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1977 | 20岁的我,终于读懂了父母

池州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FM1977 | 20岁的我,终于读懂了父母

池州学院

漫天星光,路过沧桑,这里是FM1977,我是你们的主播欢喜。在这个漫长而短暂的大学生活中我们与你相伴。今天是FM1977的第七十期。

FM1977第七十期

20岁的我,终于读懂了父母

说起父母,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这次在家停留的日子可能是高考之后和他们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父母对我的态度从刚回到家的喜上眉梢,到平平无奇,再到后来满脸的“厌恶”。我的家庭地位甚至一度比不上家里的那条柯基。

但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我从父母的言行中渐渐读懂了他们。

池州学院

“不算太小的房

冬暖夏凉的那间放着我的床”

池州学院

大学报到那天,他们欣喜地驱车600多公里送我去学校,我不知道初中文化的他们,意识到自己有了一个至少上过大学的儿子的时候,是否经历了无眠的夜晚。

我能感觉到,他们那种望子成龙的急切,好像一场打了12年的持久战,终于熬出了头。

我妈总嘲笑别的阿姨在送自己儿子上大学时会掉眼泪,我不知道要强的她,在宿舍楼下送走我后,转身离去的那一刻,眼圈有没有泛红。

池州学院

“爸爸妈妈总说

经历的坎坷是度过青春的快乐”

上完网课,又迎来了一个漫长的暑假,不想在家闲坐的我决定和朋友一起,去爸爸包的工程地看看,体验一下生活。

和刚出发时的欣喜相比,接下来几天的苦日子,才令我意识到,原来真的有人这样辛苦地生活着。

池州学院

有一位和我们一起工作的叔叔,为人憨厚老实。一口难懂的邢台方言却让我觉得亲切又温暖。

和我们不同,叔叔渴了就会借老乡家里的自来水喝,而我们只喝得惯纯净水。他干起活来似乎从不会觉得累,像一台机器,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工作。而我们干一小会就得歇上半天,和他的效率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那天,叔叔擦着额头上的汗,阳光照在他的脸上,眼睛迎着太阳,闪着光。我心头一紧,突然意识到,他也是某个人的父亲,某个人的丈夫,某个人的儿子。

池州学院

工地上的这些天过去,我发现,原来包工头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十几个工人的吃喝拉撒、养家糊口都依仗着父亲。如何才能让工人和自己都挣到钱,这是父亲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记得一次父亲站在我身旁,叫我回去休息。我突然发现,父亲的两鬓白了,当过兵的他没有躲过岁月的磨蚀,腰板出现了些许程度的反弓。

这是我第一次有些心疼父亲。

池州学院

“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

足够我在这年代奔波

足够我生活”

我曾和父亲聊过如何看待年纪大依旧不结婚生子的现象。

可能这种现象在现代年轻人的眼中早已习以为常,可对于老一代的他们来说,结婚是必然,传宗接代才是习以为常的事。

其实当下年轻人的选择并不难理解。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发现,对于人生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一是时间,一是精力。

池州学院

世间能心甘情愿,毫无怨言的为他人捧出这两样东西的大概只有一类人——父母。

交出时间与精力,看似轻易,实则不易,而这个道理只有在我们慢慢走向自己的人生时才会真正明白。作为子女的我们却很少能像他们一样,无私地付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去陪伴、呵护他们。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都不是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所能涵盖的。

池州学院

“歌颂这种平凡

一两句唱不完恩重如山

听起来不自然”

记得电视上常播的一则广告,广告的主题是一位母亲对女儿说的话,“等你长大/上大学/结婚/有了孩子,妈就享福了......”简单几句,道出多少为人父母的辛酸、不易。

自打我们出生,他们的生活重心就不断向我们倾斜。就像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真诚又无奈的那句,“我出月子时就已经死了,活着的是许子言的妈妈。”

父亲常对我说,你现在生活的环境是我们能给你提供的最好的了。

是啊,他们付出一切努力,只是想要给我们一个更容易的人生起点。在他们眼里,一切是那样的理所当然——把自己视作甲胄,把我们视作软肋。在他们眼里,我们总是需要被关照的那一方。

在他们眼里,父母二字不仅仅意味着付出与责任,更多的是奉献和牺牲。

池州学院

亲与子,看似是被琐碎与平淡湮没而失去光泽的沙砾,其实更像是在寂寞的宇宙里彼此守护的星星,彼此照耀,彼此磨砺,彼此解读,让宽广无垠的宇宙也可以拥有闪烁着爱意的银河。

长大的我,终于尝试着读懂父母,正如过去的二十年,父母一直在努力读懂我。

池州学院

欢迎投稿到后台

或者

发送到QQ:2512586144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这里是FM1977,我是你们的主播欢喜,我们下期再见啦。

来源:中青校媒

本期编辑:曹梦乔

主播:孙瑶嘉

责任编辑:花旺

审核:刘德群、袁梦成

监制:朱坤

池州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安徽本科院校-池州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池州学院-FM1977 | 20岁的我,终于读懂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