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中药与食物的关系是――药食同源。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 |
茶饮
【桂花茶】 桂花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属于花茶,由桂花和茶叶窨制而成,香味馥郁持久,汤色绿而明亮。桂花茶具有温补阳气、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止咳化痰、养生润肺的功效。 【菊花枸杞茶】 菊花枸杞茶是用菊花和枸杞同泡而成。菊花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枸杞能养阴补血,益精明目。菊花枸杞茶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决明子茶】 决明子是豆科草本植物的成熟种子,味苦、甘而性凉。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决明子富含大黄酚、大黄素、决明素等成分,具有降压、抗菌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将单味炒决明子15克,直接泡茶饮用。此茶清凉润喉,口感适宜,具有清热平肝、降脂降压、润肠通便、明目益睛的功效。 |
食谱
1 红豆薏米粥 选料
做法:将薏米、红豆以温水浸泡半日,将薏米、红豆、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稀粥,最后撒上糖调味即可。 功效: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高考生精神压力大,运动量少。既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饮食禁忌:薏米红豆粥的副作用就是吃多了对胃不好,尤其是空腹不宜吃。 2 小米红枣粥 选料
做法:将小米、红枣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把小米,红枣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煮成稠粥,加入白糖调好口味,即可食用。 功效:小米红枣粥,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还根据红枣有活血、补气、健脑的功效。枣含有维生素A、C、E、P,生物素,胡萝卜素磷、钾、镁等矿物质,叶酸,泛酸,烟酸等。它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软化血管,安心宁神等作用。红枣有活血、补气、健脑的功效。 饮食禁忌:小米红枣粥消化吸收不易,因此多吃容易造成肠胃积食。 3 葱白猪肝羹 选料
做法:猪肝洗净后切成片,置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煮至肝熟,加入豆豉、葱白,再打入鸡蛋,加入食盐、味精等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鸡蛋和猪肝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猪肝里含维生素A较多,可营养眼球,两者共食可达到养肝明目的效果。 饮食禁忌:猪肝含有的胆固醇较高,不能一次食用过多。 4 荞麦面 选料
做法:煮开一锅水,水开后煮面条,面条煮至八成熟捞出,放入凉水中冷却,然后捞出控干水份,加入少许食用油和配料拌均匀,即可食用。 功效: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因此,荞麦还有"消炎粮食"的美称,另外这些成分还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荞麦含有的烟酸成分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还具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烟酸和芦丁,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荞麦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比一般谷物丰富,而且含有丰富膳食纤维,所以荞麦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饮食禁忌:荞麦面气味甘平而寒。黄鱼多脂,都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尽量避免同食。 针灸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华佗(约145-208),出生在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其一生著述颇丰,但均亡佚。今传《中藏经》、《华佗神医秘传》等皆托名之作。华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吴普、樊阿、李当之等人。其中,吴普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而樊阿则擅长针灸及养生,据传他活到100多岁。 五禽戏包括熊戏、虎戏、鹿戏、猿戏、鸟戏五种仿生导引术.联系各种引导术功效不同.集体功效如下:(1)练熊戏调理脾胃;(2)练虎戏缓解腰背痛;(3)练鹿戏缩减腰围;(4)练猿戏增强心肺功能;(5)练鸟戏预防关节炎。 太极拳 太极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太极拳对脑的功能起着积极的调节和训练作用。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全神贯注,意动身随,内外三合(内三合指意、气、力相合,即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连绵不断,一气呵成。这些细微,复杂,独特的锻炼方法和要求融合在太极拳练习过程当中,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进而调整身体诸系统的功能,使其趋于正常,诸脏器达到坚强有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防身的目的。 太极拳强调在周身放松条件下进行锻炼。它不仅要求躯体放松,而且更要求大脑放松。在大脑支配下,神经、肌肉放松又能反射性地使全身小动脉(高血压主要表现小动脉收缩)得到舒张,同时缓解小动脉壁的硬化。这样血压随之下降,并趋于正常,对高血压患者更为有利。在脑力,体力劳动后进行全身放松,能使兴奋的神经,疲劳的肌肉恢复得比较快,这就是练拳比静止更能消除疲劳的原因。 |
高考冲刺20天,我们在安中医等你
安徽省202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公共课合格线划定
中西医结合学科巡礼一 | 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支撑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中西医结合学科巡礼二 —— 立德树人谱新篇 砥砺奋进创一流
AHTCM
策划:安徽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
责编:解春雅、杨安琪
校对:陶梦菁
审核:李亚
素材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