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的兴起说明两点:第一,广大群众当中蕴藏着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和迫切需求;第二,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典著作,具有超越时空的巨大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是近代西方文化大量进入中国以后,对中国自己固有的文化、学术一个指称。“国学”也称“中学”或“中国学”,张之洞就有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用今天的话来讲,国学就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学问。有时甚至也可以说,国学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说国学已经热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标志:
1.专门从事国学研究与教学的机构相继成立。就北京而言,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都有国学院,北大早在15年前就成立了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后来改称国学研究院,招收研究生,定期出版大型期刊《国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还招本科生。最近首都师范大学又成立了国学传播中心。另外,各地还有不少民间国学研究和教育机构。
2.借助现代传媒,推出了一批讲解传统文化的“国学明星”(或者叫“学术明星”)。比如讲《三国》的易中天,讲《论语》的于丹,讲《红楼》的刘心武,讲清史的阎崇年等等。
3.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特别是国学经典,十分畅销。在电视的推波助澜下,比如《论语》、《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红楼梦》等名著十分畅销。
4.“国学”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光明日报》近年创办了“国学版”,每周一期,发表有关国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和文章,介绍一些国学的知识和国学经典,影响颇大。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以国学为名,或者是跟国学内容相关的网站有600多家。
国学热的积极意义
冷静地透视国学热,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一个历史高度,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一些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大问题,我认为国学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对20世纪的文化反思。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有人称之为3000年来之大变局。回首20世纪的历程,我们充分肯定西方文化,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进步文化在中国百年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冲撞和急遽变革的社会进程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是戕害。
因此,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不像当年批判的那么一钱不值,还有很多非常宝贵的东西,对于我们今天乃至于未来仍然很有价值,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今天社会发展当中许多问题,不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批判不够,否定不够,而恰恰相反,是我们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继承弘扬不够,有些问题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席或缺失所导致的。
第二,传统文化的断裂须尽快弥补。
100年来造成传统文化的严重断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弥补。重视国学,普及国学,重振国学,这是非常紧迫的事。
前不久,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了“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孙家正部长谈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港澳和台湾地区相对保存得较好。我深有同感。
文革后刚恢复高考时,《参考消息》刊登了我国台湾地区高考的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约占70%,我们当时是5%。这几年来不断增加,至今也就30%左右。
我们看连战、宋楚瑜到内地来访问,他们都是在美国拿的博士,喝洋墨水的,但我们从他们的演讲,从他们的题词中可以看出,他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非常深厚。
大概3年前,我到云南去调研,特意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感慨万千。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却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等一大批英才,有些班里,一多半是今天的院士,且他们的国学基础都相当深。这是为什么?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实际上,在东方文化圈国家,包括我们的邻国韩国、日本、越南以及新加坡等,中华文化都相对保存得比较好。
前几年我带国内十几个省市的文化厅局长去韩国考察文化产业,在旅游车上导游小姐请我们猜:在韩国最堵车的是哪一天?我们都没猜着。她说,是清明节。在韩国,清明节这一天,不管你干哪一行,不管你当多大的官,都要从城里回到自己的老家,去祭扫祖先的坟墓。到了晚上,回城的路堵得一塌糊涂,她说有的时候甚至只能在车上过夜。
在越南,参观河内的文庙,也令我非常震撼。连续300年科举考试的进士题名碑,保存得十分完好。文庙里的孔子雕像很高大,匾额“至圣先师”跟曲阜孔庙的一样,也是康熙的御笔。
在日本,随时随地你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对它的影响。比如书法,大街小巷有许多书法学校,日本人几乎是老老少少都练习毛笔字。我一个朋友是早稻田大学的教授,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他到北大做研究,研读之余他找了一个老师学二胡,他夫人则学书法。几年后,他夫人的书法水平令我大吃一惊,已经成了日本书法学校的教师。
不仅我们的邻国如此,甚至在西方国家,一些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及钻研精深程度,也让我们汗颜。比如前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痴迷,可以说达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1995年希拉克总统访华,最后一站是上海,最后安排的一个项目是参观访问上海博物馆。当时上海博物馆馆长是著名的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而上海博物馆所藏的青铜器,据说是中国的半壁江山。希拉克总统在馆长陪同之下,边参观边交谈,乐而忘返,最后专机推迟了两个小时起飞。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形势,我们应当深刻地自省!应当反躬自问:传统的血脉在我们身上究竟延续了多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手中究竟丢失了多少?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国学热的兴起不是一件好事吗?我觉得这是势之必然,理所当然。
第三,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整合、重建与创新?是摆在每一个炎黄子孙面前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课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重大战略问题。
什么是民族精神呢?我以为离开了传统文化,也就谈不上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也是一个民族的标识,世界上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就是由不同的传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字等内在的文化基因所构成的。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区别,除了肤色、地域等外在的不同,最本质的在于文化和传统的不同。
中国美院老院长潘天寿先生讲过,一个国家没有传统就等于没有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绵延至今、不曾中断的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和自豪,每一个中华儿女难道不应该懂得珍惜它、热爱它?
要防止的不良倾向
一是通俗化的倾向。
通俗不是一个贬义词,甚至是一个好词。传统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是古人的思想与文字,一般人接触起来有困难,需要做一点通俗的讲解、注释、翻译、图说之类的普及性工作,这是完全必要的。特别要利用现代传媒来普及。你讲得通俗易懂,老百姓爱看,就能起到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俗有必要,通俗化就不好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不能流于通俗化、简单化。如果电视屏幕总是充斥着“戏说”、“歪批”之类的节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搞得多了,容易引起误会和误导,把真经念歪了。
二是庸俗化的倾向。
庸俗化的要害是浅和俗。一些地方借国学之名,搞一些活动不伦不类,俗不可耐,令人啼笑皆非。兴国学,讲传统,主要是精神方面,可是偏偏有人热衷于搞一些形而下的东西,比如前些时候讨论国服,用唐代的服装还是汉代的服装,这个有没有必要?做出来谁穿?有一些地方搞一些祭祀活动,互相攀比,劳民伤财,搞得庸俗不堪,乌烟瘴气。再比如有些地方,设立私塾,完全按照旧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去适应现代社会?
三是复古主义的倾向。
比如有的以复兴国学为名义,有的以弘扬传统做幌子,有的还打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实际上搞的是封建主义、迷信的东西。风水算命、求巫问卜、江湖义气、黑白两道,这些东西有沉渣泛起之势。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在此我提出六点原则和措施,跟大家探讨。
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面提出来的。“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第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传统不是复古主义,更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要让传统得到弘扬光大,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第三、要大胆吸收一切外来进步文化。中华民族历来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注重吸收和融合各种外来文化。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在继承弘扬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不断地丰富和壮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加大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在国民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课本当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尽管近年来不断增加,但还是远远不够。大学文科教育,起码要达到文科毕业能够读懂文言文。大学非文科教育,必须开设“大学语文”这类的课程。
第五、通过传统节日来弘扬传统文化。最近,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就清明、端午、中秋这几个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取消“五一”黄金周在网上征求意见。这是社会各界特别是“两会”代表多年来提案呼吁努力的结果。一旦确定下来,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第六、要重视国学人才的培养,特别要注意培养中外兼通的人才。这是一个涉及到长远发展的大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问题,因为现在文科博士毕业读不通文言文的可以说比比皆是。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当正视,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规划。我觉得要培养中外兼通的国学人才,套用一句俗话,恐怕是要从娃娃抓起,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特殊的手段。上个世纪在“西学东渐”风气影响之下,产生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比如王国维、鲁迅、陈寅恪、钱钟书、季羡林等,他们大多有国外留学的经历,都是中西兼通的大家。季羡林留德十载,他是公派出国的,如果没有当时的官费公派,也就没有今天的季羡林。以我们现在的国力,以及与世界各国互派留学生的便利条件,政府组织考试,选拔300到500个优秀的青少年,全部送到世界一流大学去学习,学他个十年八载,我想一定能够造就一批中外兼通的大学者。
国家应该有这样的长远考虑,也应当有这样的气魄。因为现在的情况是中外兼通的人才十分难得,只有达到了中外兼通,才能够用世界眼光来研究国学,才能够推动中华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王能宪,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