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课程类型分析
307门参评课程中包括公共选修课25门、通识课22门、专业(方向)课122门、专业基础课79门、专业选修课40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19门(不含企业实习、毕业设计)。
在这几大类课程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整体评分最高,为90.62;其次为专业(方向)课,为89.66;最低的是专业基础课,为89.36。
实践类课程、专业(方向)课、通识课依旧是学生满意度较高的三类课程;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评分排名较秋季学期有所上升;专业基础课课程评价排名连续两学期垫底,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收获需要引起重视。
从指标内容结合同学们反馈的信息,同学们普遍反馈专业基础类课程理论性强且课程难度较大,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关注同学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消化,在课堂中进行必要的互动交流,安排合理课后作业并认真批改。
学生建议解读
通过评测系统中同学们填写的建议,我们汇总、分类统计了同学们建议中的关键内容和共性问题,通过汇总结果来看,与秋季学期反馈的内容基本一致。
多讲题、多讲题、多讲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除了加强师生交流沟通之外,加强题目的分析讲解是同学们的主要诉求。包括从来不讲题(包括课上和课后)、讲题讲太快不关心学生是否听懂、举的示例过于陈旧和重复、作业中学生普遍掌握不好的内容不进行讲解(有些与教师未认真批改作业有关)等,也包括对于特别难的部分讲解注意深入浅出,讲解透彻,确保大部分同学真正的听懂了。
老师怎么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本学期同学们对于教师态度与情绪问题的反馈明显增加,包括缺乏耐心,对学生请教问题不耐烦甚至不理睬;脾气大,对学生发火;情绪化、负面情绪多,并在课堂上影响到了学生;讽刺贬损学生、缺乏对学校和学生的认同等。
根据部分学生反映的情况,学校针对个别较为严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核实,视情况做出处理。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和秋季学期相比,同学们除了提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即便未必采纳,但也乐见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中来。列举几条来自学生的建议:
中国移动
16:21
对方正在输入中
“老师挺好的,但是要管学生,实际教学不是为了期末考试,而是重在过程,也希望学校能把侧重点放在过程上,而不是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确实能反映学生的学习问题,但是真正的我觉得还是在于过程,不能把过程形式化了,实际会操作才是硬道理,谢谢。”
“编译原理太难了,我认为这门课程不应该在信息楼上,不如安排在西三一个教室,因为编译原理有的需要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但是在信息楼没有这个条件,老师只能在电脑PPT上操作,所以效果不是很好。”
“对于该课程,我觉得不应该是等课程结束才做课程设计,应该每上完一个保护,就做一次课程设计。譬如线路保护上完了,马上开始做线路保护的课程设计,变压器保护上完了,就马上做变压器的课程设计。把班级分成几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原始资料,然后计算和画电气原理接线图,另外还要课程设计答辩。这样的几套设计做下来,对于理论的知识才会更清晰。”
“希望老师可以根据班级整体的情况布置合适的作业量与作业难度,平时小知识点没有考核,结果一上来就要求提交大作业。”
“老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的设置非常合理。循序渐进,巩固了理论知识,也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不过更深层次的学习还是需要靠自己去探索,对着图敲代码还是不要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部分同学反馈问题是在肯定教师教学的前提下,给教师提出改进的建议,能够理解并体谅教师个别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们认为,教师更需要在授课时注意“共情”,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查找自身在细节上的不足。如板书时用力点、PPT的字体大一些、PPT播放速度慢一点、讲课声音洪亮些、讲解时将重点写在黑板上等,这些只要教师稍加注意即可解决的问题,应主动检视并改进。
各院有各院的“难”,难“哭”了学生们
在同学们两学期的反馈中,均频繁提到课程难的问题。本学期对各学院学生反馈的课程难,我们进行了统计,将各学院难“哭”了学生的“魔鬼课程”进行了整理,艺术设计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因该类数据分布分散暂未统计。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编译原理、机器学习基础与Python项目实践;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工程电磁场、电力系统自动化、电路分析及电路分析实验;
机械工程学院:理论力学Ⅱ、电子技术;
管理工程学院: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
此外,属于公共课程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也在各学院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总结
结合两学期的课程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基本可以对于我校课程质量的现状做出基本的判断,当然本分析报告还存在着一定的优化空间,需要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提建议,在给老师们提供课程诊断的同时,也为自身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愿同学们可以和老师们一起努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为安信工成为“中国一流工程教育的引领者,世界一流工程教育的践行者”的目标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
文:校教务处编辑:咸友健
审: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