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吾师抗疫模范┃董永鹏:抗疫夫妻上演最美逆行

安徽医科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致敬吾师抗疫模范┃董永鹏:抗疫夫妻上演最美逆行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3月18日上午,安徽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急诊科护士董永鹏和战友们一起,乘坐包机回到了合肥,同行的还有他的爱人、也是他的同事——刘霞玲。而在2月13日,他们俩也是并肩逆行,驰援武汉,那时,很多同事还不知道他们是新婚夫妻。“我们很默契地报名,没和对方说,但知道对方肯定支持,开始也很默契地装作普通同事。”董永鹏说,“装陌生”是为了不想麻烦别人,不想让其他人有心理负担,“我们去武汉,都是为了工作,使命所在。”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武汉,国家在除夕夜紧急派出医疗队驰援武汉,当董永鹏看到这个消息时,他的内心热血澎湃。大年初二,一附院紧急抽调一支优秀的重症护理队伍驰援武汉,一直从事急诊工作的董永鹏深感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危难之时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挺身而出,于是开始向领导提出要求,“我们医院如果再派人支援武汉,有名额的话一定要给我!”看着自己一批、两批、三批都没有被选上,加上武汉疫情越来越严重,董永鹏的心情越发失落……

峰回路转,2月12日晚上十点多,一附院紧急召开会议,13日凌晨一点,在上夜班的刘霞玲激动地告诉董永鹏,她被调去支援武汉了。又过了20分钟,董永鹏也收到了自己入选支援武汉医疗队的消息。等刘霞玲下班回到家的时候,董永鹏已经把两个人的行李收拾好了。夫妻俩没有休息就开始复习一些感染方面的知识,彼此约定都要照顾好自己。“那天晚上我们俩并没有过多的交谈,我们深知如果病毒再肆意扩散下去,我们的小家也不会有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守护好我们的大好河山,才能过上我们的幸福生活。”

“自愿要求前往去支援武汉,驰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一直都想为国家和社会做点事情。”1995年出生的董永鹏参加工作刚两年,却已是科室的得力干将。护士长朱宏梅说,这小伙子有股冲劲,特别要求上进。科室每个月都有培训和考试,好胜心强的他总是用休息的时间来科室练习操作,次次考试都是优秀。董永鹏还被选入医院“空中120”应急小分队,跟随医疗救援直升机进行患者的转运救治。他的妻子刘霞玲是胸外科的护士,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工作不管多忙多累,她总是笑着说“我来”。说起这个美丽瘦弱的小姑娘,护士长胡锦秀心疼地哽咽了,“她说国家需要我们,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很荣幸,父母家人都特别支持。年前刚结婚,还没来得及请我们喝喜酒。她这么瘦,真担心她照顾不好自己。”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保持距离,决不能影响工作”

出征前,董永鹏把头发剪成光头。“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在新桥机场登机时,好多人给家里打电话,与家人父母告别,但我们没有,直到到了武汉,才告诉他们。”董永鹏说到,双方父母虽然很担心,但是都很理解,因为作为医护人员,有自己的责任。

整个飞行过程中,机舱里鸦雀无声,快要降落的时候,大家的神经开始紧绷了起来。“透过飞机窗口看到整个武汉街道只剩下救援车辆时,我想在我们的努力下,这座城市一定会变好的。”13日晚上到达武汉,安顿好之后已经是次日凌晨两点多,那天董永鹏在微信上和爱人说:“我们从现在起要保持距离,决不能让别人发现我们的关系,决不能因为我们的关系影响工作。”那天,是情人节。

董永鹏所在的安徽支援湖北第四批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协和肿瘤中心Z11重症病区,该病区是由肿瘤中心临时改造的重症隔离病区,在接管的第二天,64个床位就全部住满了。

重症病区的很多工作都具有高风险性。每时每刻,像危重病人气管插管、采集咽拭子这些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风险的操作都在救火般地进行着,医护人员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上了“战场”,拼的不仅是体力、耐力,更是意志力,进病区前不敢多吃不敢多喝,穿上尿不湿,再穿上手术衣。由于防护服透气性比较差,干的时候会觉得闷热,湿的时候又会很冷。厚厚的防护服包裹下,人会不自然地缺氧。在病房里做表格、写护理记录,几乎都是眯着眼睛、凑近电脑来完成。

董永鹏的爱人有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承担责任护士的工作,她管理的床位有一名患者病情较重,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做肢体功能锻炼就成了每个班必须要做的。长时间的体力劳动,使得原本呼吸困难的她出现了恶心的反应。刚开始她并没有在意身体的不适,继续忙于患者的治疗。过了大概半小时,她开始反胃,就跑到窗户边试着尽可能地呼吸新鲜空气来缓解自己的不适。她知道如果此时告知护士长,定会选择让她出仓,但那样的话,她穿着的防护服就作废了。面对防护物资如此匮乏的武汉,她稍微休息后继续忙于患者的治疗。越来越累的她最终在没忍住吐了起来,呕吐物到了嘴中又被咽了回去……如此反复几次,一直坚持到下班,在离开污染区脱完护服后跑到卫生间吐了。

大难面前,曾经是最亲密的两人,如今奋战在艰苦一线,个人情感已深埋心底。董永鹏和妻子住在同一个宾馆同一楼层,因为管控需要,不能有身体接触,说话时都得戴着口罩,保持一米的距离。“我当然很心疼她,每一个人都很累,但是必须咬牙坚持下去,这是我们该做的事。”董永鹏安慰爱人,“特殊时期,没办法多照顾你,回合肥后,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

下班很少能单独呆一起,上班则面对面也可能不认识,即使在同一个病区,厚厚的防护服下,大家只能通过衣服上的姓名才能知道面罩后面是谁。有一天,董永鹏正在录入病人信息,这项工作太重要,不能一点马虎,通常在录入时都会找人帮忙核一下,他看到隔壁桌有一个同行,就喊:“老师,能帮我核一下吗?”那位“老师”走近前来,董永鹏一看,原来正是自己的爱人刘霞玲。“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浪漫的。”

安徽医科大学

“我不会忘记你,除非我不在了”

在隔离病房工作时,有一对老夫妻让董永鹏非常难忘。这是一对80多岁的金婚老夫妇,因为病情较重双双住进了董永鹏所在的重症病房。老爷爷入院时已处于浅昏迷的状态,身体非常虚弱,甚至经常咳的一口气都喘不过来,心理状态也极度低迷,差点决定放弃。为了避免爷爷的病情变化影响到奶奶的情绪,工作组决定把爷爷换到一个专门收治急危重患者的房间。老奶奶在董永鹏晚交班时跑到老爷爷的房间,看到房间其他患者带着呼吸机之类的生命支持仪器,老奶奶开始对医护人员有了一些埋怨。有一次,董永鹏去给奶奶测血糖,奶奶骂他是骗子,是坏人,说了很多带情绪的话。董永鹏没有去过多解释,“其实听到这些话心里多少有些难过,当然这种难过是出于爷爷奶奶的病情。”在团队的一致努力下,老爷爷精神越来越好,从最初的浅昏迷状态到可以坐起来,再到慢慢可以下床行走。他们一起出院的前一晚,董永鹏上夜班,像往常一样去给他们做治疗,老奶奶一直拉着他的手不松:“董永啊!以为出院前见不到你了,明天我就出院了。” 董永鹏就逗老人家:“可记得我全名啊?”奶奶认真地说:“董永鹏——怎么会不记得呢?”然后又说了一句:“我不会忘记你的名字,除非我不在了。”

那天,是董永鹏来武汉后第一次红了眼。

“在武汉的每一天,我们都被感动着。”董永鹏说,都知道“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这句话,但身临其境,感受更深。“武汉人没有逃避,他们站出来承担了自己的责任。很多武汉年轻人作为志愿者也冲在前面,每晚都有志愿者提前在医院门口等着接送下班的医疗队员回酒店。怕队员们太累,志愿者们每天都熬好了银耳汤等宵夜,送到驻地宾馆。”

“这一段经历,一辈子可能也不会有第二次了。”董永鹏表示,和志同道合的爱人一起,来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尽自己所学,尽最大努力,去帮到别人,这让他们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因支援湖北期间优异的表现,董永鹏获得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并与爱人一道获得了“中国最美家庭”的荣誉。

安徽医科大学

在4.2万名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90后”占到三分之一,青年一代不仅是家庭的支柱,更是国家的支柱,支柱高了,强大了,充实了,国家就稳定了,富强了。“我们青年一代应肩负担当,立足当下,扛起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年的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理想,好学力行,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始终坚持好安医人的艰苦奋斗状态,只有强大自身才能在亿万人民最需要的岗位上挥洒青春和热血。”董永鹏说。

安徽医科大学

往期回顾

张泓:勇担四重角色,绽放最美初心

来源:校新闻中心

安徽医科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安徽本科院校-安徽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安徽医科大学-致敬吾师抗疫模范┃董永鹏:抗疫夫妻上演最美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