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和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安徽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提出的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目标要求,坚定地朝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进军的关键五年。教育事业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社会公平、事关民族复兴,科学编制并实施安徽“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安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建设,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起草过程

《规划》编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广泛调研。开展“十四五”重点课题研究,形成20余份调研报告。通过安徽教育网面向全体民众开展“我为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建议”建言建议征集。多次召开规划编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关于规划的意见建议。

二是专项论证。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以及省直部门、市(县)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各领域专家代表,对规划文稿进行了论证。

三是征求各方意见。先后向各有关省直部门、16个市政府及教育局、125所高校书面征求意见。根据各方意见建议,对文稿做了反复修改完善。

三、主要目标

根据《规划》,“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制度更加完备、结构更加优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务更加高效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相互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能力显著提高。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资源机会进一步扩大,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科学,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多元。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推动实现长三角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四、主要任务

《规划》明确了5项重大任务。

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5大行动。

二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健全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构建结构更加优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城镇普通高中扩容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设、“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高峰学科建设、教育终身化推进7项项目。

三是提升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能力,加快健全高校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加快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实施长三角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教育对外开放2项项目。

四是强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供给,建设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评价改革3项项目。

五是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五、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责任分工和工作协同机制。强化省级统筹,完善部门联动,汇聚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合力。二是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和督查问责机制,将教育事业发展推进情况作为评价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规划执行跟踪与反馈。健全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中期检查和五年评估制度,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

来源:安徽教育网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安徽教育考试-安徽教育考试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安徽省教育厅官微-《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