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王老师的第一节课,就发现她的课很有意思。”
“刚开始准备比赛的时候,王老师总是起早贪黑地帮助我们、陪着我们、与我们同在。在长期的备战比赛中,王老师更像是一个‘大家长’为我们免除许多后顾之忧。”
“每当碰到困难时,王老师会为我们提供技术分析指导,帮助我们一步一步分析,进而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学生口中的这个无微不至、循循善诱的王老师,是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王琰琳老师。
REC
王琰琳,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8月加入新华教师队伍,在一线执教至今。王琰琳曾在2018年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9年荣获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青年教师“RIGOL杯”讲课竞赛安徽省一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省级比赛奖项;在校任职期间荣获教学成果一等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理工组校级二等奖、两次荣获优秀员工奖。
向下扎根,向上开花;不忘初心,传承育人。在坚守热爱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一线执教八年,王琰琳不仅个人成绩突出,其指导的学生也成绩斐然。王琰琳曾指导学生荣获“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若干。
(新华学子在“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获全国特等奖)
“我从2016年开始担任‘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的校级负责人,今年,是我带队的第6个年头了。”回想起初次带队时的跃跃欲试和紧张,王琰琳记忆犹新。想在高手如云的国家级技能大赛中站上领奖台,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在备战国赛的时间里,王琰琳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研究竞赛规则,钻研细节。王琰琳说:“多年来,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竭尽全力,潜心钻研,提炼知识点和技能点,一定要把学生送上领奖台,为学校赢得荣誉。”这是王琰琳的初心,也是她对自己定下的使命。
工科类的竞赛,讲求实操性,这就需要学生们踏出舒适区,积极地走入实验室。实验室刚组建时,机械设备不足,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实操的机会并不多。“但我也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同学们争取机会,毕竟百看不如一练,竞赛看中的便是实操能力。我的学生们都很热情,会积极来教室,还主动承担班级的清扫任务,将设备整理好放回原处。”
提及自己的学生,王琰琳脸上露出满满的骄傲:“学生是非常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在指导比赛的过程中,最初我指导的操作较多,后期他们会和我们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潜力很大,在把握住大的方向的基础上,给他们发挥的空间,他们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老师信任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学校这片土壤“野性”生长。2019级机械一班的毛伟回忆道:“刚参加比赛时,对于仪器的使用和比赛的规则是未知的,是王老师起早贪黑地帮助我们、陪着我们、与我们同在。在长期的备战比赛中,王老师更像是一个‘大家长’为我们免除许多后顾之忧。”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师徒循环’机制。历届的学长学姐们通常会承担新一届同学们的部分教学任务,他们会向新生传授自己所学,将学习中易犯的错误“拎”出来,防止同学们陷入误区。”王琰琳说。安徽新华学院2018级电器1班的张凌峰说:“每当碰到困难时,王老师会为我们提供技术分析指导,帮助我们一步一步分析,进而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我印象里她就没有过一个完整的暑假,每年暑假她都‘泡’在学校里,她的全部精力几乎都花在了学生上”,这是同事杨钊眼中的王琰琳。每一年的比赛都会有一些难忘的瞬间,临近比赛,同学们会产生一些消极思想,畏惧挑战。“我会让学生自己先消化一段时间,而后一一谈话消解同学们心中的顾虑。毕竟他们步入社会后,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老师不会再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关键还是靠自己,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在遇到困难后,能更加坚定的走下去。所以,功劳在学生,我只是一个引路人!”王琰琳谦逊地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琰琳一直兢兢业业,不仅对教学和比赛十分用心,日常生活中中也勤勤恳恳。“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她会主动询问其他老师遇到了什么问题,需不需要帮忙,生活中,她很热心肠!”这是同事吴姗姗眼中的王琰琳。“王老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王老师会在各个方面关心照顾我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张凌峰同学补充道。
“老师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能给同学们带去点机会和建议,帮助他们走好人生路。“一次又一次的磨课过程,一次又一次的竞赛经历,一次又一次学生的成长进步,这些都将成为王琰琳潜心育人的道路上,闪闪发过的回忆。
王琰琳也将带着这份珍贵的经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大美新华园
推荐阅读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你好,新华园的十一月!》
《体测来了!“快跑”!》
《美!今日首发《AXHU》特刊,带你感受不一样的新华园!》
编辑| 王伟灿
图片拍摄|融媒体工作室 王振
文|融媒体工作室柳宁
初 审|万媛媛
终 审|范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