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0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 ◆◆
新年快乐
过年在千百年的沉淀和传承中,早已烙在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记忆里,也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而这简短的“过年”二字,蕴含了丰富的底蕴,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年的起源
说起年的起源,有个故事想必大家早已是耳熟能详了。还记得是在小学的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说起了“年”的故事。
那是的阿信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总是幻想着能在除夕的时候能遇到那传说中的“年”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却也怕被它抓走。所以总是几个孩子一起的,那种惧怕和兴奋交杂的感觉是对于年的初印象。
腊八节
小孩小孩你别谗,过完腊八就是年。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的日子。那一碗腊八粥,不仅是营养和美味的代表,糯米、莲子、桂圆等食材更加饱含了美好的寓意。喝着腊八粥,温暖了胃,也温暖了记忆;品出了美味,也品出那份浓浓的家的味道。
备年货
喝完了腊八的粥,紧接着就进入年关。准备年货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记得儿时总是坐在父亲肩头,去到商场挑选各式各样的商品。
新年穿新衣,买上一身崭新的衣服便成了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了。而春联、福字、酒、白糖等也是少不了的。儿时的阿信在卖年货的日子里,总会为了心爱的玩具而撒泼打滚。现在长大了,自然不会那样,但那股年的味道一直都在心头环绕,一直都在。
扫尘祭灶
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是大扫除和祭灶神的日子。在这两天里家里人都会忙起来,准备好加长的鸡毛掸子,伸到家中的每个角落,把灰尘、穷运、晦气通通赶走,连丢失很久的玩具也会在这个时候被发现。
顾名思义,祭灶自然是祭灶神,关于在这天恭送灶神回天庭的神话故事,也是千百年来口口相传并一直流传至今的。
父母亲们会在这天给灶台贴上对联,摆上香来祭拜灶神。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恩和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炸圆子
送走了灶神,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的食材了。而这其中圆子自然主角。几米开外香味,推开门更是云雾缭绕。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有的做圆子,有的炸圆子,有的负责吃圆子,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那满锅的油在火焰围绕下,十分活跃,不停地翻滚。一个个白色的小丸子,被顺势倒入了锅中,跟着油一起不停地浮动。不一会,由油香、肉香、糯米香掺杂在一起味道就扑面而来了。
炸圆子对于时间的把握需要十分精确,时间短了,炸不透。时间过长,就会把表皮炸硬,没了口感。所以一般这种技术活都会由家中经验丰富的老人负责。在恰到好处的时候从油锅里捞出圆子。表面已经被炸至金黄色,一旁的孩子们总是等不了的,也顾不上烫不烫,伸手就要抓来吃。被烫的哇哇叫,却依然吃的津津有味。猛地咬上一口,表皮酥脆诱人,里面既有糯米的软糯,也有肉末的鲜香,仔细品尝还能吃出葱香,这绝妙的食材搭配和独特的口感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没错,就是这个熟悉的味道--年味。
除夕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除夕这天,往往是不吃中饭的,大家都在为晚上的大餐做着准备,而吃年夜饭之前还有一件必不可少事--贴春联。
上联、下联、横批,再加上红纸和上毛笔字,表达了寓意深刻的期盼,展示了张弛有度的书法,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把中国的文化底蕴展现地淋漓尽致。
贴完春联后,一大家子就又跑到厨房继续忙活了。厨房里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一家老小齐上阵。十来平的小厨房里,挤满了人。有择菜的、有洗菜的、有切菜的、有炒菜的。鸡鸭鱼肉,腊肉香肠,煎炒烹炸,好不热闹。一大家子用一天的忙碌,来慰劳自己一年来的辛苦付出,重温对于美味的记忆,纪念家人团聚。
一桌团圆饭,是团圆的象征,是温暖的象征,更是家的象征。
在除夕的日子里,孩子们穿上了新衣服,到处奔跑,随意玩耍,把笑声带到了每个角落。厨房里是为了年夜饭忙碌的身影。
终于除夕夜来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接新年的到来。推开贴上春联的大门,一大家子正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桌上摆满了美味,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走出门,天空在烟花的装饰下,早已是炫彩夺目了。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气味,我突然明白了过来,这就是年味,一直都没变,一直都在。
2020 Happy New Year
文:薛满峰
编审:咸友健
给安信工点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