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清明呈馆中诸公高启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前生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后还有“介子推之说”。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清明习俗
①扫墓。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②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
③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清明美食
①青团。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②螺蛳。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③粽子。“清明粽子稳牢牢。”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文明清明
随着全球变暖,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一股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受,一些人不再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零碳祭祀”不仅是一个时尚的话题,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祭祀方式:①天堂信箱。用墓园免费提供的专用信笺和笔,书写对亲人的怀念,寄托亲情和哀思。②网上祭奠。就是在祭奠网页上点击鼠标为亲人献花、上香、点烛、献水果、点歌等。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出门踏青,寄托哀思,即刻出发……
图片/网络 杨梦冉文字/郑王书蕾网络编辑/李程审稿/张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