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1945年建校,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7个本科专业。
拥有1个安徽省1类高峰学科(唯一特别支持),5个III类高峰学科。在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有5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有教职工40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为现任校长。2016年,学校首批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全国99所高校)。
学校拥有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近40个。学校占地约3200亩,文体和生活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浓厚。
学院简介
人工智能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5年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
1
2003年
成立智能机械与机器人研究所。
2
2007年
招收智能机器人方向硕士研究生。
3
2016年
开始培养机器人方向博士研究生。
4
2019年
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招生,同年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硕士招生。
5
2020年3月
以学校相关学院的机器人、控制和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组建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同时与淮南市政府联合共建成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
6
2020年7月
获批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获批机器人工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7
2020年9月
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招生。
8
2020年12月
获批人工智能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
学院下设机器人工程系、智能科学系、智能工程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中心以及智能机械与机器人研究所。
人工智能学院历史沿革
专业介绍
人工智能学院
AUST
机器人工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掌握各类机器人机械本体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机器人集成应用、检测与维修、生产运行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受到较强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的训练,能从事机器人工程领域内的机器人整机、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机器人系统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维护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课程:
C及C++语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器人学、自动控制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伺服电机与驱动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机器人学导论、机器人程序设计(ROS)、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机器人学、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移动机器人通信技术等。
(三)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机器人工程领域内的机器人整机、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机器人系统应用等相关领域的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维护及管理工作,或选择学习深造,攻读机器人或相关学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四)学制学位
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人工智能学院
AUST
人工智能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维护、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使其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智慧医疗等行业的应用进展,能够运用人工智能基本原理与方法解决本领域工程实际问题。毕业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组织领导能力,并成为具备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
(二)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脑认知科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智能控制基础、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机器人学基础、人机智能交互技术、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自适应控制、信息融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挖掘、计算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等。
(三)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医疗保健、智慧交通、政府治理、智能家居、智慧物流、智慧矿山等众多领域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处理与挖掘、图像处理、人机交互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研发、运行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或选择学习深造,攻读人工智能或相关学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四)学制学位
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人工智能学院
AUST
智能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良好人文素养、具有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智能系统、信息处理、计算机、智能控制的基本技能,能在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等领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化产品设计与开发、智能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具备解决智能科学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脑认知科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智能控制基础、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机器人学基础、人机智能交互技术、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自适应控制、信息融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挖掘、计算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等。
(三)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显示、工业智能控制等相关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或选择学习深造,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或相关学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四)学制学位
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历年招生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职工近50余人,其中:省部级特聘教授2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员1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4人,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20人,博士学位教师共36人。
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2人、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科研人员)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共2人,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2人,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2人,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7项。
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9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0%;拥有安徽省领军人才团队1个、淮南市机器人创新团队1个,淮南市“50·之星”创新团队2个。
教研科研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35项。发表高质量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安徽省专利金奖1项。
拥有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1门,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拥有省级精品视频课程2门、省级大型开放在线课程(MOOC)3门、省级线上和线下课程各1门、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获批省级一流教材建设项目1项。
实验实训平台
拥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中心。
拥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础实验室、人体姿态及行为识别联合实验室,移动机器人实验室等。
拥有一批校企联合实验室。
获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学科建设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人工智能。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
二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智能制造技术。
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其中机器人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建设专业。
科研平台
采动响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方向三建设单位。
智能矿山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
安徽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示范基地(科技部)。
机械工业矿山采选装备智能化重点实验室。
智能机械与机器人研究所。
煤矿井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
实践创新培养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院教师所指导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50余项,其中“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家级特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省级特等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项,“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安徽省大学生工业机器人应用大赛省级一等奖1项。
“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安徽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并捧得TI杯,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安徽省十佳大学生2人、未来技术精英奖2人。
团学活动
学院注重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建引领团建,提升团学工作育人作用。举办和承办学校和学院大型活动,如学校新生才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学院“红歌会”合唱比赛等。成立“智行”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等,深入农村、社区、红色基地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锻炼大学生奉献社会意识。
举办校级新生才艺大赛
学院本科生大合唱
学院风筝节
学院举办元旦文艺晚会
学院本科生女子足球队
学院本科生男子足球队
学院本科生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
学院本科生篮球赛
学院本科生暑期实践调研
学校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1945年建校,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7个本科专业。
拥有1个安徽省1类高峰学科(唯一特别支持),5个III类高峰学科。在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有5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有教职工40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为现任校长。2016年,学校首批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全国99所高校)。
学校拥有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近40个。学校占地约3200亩,文体和生活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浓厚。
地址详情: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邮 编:232001
学校招生咨询电话:
0554-6632810 0554-6668487
0554-6668194 0554-6660276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
0554-3316036
0554-6636202
0554-3319016
联 系人:牛老师,李老师,王老师
学校网址:http://www.aust.edu.cn/
学院网址:http://ai.aust.edu.cn/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排版:梁安琪
责编:胡榕轩 王睿
审核:施培松 吕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