我们复旦布局了类脑智能。这是我们从2017年就开始在张江做的一个重点领域,这个领域是很交叉的,把复旦原来的脑科学与后来发展的影像、计算、数学为基础的学科融合在一起。
大家可能也知道,在政府公布的规划里,复旦会在青浦开展新工科的创新教育,准备建立创新学院,其中包括计算与智能的创新学院,这一块跟产业紧密结合,来解决现在产学研的需求。
我们在学校里设立了智能与技术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我们五年前就建立了大数据学院,进一步强化了大数据以及计算机等学科的见识与人才培养。我们还适应学校各个学科的需求,开展本科融合创新的教育。
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呢?你看很多学科,包括哲学,他们就在讨论人才的需求,比如刚才包校长讲到的伦理教育的问题,我们管理学院就很自觉地说要培养管理人工智能企业的人才等等。不是学校强迫他们去培养的,是他们自己就有这个需求。
包信和: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培养人才的方法,我觉得非常好。我自己不是非常赞成一进入学校就接受人工智能专业的培养。我有一个什么体会呢?大家知道,我们中科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确实有一些杰出校友,但是中科大在培养他们的时候并没有人工智能专业,可最后他们还是脱颖而出了。所以我在想,人才可能还是要从基础开始培养。
我们人工智能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数学基本上就是数学系的数学,物理也是物理系的物理,他们出来以后能适应各种需求。因为你现在学习的人工智能和五年后的情况可能也是不一样的。我刚才在会场碰到了两个校友,他们跟我讲,在科大关键的体会就是基础打得特别深,特别是数学、物理、计算机。人工智能很热,但还是要鼓励学生认认真真把物理、数学、计算机的基础打好。
最后,我特别支持交叉融合的应用场景。假如人工智能没有好的场景,你专门学理论的知识肯定也是不够的。科大有类脑工程应用的国家工程中心,还有语言信息处理的国家工程中心,这两个工程中心就是我们的应用场景。我也知道科大这几年跟微软亚洲、阿里巴巴一起搞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有很多实践机会。
我比较赞成学生在大学里还是要打基础,人工智能是一个学习的方向目标,但是基础还是要打实。
3
一对一问答
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校长。包校长讲得非常好,中科大出了很多著名学者、专家,他刚才讲这些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特别好,但是我也观察到科大的学生创业也创得非常好,比如科大讯飞、寒武纪,您有什么诀窍吗?
包信和:不是我有诀窍,这些人也是很多年以前出来的,那时我还没有当校长呢。应该是科大在培养人才方面有诀窍。我们也做了一些调研。大学里面还是要打牢基础,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
人工智能有两个基础,一个是数学,还有一个是物理,当然还有计算机。我们科大1958年就建立了计算机专业,当时国内基本上没有,然后在1960年造了国内第一台107计算机,这个计算机装在科大,科大的学生就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有这样一个传统以后,科大的学生,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学生,对计算机、数学、物理的要求都非常高。
所以我在想,学校培养的人才一定要有适应性,学生出来社会以后面对需求,掌握了某个方法,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我们跟几位校友谈,他们都有体会,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就有一个说法:“不要命的上科大!”科大的课程非常紧,很多人毕业困难,但他们进入学校以后受益匪浅。他们有很多人从事计算机、大数据研究,包括我们学校原来是没有医学的,还有很多后面从事了医学,做了医学的教授。所以我还是认为,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学生的适应能力就很强,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情况。
主持人:谢谢包校长。下面我想再问一下许校长,刚才他讲到脑和类脑,脑和类脑是人工智能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复旦在这方面很有优势,你们在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跟人才培养上是怎么考虑的?
许宁生:这有历史原因。复旦在脑科学方面的研究很早,在几年前全球特别重视脑科学的研究的时候,我们把脑科学的研究跟类脑智能结合在一起。
我们重点发挥原来在神经科学方面的优势,后来又把数学的优势引入这个领域。这个领域特别需要数学,在人脑的智能中,神经网络的建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把影像跟计算、神经网络的构建融合进来,把原来神经科学里面已有的在神经编码方面的工作融合在一起,逐步把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结合在一起。这个领域是人工智能非常抢眼的领域,现在国家已经启动了2035、2030的国家科技计划,复旦团队也在这里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上海对这方面的工作是很重视的,在三五年以前就已经写进了政府的工作报告,启动了第一项这方面的设计重大专项,后来又启动了人工智能专项,复旦也参与其中。
我们也注意到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产业的需求。我们在最近两年跟华为进行了深度的合作,这方面也有不少成果。最核心来说,我们还是要培养未来的人才,而且是未来顶尖的人才。作为大学不能只盯着现有的需求,我们一定要为未来打下基础。
主持人:感谢许校长为未来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问一下林校长,最近上海交大推出一系列人才培养的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科技发展的人才计划,想听听林校长您的经验与做法。
林忠钦:确实,我们学校里面响应国家的要求,也在积极思考,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培养什么人才做了不少工作。和大家分享一个例子:我们和国电投合作建设了一个智慧能源学院。过去我们是靠煤来产生能源,但在未来,我们需要关注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
4
寄语下一代 AI 学子
主持人:最后我想请三位校长给有志于投身人工智能创新浪潮的年轻人提一句寄语。
许宁生:核心还是要自愿加入,不能被卷入。
林忠钦:现在人工智能很热,目前也有很多应用场景。我自己更希望我们把人工智能应用于更重要的领域,就是我刚才讲的两个领域,一个是人民健康,在医疗体系里面,另外一个是我们国家的工业体系,我觉得这两个领域更需要人们去努力。
包信和:人工智能肯定是未来的技术,最终还是希望我们年轻人在研究人工智能的时候,一定要把人工智能赋予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研究过程当中,除了技术研究以外,一定要有比较重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文章来源:AI科技评论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科大本科招生各官方平台
了解更多最新信息
还可以通过消息、私信或者留言进行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新浪微博
哔哩哔哩
抖音视频
快手视频
推荐阅读
我校首届“璀璨时光”校园大学生超算竞赛拉开序幕!
“嫦五”首批月球样品!中国科大获得81.1毫克“土特产”
科大时间,就是这么美|中国科大招生宣传系列片(一)
科大时间,就是这么Cool|中国科大招生宣传系列片(二)
科大时间,就是这么amazing | 中国科大招生宣传系列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