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玩具:昔日玩伴儿如今安在?

传统文化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胖阿福时光流转,时代变迁,儿童玩具不断更新换代,儿时玩于掌中的传统玩具,已经随着老艺人的陆续辞世,开始一件一件地离我们远去。而附在这些昔日玩具上的童真、快乐、尽情游戏的美好记忆

胖阿福

点击打开新窗口



  时光流转,时代变迁,儿童玩具不断更新换代,儿时玩于掌中的传统玩具,已经随着老艺人的陆续辞世,开始一件一件地离我们远去。而附在这些昔日玩具上的童真、快乐、尽情游戏的美好记忆,叫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二目直视,三瓣嘴紧闭,俊秀中透着威武,端庄又不脱稚气的兔儿爷;憨态可掬,浑身须发,双脚着地的毛猴;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皮影儿;做工精细,结构严谨,唯妙唯肖的面人儿……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稀罕玩意儿,在北京东岳庙民俗博物馆近日举办的“中国传统玩具与游艺展”上,被《市场报》记者撞了个正着儿。

  时令不同玩具不同

  年逾古稀、平生喜爱玩具、尤其喜爱民间传统玩具的北京玩具协会传统玩具委员会秘书长、人称“老顽童”的梁祖望收藏有传统民间玩具1万多件。与《市场报》记者聊起玩具的话题,梁老爷子兴趣颇浓。他说,玩具和时代、地域、风俗、民情息息相关,是民俗的真实写照。民俗玩具和当地的风俗及时令有着密切的联系,玩具跟着时令走,这个季节玩这个玩具,那个季节玩那个玩具。各地有各地的特色玩具,也有不同的玩法,这里边的学问可大了。

  旧时玩儿的是时令。阳春三月,大伙儿一起到空地放风筝;五月女孩子缠香包、粽子包,男孩儿养蚕;六七月雨季,女孩儿做一种叫“扫晴娘”的剪纸,粘在竹竿上挂于窗外,寄托盼望天晴的心愿;七月十五夜,儿童手持莲花灯、荷叶灯嬉戏于河旁;到了八月中秋,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去买兔儿爷祭月;九十月天气转凉,小孩就在家里下棋、玩儿蛐蛐;腊月、正月过新年最热闹,放鞭炮、抖空竹、玩风车、敲太平鼓,过去的玩儿时令就跟现在的追时尚差不多。

  过去的香包式样极多,各地所取内容不尽相同。北京是用纺织品、麦秸、彩纸和色线扎成布老虎、盖帘、青蒜、桑葚、葫芦各式小玩艺儿,穿成一串;陕北多用布老虎与蝎子、蜈蚣、蛇、蝎里虎子、蜘蛛串在一起;西北喜用青蛙、十二生肖等;南方多取各种大小不同的粽子……每个地区的香包串儿均有不同的寓意。北京香包中的盖帘象征夏日到来晾晒五谷,扫帚象征端午后勤于洒扫,葫芦象征收尽毒气,桑葚儿、粽子象征节令蔬果,青蒜象征去毒强身。陕北香包中的蜈蚣、蝎子等象征五毒,加上布老虎就构成了“虎镇五毒”。西北的十二生肖象征着花甲无穷、长命百岁。香包多装填艾草、冰片、香樟,甚至有檀香、麝香等芳香型药材,佩戴在儿童胸前、臂侧或悬挂于床头。按旧俗,过了端午节就应把佩戴过的香包扔掉,以弃除瘟病。别人扔的香包万不可捡拾,否则会招致不幸。今天,香包多作为地方旅游纪念品出售,其中的讲究越来越少了。

兔儿爷
  

点击打开新窗口



  传统玩具有故事

  旧时中秋节玩兔儿爷,再穷的人家也会在中秋节想办法给孩子买上一只,给节日添个乐子。许多传统玩具既好玩,还蕴含着有趣的故事。“老顽童”梁老爷子给记者讲了讲传统玩具兔儿爷的故事。

  民间传说月宫里面的兔子下凡到人间给人们治病,由于药少不够吃,兔子就把药放在水里叫人们服用。兔子来到山东济南,济南是泉城,兔子把草药放在泉水里,人们喝了泉水以后病好了,这是兔子的功劳,所以人们对兔子有很好的印象。人们怀着报答的心情给兔子画像、塑像。民间艺人创造出了兔儿爷的造型,手里拿着捣药用的药杵子,老北京逐渐就形成了这个风俗习惯。兔子属阴性,拜兔的都是小女孩儿。男孩儿不拜兔,俗话说“男的不拜月,女的不祭灶”。

  兔儿爷起源于明朝末期,是中秋节祭月时供奉的偶像。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日趋精致,有背插纸旗、顶盔贯甲的,还有扮成商贩、剃头师父、鞋匠、卖馄饨、卖茶汤的,既大富大贵又市井味十足。

  泥娃娃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大阿福”。大阿福最初是作为神供奉的,可以避邪。故事传说,年兽白天吃太阳,晚上吃月亮,年玩太阳和月亮,把人间搅乱了,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阿福征服了年,将年抱在手中,年听阿福的话,人间得以安宁。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平和、安宁,于是把大阿福供奉起来驱灾辟邪。几百年来,阿福那胖墩墩、笑眯眯、天真可爱、充满童趣的形象,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

  土里土气、稀奇古怪的河南淮阳民间玩具“泥泥狗”,造型古朴、粗犷,黑色着底,上面描红、黄、青、白线条,色彩鲜明艳丽,给人一种神秘感。相传,泥泥狗是伏羲、女娲抟黄土造人时捏成的动物,泥泥狗表现的多属不可名状的奇禽怪兽。其中以泥猴的变化最为丰富,有“人祖猴”、“人面猴”、“抱膝猴”等等。细看被称为人面猴的泥玩具,那半人半猴的模样,的确可以找到一些人类祖先的痕迹。因为很便宜,过去赶会的人都要买不少泥泥狗。赶完会回家的路上,过哪个村儿,小孩儿就会给路过者唱歌谣“老斋公给我一把泥泥狗,您老活到九十九。”唱完歌,路过者就给他一个泥泥狗,时间长了就演变成一种风俗。

民间玩具欣赏

  

点击打开新窗口



  传统玩具好生存却艰难

  有句俏皮话:“莲花灯、莲花灯,今儿个点了,明儿个扔。”许多老玩具就是这么毁掉了。梁老说,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玩具不是泥的就是纸的,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绝大部分随买随玩随手就毁了。比如泥塑的怕干又怕潮,一碰就碎。纸糊的玩具时间长了也容易干裂,这些都使传统玩具的保存受到限制。

  传统民间玩具都为纯手工制作,耗时多收益少,生产数量有限。一位民俗专家指出,民间玩具不同于古董,短期内其收藏价值不明显。老玩具作坊又不同于老字号,大多数老艺人完全靠卖手艺吃饭,为保证手艺纯正,传统手工玩具行业有着自己的规矩,制作多以家族为单位。这其中的道理是,手艺一旦外传,保不齐就会“变形”,无法保证原汁原味。一些不大愿意参加商业活动的老艺人或社会知名度不高的老艺人,仅靠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支摊儿,只能赚些零用钱,其生存要靠子女资助。这些老艺人的子女不愿再靠祖上留下的手艺混饭吃。事实上,靠手艺也混不上饱饭。传统手工玩具行业的衰败,牵连其上游原料企业相继倒闭或转产,造成制造老玩具的原材料紧张,传统玩具的产供销都存在问题。

  传统玩具比较简单,大都需要孩子自己动手、动脑来做,在一折一剪、一缠一绕中体味制作和创造的无穷乐趣。像放风筝、滚铁环、抖空竹、抽陀螺是全身运动,都需要到户外去玩。可惜,这些现在都被遥控车、芭比娃娃、变形金刚、电脑游戏等室内玩具所替代了。

  传统民间玩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让它传承下去。民间玩具的再创造不能以丧失文化内涵为代价,民间玩具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是引起购买者共鸣的卖点,丧失了文化内涵,也就丧失了卖点。

  现在,联合国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概念,许多后起之秀加入到民间艺术当中来,但是他们制作的东西有形没有情,没有那个时代的精神了。梁祖望说,民间习俗是很有讲究的,比如仪仗队里的旗、锣、伞、扇都有自己的规矩。如果没有在那个时代生活过,脑子里没有当时那个时代的生活情景和生活烙印,根本就不会把那个时代的“精气神”赋予这些传统玩具。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化艺术-传统文化-传统民间玩具:昔日玩伴儿如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