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推进蚌埠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辐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学校即日起于蚌埠学院公众号推送课程思政系列典型案例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以期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优秀案例推送内容包括教师简介、课程简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思路图、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优秀案例的分享将有利于锤炼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载体,提高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将思政元素浸入具体教学案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教师简介
王蕊,外国语学院讲师,担任《跨文化交际》、《商贸英语口语》、《大学英语》等课程主讲教师。曾获安徽省线上教学新秀,《跨文化交际》课程曾获安徽省线上优秀课堂。
课程简介
《跨文化交际》属于翻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际的能力。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掌握并运用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国际视野。
《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于翻译专业二年级第四学期。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行广度和深度上的文化拓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一方面需要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运用相应的知识去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应对本国文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树立文化自信,在国际语境下对外传播中国声音,宣传中国文化,以到达更好的中外文化沟通的效果。
《跨文化交际》课程已经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了完整的课程结构,准备了合理的教学资源,收集了丰富的跨文化交际案例资源,保证了教学条件能够充分满足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一、教学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掌握文化价值观的含义和构成;了解文化价值观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理解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2、思政育人目标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全球化视野下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思路图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效果
1.经验与创新
(1)课程思政建设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得到更有效的实施。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可以轻易从网络获取大量信息,如何甄别网络信息和舆论,如何思辨性看待社会问题,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是需要及时引导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了线上平台,通过网络教室,极大延伸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课程思政得以融会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成为观察、思考和思辨的主体,能够更好地将课程思政成果内化和贯通。
(2)课程思政立足于学科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融入思政意识。学科教育,尤其是英语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密不可分。为了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思政水平的提升,跨文化交际课程针对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的学生,将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翻译训练等内容与思政要素有机结合,通过对时政新闻等真实跨文化案例的学习和分析,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分析能力和思辨精神。
(3)思政教育与时政相结合,极大扩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政治意识。在跨文化学习中,结合国际时政和国家政策,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和分析。学生可以用更加理性成熟的头脑去看待国际风云变幻,更进一步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立足课程的基础上,扩展知识外延,融汇思政学习,提升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突显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4)为更好地传播课程思政理念,展示学生跨文化课程思政学习成果,主讲教师开通了英语学习课程公众号,课程公号运行四年多来,已发送图文消息一千余篇,用户逾千人,订阅受众来自全国100多个城市,开办栏目数十个,推出各类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辐射了课堂之外的更多受众,很好地宣传和交流了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和成果。
2.主要成效
(1)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翻转课堂、任务型教学、项目驱动型教学等教学手段,将语言学习、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思政学习结合起来,同时紧密结合英语类课程实际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专业需求,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应用能力、思辨精神和国际视野。在环球时事和跨文化沟通的真实案例中,学生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制度自信心和国家荣誉感。
(2)学生认为,融汇课程思政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手段灵活,紧跟信息化潮流。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性强。翻转课堂和智慧课堂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跨文化实践任务帮助大家将跨文化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实践能力和思辨水平。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各种跨文化实践项目融入课程,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具备国际视野和思辨精神。
五、教学反思
1.存在的问题
(1)有些思政元素和课程知识点的结合度还有些生硬,没有足够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
(2)课程思政融入点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环环相扣,首尾呼应,难以达到长远持续的影响力。
2.改进思路
(1)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形式,争取课程思政与专业学习紧密有效地结合。
(2)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教育长效机制,确保课程思政的影响力能够持续终身。
来源:蚌埠学院教务处
编辑:校记者团任梦月
审核:毛星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