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我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先后承担贵州省六枝特区和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镇龙马村的定点帮扶任务。为全力推进帮扶工作,学校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1年4月更名为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先后选派13位优秀干部到两地挂职。校党委书记舒歌群每年均赴两地调研指导帮扶工作,研究部署和协调推进帮扶项目。
近期,中国网和中国青年报分别报道了中国科大在贵州省六枝特区和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龙马村的帮扶工作情况。用科技照亮“致富路”,当好产业向导,是中国科大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秉承脱贫攻坚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中作出的“科大贡献”。
中国科大:用科技唱主角
照亮六枝特区“致富路”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地处贵州省西部,是目前全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县级行政区。2012年,六枝特区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重点县。因其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并且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发展农业的条件比较差造成了贫困。自2015年起,六枝特区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的定点帮扶对象。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中国科大从提高六枝特区的贫困村教育水平和科技帮扶等方面发力,以其教育资源和科技优势,照亮六枝特区“致富路”。2019年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六枝特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六枝特区的喀斯特地貌
教育帮扶,多点开花
多年来,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中国科大为六枝贫困乡村提供智力、人才和科技支持,逐步形成了以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为载体,党建引领、志智双扶、产业示范、帮销促产相结合的综合帮扶工作模式。“我们在四角田小学建设了一座高标准科普馆,提升学生的科普素养。今年六一儿童节,我又联系计算机学院,为四角田小学捐赠台式计算机40台,改善了小学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条件。在化学院的帮助下,我们在联合村开展‘春蕾计划’资助活动,帮助村里的贫困女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我还带领村小师生到中国科大参加科技活动周,感受科学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国科大派驻六枝特区新窑镇联合村第一书记徐晶芝介绍道。
教育帮扶,多点开花。林高华是中国科大派驻六枝特区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副主任,他表示,中国科大还对当地乡村教师开展培训,同时在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们投入资金建设了六枝特区的创客中心,一个县级科技馆,还有小学的科技教室,通过这些阵地传播科学知识鼓励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据悉,中国科大2019年开始在六枝特区定期开展“崇尚科学·感受科技魅力”系列科普讲座活动,一年内举办了9期16场,受众师生达7192人次。
科学传播阵地
产业扶贫,农业升级
扶贫要从“输血”转向“造血”,产业是关键。通过产业扶贫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中国科大帮扶六枝的另一主要手段。在中国科学院的指导与支持下,中国科大帮助六枝特区建设猕猴桃、食用菌、绿色丰产新技术推广等示范基地,在农产品加工、减施增效等方面进行技术投入,带动农业发展升级。徐晶芝介绍,“通过科技示范引领产业发展,我们在联合村建立了50亩的中海拔猕猴桃示范基地,努力去培育适合六枝特区生长的猕猴桃优良品种。同时还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合作,安装自动喷灌设施、设计机械化生产机具,努力为贵州农业打造一个山地机械化生产的范本。”
在发展电子商务领域上,为推动农产品“入市”,中国科大也在不断努力帮助黔货“出山”。2019年10月,中国科大与六枝特区签署了《关于支持六枝特区电子商务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援建保鲜冷库、支持网货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进一步加快推进六枝特区电商事业发展。在开展消费扶贫的基础上,中国科大积极推动六枝特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援建仓储中心,拓展销售渠道,推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链条,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力。
中海拔猕猴桃优良品种示范基地
教科优势,产学结合
随着2020年我国取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中国科大对六枝的帮扶也在继续前行的脚步,更多的举措还在实施和完善,努力打造六枝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样板。六枝当地企业贵州大山味里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丹表示,“我们到村民家里收购产品,通过我们的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这样老百姓不愁产品的销路,我们还会给村民提供订单,根据订单种植。中科大支持我们建了加工厂,可以提供村民就近就业,他们工作之余还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儿。”贵州时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游飞鸿表示,“中国科大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帮助我们建设了冷库,延长了生鲜产品的销售期。我们也建设了自己的生产线 ,建成后,可以带动本地的劳动力就业。还可以和当地的农业产业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林高华介绍,电商销售和电商兴农,可以把基地、产业、销售以及农民的收入连成一条线,织成一张网,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中国科大后续还会继续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学校的优势,通过老师们的智力支持,指导村民们更好地延伸自己的产业链,包装好产品 。“高校特色就在于教育和科技的优势,从教育方面可以通过优势来培养地方人才,从技术方面可以做一些示范引领,改变地方的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的品质,还可以通过研究成果进行转化,把产学研结合起来,把成果转化到地方,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中国科大帮扶六枝特区教师培训
中国科大驻村工作队:当好产业向导
守护民生冷暖
今年6月,第一次踏进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燕子河龙马村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郭磊觉得,这儿虽然距离镇中心远,但小溪潺潺,空气清新,处处都是原生态的山水,让人心旷神怡。
再往里走几步,新盖的茶厂厂房,整片的薇菜种植基地,生机勃勃的桃园、梨园,中心广场文化乐园门口“龙马精神”4个大字引人注目。“处处映射着全体村民为脱贫攻坚的胜利付出的艰辛。也打破了我们之前对于农村落后破旧的传统印象,更激发了我们的工作动力。”郭磊回忆。
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前到村部量体温,工作队开始一天的忙碌。他们迅速融入村两委工作,经过调研,他们走基层、问冷暖,摸清基层农户期盼,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主要工作。
中国科大支持引入的薇菜基地
服务群众无小事
郭磊记得,今年夏天,有**,家里每天会临时停水几小时。工作队了解到,是一处自来水厂在下游的供水管道超压破裂导致供水临时中断,虽然每次抢修及时,但是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为此,他们与水厂员工共同想主意,通过定点设置排水阀,并在不同海拔的位置设置减压阀,最终解决问题。
“我们在心中牢牢树立‘服务群众无小事’的意识,不论是落实政策、发展产业等宏观工作,还是关心留守儿童、帮助春耕秋收等事项,都用心推进。”工作队队员袁同宣介绍。
做好低收入人口监测与帮扶工作,才能巩固脱贫成果。队员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村内有1户脱贫户,户主本人身患二级精神残疾,长期服药;老母亲患有慢性病,需要人照顾;收入不高。经过几年的持续帮扶,全家已于2018年年初脱贫。
但是,去年,他精神病复发,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要在家照顾两个病人,儿子收入也不稳定。
现在,郭磊和镇、**担任他的三级包帮责任人,还有1名帮扶干部担当他的具体帮扶人,1名村级网格员对口联系,每月入户走访,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解决他家的实际困难。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袁同宣感慨道:“和革命老区的乡亲们打交道,感觉就像在帮扶自己的亲友。”
郭磊(左一)在入户走访
发展产业助振兴
产业不发展,乡村难以振兴。村民张学东夫妇自2017年开始经营家庭农场,种了120亩桃树,今年桃子丰收。这是他们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也有村集体产业帮扶的功劳。
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村集体经济分两次入股农场,帮助他们顺利渡过产业发展的瓶颈期。今年,张学东夫妇张罗举办了村里首届蟠桃采摘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在工作队的建议下,农场改变以往依靠货车流动售卖的单一销售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吸引外地游客前来采摘。同时,夫妇二人主动联系城乡商品供货渠道,探索传统种植业与电商经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农场的有机桃还进入了上海的超市。
产业要发展,除了“走出去”,还有“引进来”。薇菜是一种蕨类植物,适合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生长,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效。2020年,中国科大将金寨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薇菜种植示范基地引入龙马村下院组,通过流转闲置土地,已建成200亩示范田。明年,第一批成品即将产出。
如何让薇菜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给农户带来更多收益,是工作队思考的方向。为此,工作队与公司共同提出“1公司+N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计划从明年开始,以示范田产出收益为标杆,吸引农户主动加盟薇菜种植。其中,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扶持,农户则按标准要求种植,公司以每亩4500-6000元逐年包收,带动村民增收。
“目前,村集体经济收益主要依靠资源出租收益、光伏发电收益等,从长远看,可能潜力、后劲不足。”郭磊说,为此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次沟通,达成共识,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规模农业,并逐步引导群众把手中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手上,进一步发展茶叶、薇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产业。
已建成的1000平米茶厂厂房
科技引导谱华章
“在学校时,我们有各自负责的工作,专业性强。但村里工作千头万绪,每位**都是‘一专多能’,我们必须把自己当成村里人,全身心投入村的发展。”郭磊感慨,龙马村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环境,也有淳朴善良的村民。这个村就像未经打磨的璞玉,希望通过工作队点滴努力,能让这块玉散发独特的魅力。
驻村以来,工作队还积极落实学校帮扶政策,在燕子河镇开展科普讲座、科技互动、教育捐赠等帮扶活动,在学校举办定点帮扶地区农产品现场展销会,累计销售额达105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面向**、能人、大户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各类人才到村服务,组织医务人员前来义诊。”郭磊说。
工作队与村党支部共同组织参加“燕子河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党史、唱红歌、颂党恩”活动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新闻网
中国网 中国青年报
本期编辑:朱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