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战队
科技在心 创新在行
逆光照样可以折射出坚毅
01
备
准
随着现代科技生活的迅速发展,中国乃至世界每年的科技成果已经趋于指数倍增长,而科技创新的先行军,就是现代的高校大学生。
风起时,梦远航
在这个新生代的时代里,一些激励热血青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正悄然为科技创新注入新鲜血液。而我校每年举行的科技文化月,以及两年一届的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更是激励了巢院学子的科技创新热情,使其知识出书本,动手在实践。
认真而忙碌的赛前准备
团队照片
02
问
答
21多元创新科技
走出课本 动手实践
采访老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教师任玲芝表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很重要,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他也指出科技创新类比赛在展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加趣味性,以便吸引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他也非常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活动,因为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为就业增加了竞争力。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海波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他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张开展丰富的校园科技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科技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并在全校营造科创氛围,增强科创意识和能力,为同学们的成长创造条件,同时也为我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
采访学生
15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曹永杰平时比较关注科技创新类的事物,并对我们学校举办的一些科技类比赛也十分了解,如挑战杯大赛、生物标本大赛.....主要通过手机、网络等来了解关于科技创新的知识,他认为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并重,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实践,多积累一些经验,可能不利于以后的就业与发展。
-----------------------------------------------
16级机械专业吴雨同学虽对我校科技类赛事了解不多,但平时也比较关注科技类事物,他觉得大学生即将面对社会,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可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17级外国语学院商英的朱潇同学也比较关注科技创新类的事物,如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手机创新等,她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先学习书本知识,然后再动手实践。
采访选手
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吴志龙认为:科技活动月的开展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实践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锻炼了学生们团结合作、自主创新、动手操作和科学实践能力,增强了自身综合素养,丰富了校园生活,还可以加强各院系的交流与联系。
最后他提出,科技创新这个话题看似很大,其实很小。我们要不断挖掘身边创新点的意识,培养发散性创新思维。科技活动月便是一个机会让有想法敢创新的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构思付诸于实际的平台。
14级电科3班的潘文彬选手表示:理论是基础,但是实践更重要。他认为科技比赛不仅丰富了他的生活,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他表示科技创新是自己的兴趣,是很有意思的事,平时老师也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大家可以多多关注科技创新这个话题。
03
总
结
科
技
在
心
理论是基础,是创新实践的基石
科技意识要存于心,从平日里挖掘素材,只有打好理论基础,方能完成创新的构建。
创
新
在
行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学习需要创新,科研更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实践,需要行动。从生活做起,让我们现在起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吧!
逆光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时间
2017年10月15日
地点
巢湖学院
团队:逆光战队
口号:科技在心,创新在行
组织团体
巢湖学院大学生通讯社
为巢湖学院打call
欢迎留言给我们提意见哦!
点
贊
素材来源/逆光战队
编辑/魏照东
审稿/张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