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江淮时报》第4版专题报道我校思政育人工作举措与成效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构建育人格局
强化职业道德培育 提升育人水平
发挥典型示范引领 彰显育人成效
蚌埠医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推进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不断推进思政工作创新和实践,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蚌埠医学院严格按照上级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工作任务,特别是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和专业特色,紧紧围绕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和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着力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构建育人格局
1.强化思想价值引领
学校高度重视师生医护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印发《蚌埠医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丰富中心组学习、专项培训、考察学习等形式,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效果;每年印发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和学期政治学习计划,确保学习内容和形式落实;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注重实践育人价值导向;配发《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党的十九大辅导报告读本和文件汇编等学习资料,持续更新校园网教育视点学习内容,着力强化思想价值引领。
2.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学校党委着力把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任务,成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蚌埠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印发《蚌埠医学院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蚌埠医学院校园新媒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注重加强对校园网、官方微信、蚌医青年和橱窗、广播站及学生社团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校共同参与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
3.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学校建立健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完善校领导联系院、系(部)制度;成立中华传统文化校园传承与发展等研究中心;印发《蚌埠医学院社会实践课程化工作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成立“五老报告团”、“五老学生社团活动指导组”;聘任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和学生学术导师;成立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在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通过设定“一个目标”、抓住“两个时间”、利用“三个课堂”、统筹“四个要素”,初步建立具有一定特色的“1234”思政育人模式。
强化职业道德培育 提升育人水平
1.打造培育平台
学校坚持立德为先、树人为本,立足深厚的办学底蕴,注重“仁心”、“仁术”相结合的育人机制,着力把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积极探索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方法、路径。依托“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成立职业道德培育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建设文件,定期召开论证会、项目推进会、学习研讨、学术沙龙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体系的建设》,继续完善“学校—系部—班级”三级网络体系建设,举行“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按照“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开展“四进四信”、“青马工程”、“与信仰对话”等学习教育活动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喜迎十九大、坚定跟党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主题团课教育活动。
2.深化理论研究
学校按照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要求,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积极加强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医疗卫生法规》、《医学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医学人文素质修养》、《中西文化比较》等近百门必修或选修课程。围绕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方向,通过征文、设立子课题、学术研讨等形式,组织“职业道德教育”主题征文,开展“大医精诚 仁德为先”、“从医学人才质量看医德的培养”、“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等专题讲座;选派师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等相关学习、培训和学术研讨会议,举办“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主题沙龙,发表围绕学生职业道德培育公开发表与相关论文近30篇,着力深化理论研究。
3.开展协同培育
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和相关课程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校园文化、实践服务、网络教育和临床教育等渠道,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坚持把第一课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开设“医德医风与职业操守”等专题教学;举办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开展“淮畔青藤大学生交流论坛”、“弘扬社会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辩论赛;组建 “医学生职业道德实践服务团”、“送医下乡、温暖乡村”医疗实践团、“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团”等实践教育服务团队;连续组建医学生职业道德实践服务团赴怀远县万福镇砖桥村等开展义诊、健康宣教等实践服务活动;药学院“青春辉映夕阳红”活动,十余年坚持利用周末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无语良师,大爱无疆”遗体(器官)捐献服务队宣讲、“阅读经典、成就未来”和“书香浸四月”传统文化专场读书会等活动。结合医学生接触职业早的优势,联合附属医院、实习和教学医院,开设医德专题教育讲座、在临床带教中融入医德教育内容、部分专业开展实习道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将医德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加强队伍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注重从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医疗卫生、管理骨干和年轻教师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优化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从2015年起开始发放党支部书记工作津贴;联合蚌埠市委党校举办党务骨干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培训班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暨处级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年建设活动,“杏林春”工作室结合课程教学,开展“过程性考核试点,实施《学习手册》评价模式”,2名教师获省级思政课比赛二等奖,1名教师获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活动微课比赛三等奖;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增强和提升,2017年1名辅导员获安徽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比赛决赛一等奖。
发挥典型示范引领 彰显育人成效
1.打造品牌项目
举办学校第十二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作了深入的学习宣传、贯彻部署,会议收集相关思政研究论文80余篇并编印论文集;丰富“蚌医文化大讲堂”,开设“医德论坛”。邀请知名思政和伦理学专家朱平,全国知名报告和演讲专家崔跃松,学校优秀校友、全国卫生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陈卫东,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束汉生等,围绕“医德”与大家面对面交流、深入讨论医德培养和医学人才质量之间的关系。围绕医学生职业道德主题,设立“辅导员沙龙”,开展常态化的工作研讨。
2.典型引领风尚
近三年,蚌埠医学院涌现出“无语良师写大爱”的好教授、“路边紧急施救晕倒老人”的好学生和“高铁站台上生死抢救”的好医生,以及“勇扶昏迷老人”、“20分钟环抱救人”和“最美列车教师”等一批先进典型,先后四起“好人好事”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以“仁术为基,仁心为本——蚌埠医学院学生职业道德培育创新纪实”;6月,《安徽青年报》以“省委书记点赞蚌医学子”、“蚌医‘好人榜’”等为题,报道了我校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举措和成效等现象,10月,《安徽青年报》以“志愿服务让医学生收获别样青春”为题,专题报道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典型引领风尚得到彰显。
3.育人成效彰显
学校在2012-2016年连续进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并取得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和三等奖1次的基础上,2017年再次取得总决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16、2017年学校在第一、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中分获一等奖、二等奖;2017年11月,参赛两人分获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三等奖,等等。
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江淮时报》专题报道我校思政育人工作举措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