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历代艺术家描绘的重要题材

传统文化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牡丹,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她雍荣华贵,美艳绝伦,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牡丹是历代艺术家描绘的重要题材之一。在绘画上,最早的记载是南北朝时杨子华画牡丹。唐

  牡丹,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她雍荣华贵,美艳绝伦,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 牡丹是历代艺术家描绘的重要题材之一。

    在绘画上,最早的记载是南北朝时杨子华画牡丹。唐代边鸾画牡丹、五代徐熙画《牡丹图》、明代徐渭用泼墨法画牡丹、清代恽寿平画牡丹,这些作品,或润秀清雅,或泼辣豪放,都是中国艺术宝库的奇葩。到了近代,画家王雪涛曾画了大量的牡丹画,幅幅神态各异,生机勃勃。绘画大师齐白石画的牡丹画,用笔简练,常是聊聊数笔,却生机盎然。

    大画家关山月说:“中国一因作画之前要求全面掌握对象的内在规律,如画牡丹,要把牡丹与芍药不同的地方找出来,分辨出它特有的特征来。要对它的生长规律、组织结构等自然属性有充分的了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要懂“画理”。牡丹还成为瓷器制作的重要题材。

    宋代的“牡丹梅花瓶”,明代的“牡丹双鹤盘”,以及清代的“雄鸡牡丹瓶”和近代瓷都景德镇生产的“牡丹孔雀凤凰盘”、“青花牡丹孔雀盘”、“青花牡丹凤凰盘”、“青龙牡丹唐草盘”、“剔红牡丹孔雀盘”,争奇斗艳。牡丹图案和绘画还被广泛用来装饰各类建筑物。如云南大理的“木雕”、福建惠安的“石雕”、甘肃临夏的“砖雕”,无不辉耀着牡丹的色彩,飘溢着牡丹的芳香。

uploads/200605/13_155930_09.jpg


齐白石《群芳争艳图》

uploads/200605/13_155612_02.jpg

张大千《白牡丹》

 uploads/200605/13_155527_01.jpg

齐白石《寿带牡丹》

uploads/200605/13_155705_03.jpg


吴昌硕《牡丹》

uploads/200605/13_155843_07.jpg


王雪涛《牡丹蝴蝶》

uploads/200605/13_155735_04.jpg


陈半丁《牡丹》

uploads/200605/13_155800_05.jpg


黄山寿《牡丹》

uploads/200605/13_155821_06.jpg


轴 清 赵之谦《牡丹图》

uploads/200605/13_155905_08.jpg


李苦禅《浓春图》 



传统文化

恽寿平《牡丹图》

 中国绘画史,递嬗演化,而以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鼎足而立。传仓颉以鸟兽、花草这迹象制作象形体之始,至汉代帛画上之夔凤人物,以及有花草、鸟兽形象之画砖,六朝时代敦煌壁画着色艳丽的花鸟,都显示着中国花鸟画的确立。

  自南北朝起,宫庭画为迎合贵族审美而对现实花鸟进行玩赏描绘,北齐杨子华画牡丹极分明,可惜此画藏于宫庭,秘而不传 ,我们只能从刘宾客《嘉话录》中见到文字记载。

  唐人花鸟,边鸾最为驰誉,精于设色,秾艳如生,其《牡丹图》推为绝笔。宋代御藏边画三十三幅,其中三幅为牡丹画;《牡丹图》、《牡丹白鹇图》、《牡丹孔雀图》。边鸾于京都宝应寺西塔院下还画有大型牡丹壁画一幅。唐画家于锡亦善画花鸟,有《牡丹双鸡图》传世。王耕,唐浙人,“王耕善画,而牡丹最佳,春张于庭庑间,则蜂蝶骤至”。(唐于逖辑《闻奇录》) 五代时,出现了不少牡丹画家,知名者有后梁于兢,南唐徐熙、梅行思,前蜀黄筌父子、滕昌佑等。

  于兢,善画牡丹,幼年从学,因睹学舍前槛中牡丹盛开,乃命笔状之,不浃旬,夺其真矣。遂日苦思无倦,动必增奇,有《写牡丹折枝全本》传世。

  徐熙,钟陵人,江南名族。善写生,多游山林园圃,以求情状。写花卉,不以色晕淡成,而是落墨枝蕊萼,然后傅色,骨气风神,古今绝笔,兼有黄筌之神,赵昌之妙。有《风牡丹图》等四十余幅画牡丹作品流传于世。其《风牡丹图》,叶千余片,花只三朵,一在正面,一在右,一在众枝乱叶之背,枝叶花摇曳于克风中,静中有动,情态逼真。宋宣和御府所藏徐画共二百四十九幅,只牡丹就有四十幅,占近六分之一,有:《牡丹图》十三幅、《牡丹梨花》一幅、《牡丹杏花图》一幅、《牡丹海棠图》一幅、《牡丹山鹧图》二幅、《牡丹戏猫图》一幅、《牡丹鹁鸽图》二幅、《牡丹游鱼图》二幅、《牡丹湖石图》四幅、《红牡丹图》一幅、《折枝牡丹图》一幅、《写生牡丹图》二幅、《牡丹桃花图》三幅、《风吹牡丹图》二幅、《写瑞牡丹图》一幅、《牡丹桃花图》一幅、《蜂蝶牡丹图》一幅、《牡丹芍药图》一幅。每幅都有寓意。牡丹寓富贵,鹁鸽寓和平,桃花寓高寿等。 梅行思,江夏(今湖北省云梦县)人,一名再思。善画人物,兼工花鸟,最工画对外开放,世曰“梅家对外开放”。画“斗鸡”尤精;竦然而待,昂然赴敌,磔毛怒瘿,莫不为生。至于饮啄暇,雌雄相将,众雏散漫,呼食助叫,态度有馀,曲尽赤帻之妙。北宋宣和间,御府收藏梅画四十一幅,其中有《牡丹鸡图》一幅,《斗鸡图》六幅。

  滕昌佑,吴人,字胜华,工写生,尝于所居植名花异草,以资其画,所写折枝花卉,随案傅彩,着色鲜艳。宣和御府所藏六十五幅,九幅为画牡丹:《牡丹睡鹅图》二幅、《湖石牡丹图》一幅、《龟鹤牡丹图》四幅、《太平雀牡丹图》一幅、《牡丹图》一幅。 黄筌,字要叔,成都人,以工笔画早得名于时。十七岁事蜀后主王衍为待诏,至孟昶,加检校少府监。筌花竹师滕昌佑,鸟雀师刁光,山水师李昂,鹤师薛稷,龙师孙遇,资诸家之善而兼有之,脱去格律过诸公,今御府所藏佳作三百四十九幅,其中画牡丹十七幅;《牡丹图》二幅、《牡丹鹁鸽图》七幅、《山石牡丹图》一幅、《牡丹鹤图》二幅、《牡丹戏猫图》三幅、《太湖石牡丹图》一幅、《衔花鹿图》一幅。 黄居宝,字辞玉,筌次子,少聪警多能,画得父传,工花鸟及松石,画情高远,风姿俊爽,其画宣和御府所藏四十有一,四幅为画牡丹:《牡丹猫雀图》一幅、《牡丹太湖石图》一幅、《牡丹双鹤图》二幅。

  宋代牡丹种植迅速扩展,以洛阳为中心,遍及中原,蜀中天彭也有牡丹种植,表现花王牡丹的绘画名家,也大批涌现,代表画家有:徐崇嗣、徐崇矩、黄居采、赵昌、易元吉、崔白、吴元瑜、乐士宣,赵仲 等。

  徐崇嗣,熙之孙,工写生,长于草木禽鱼,绰有祖风,不用描写,只以丹粉点染而成,号“没骨图”。宋御藏一百四十二幅,牡丹图十一幅:《牡丹图》五幅,《牡丹鹁鸽图》、《牡丹鸠子图》、《写生牡丹图》、《荣牡丹图》、《牡丹芍药图》、《蜂蝶牡丹图》各一幅。

  徐崇矩,熙之孙,崇嗣之弟。熙画花竹、禽鱼、蝉蝶、蔬果之类,极夺造化之妙,而崇矩不坠所学,宋府所藏十四幅,有四幅为牡丹图。

  黄居采,字伯鸾,筌季子,画艺敏瞻,妙得天真,时人争购,得之者尤富。宣和御府藏三百三十二幅,其中四十六幅为牡丹图:《牡丹图》三幅、《牡丹花猫图》二幅、《牡丹鹦鹉图》一幅、《牡丹竹鹤图》六幅、《牡丹锦鸡图》五幅、《牡丹山鹧图》四幅、《牡丹鹁鸽图》八幅、《牡丹黄莺图》二幅、《牡丹花鸽图》一幅、《牡丹戏猫图》三幅、《湖石牡丹图》五幅、《写生金瓶魏花图》一幅、《牡丹金盆鹧鸪图》二幅、《牡丹太湖石雀图》二幅、《顺风牡丹黄鹂图》一幅。

  赵昌,字昌之,广汉(今四川省广汉县)人,一说剑南人,善画花卉,每里朝霞下,绕阑槛谛玩,手调彩色写之,自号“写生”,其折枝、蔬果尤妙。宣和御府所藏一百五十四幅,其中牡丹图十二幅:《牡丹图》六幅、《牡丹锦鸡图》一幅、《牡丹鹁鸽图》二幅、《牡丹猫图》二幅、《写生牡丹图》一幅。

  易元吉,字庆之,长沙人,天资颖异,花鸟蜂蝶,动辄精奥,时称徐熙后第一人,有所画《牡丹鹁鸽图》传世。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县)人,善花竹、羽毛、道释之类,尤长于写生,所画《湖石风牡丹图》、《牡丹戏猫图》流传于后。

  吴元瑜,字公器,京师人,善画,师崔白,能变世俗之气,有《写生牡丹图》传世。

  乐士宣,字德臣,祥符(今河南开封市)人,宫庭宦官,画花鸟尤得生意,有《牡丹鹁鸽图》。

  赵仲 ,字隐夫,太宗玄孙,明敏无他嗜好,独爱墨翰,草木禽鸟,画中有诗,有《写生牡丹图》。

  随着牡丹在中国的繁衍,作为花鸟画的内容之一—牡丹,愈来愈被丹青妙手所重视,明代画牡丹高手,不乏其人,较著名者有孙龙、徐渭、唐寅、吕纪、永宁王、释海怀等。

  孙龙,明初画家,又作孙隆,字从吉,自号都痴,昆陵人。工山水人物,尤擅花鸟、草虫、蔬果,其写意花鸟画的艺术成就和他的“没骨图法”,对后世泼墨写意极有影响。其《牡丹图册》中的一幅折枝牡丹,虽只画一朵单瓣花,乍看似乎单调乏味,但大花独秀,笔力苍劲,给人以伟岸、纯朴之感。左上方题“都痴道人龙”。

  徐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者人。性好奇,尝落款“田水月”(“渭”字分解),中年始画花卉,涉笔潇洒,天趣灿发,书诗文画全能。他用泼墨法表现牡丹,是一个创举。水墨写意,泼辣豪放。

  唐寅,吴人,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弘治戊午举应天解元。善山水、花鸟,作牡丹画多幅,并题诗相配: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谷雨豪家赏丽春,塞街车马涨天法;

  金钗锦袖知多少?多是看花烂醉人。

  吕纪,字廷振,号乐愚,一作乐渔,鄞(浙江鄞县)人,所画凤鹤花树,灿烁夺目。有《牡丹锦鸡图轴》流传于世。据明·会稽徐沁野《明画录》记载,明宗室永宁王画牡丹甚佳。僧人海怀,号太涵,嗜酒放任,写牡丹最工,淡墨欹斜,纵笔点染,深浅向背,灼灼欲生。 清代善画牡丹者,人才济济,吴昌硕、任伯年、恽寿平、高凤翰、胡璋、虚谷、蒋廷锡等人,颇有名气。所见者,以吴昌硕,作品最丰。

  吴昌硕,清末画家、书法篆刻家。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曾任县令,旋去职。三十岁后始学画,取明清诸家之长,以写意之笔作花卉蔬果,极出新意。画有《牡丹图轴》、《牡丹白头翁》、《牡丹兰石》、《牡丹水仙图轴》(光绪己丑46岁作)、《牡丹》(1904年62岁作,花果册之一)、《玉堂贵寿图》(玉兰、牡丹、桃,68岁作)、《花果图轴》(牡丹,71岁作)、《岁朝清供图轴》(插花牡丹、梅花,72岁作)、《牡丹水仙》(花卉四季屏之一,74岁)、《天香凌波图轴》(76岁作)、《牡丹水侧》(76岁作)。光绪戊申秋,即1908年,作者65岁时所画《天香夜湿图轴》,写的是一丛长在岩石边的野生牡丹,枝叶微倾,生意盎然。

  任伯年,清画家,名颐,字伯年,浙江山阴(绍兴)人,幼从父学画,后师任熊、任薰(后合称“三任”),中年后寓居上海,卖画为生,写生画多传神之笔,善花鸟、人物、山水。牡丹画作品占相当比例。如《牡丹白头翁》(富贵到白头)、《牡丹孔雀》(富贵荣华)。《牡丹图轴》纸本,纵151.2厘米,横82.2厘米,写于光绪辛巳云闰七月七日,即1881年8月间。看去象是红、蓝、黄、白、粉五棵不同颜色的牡丹,生于山石间,与大风抗争。牡丹有大开、半开和含苞待放者,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蕴含着勃勃生机,大有狂风不可摧,高处不畏寒之气概。

  恽寿平,武进人,初名格,字寿平,又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居城东,又号东园草衣。迁白云渡,又号白云外史。生而聪敏,八岁咏莲花诗,惊共长者。诗书画,时称三绝。工花竹禽虫,独开生面,海内宗之。写生牡丹,简洁精当,赋色明丽,《牡丹册页》,折枝描绘,婀娜多姿;《国香春霁》牡丹图,色调清新,花貌夺玉。 高凤翰,胶州人,字西园,号南 。画山水,纵逸不拘于法;写花卉,奇异多得天趣。乾隆三年戊午新月所作《牡丹图并题》横卷,为其画牡丹代表之作,收于《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录》。

  胡璋,桐城人,字铁梅、寅子,工山水及人物,花鸟画亦颇有成就,有《牡丹群猫》立轴传世。

  虚谷,僧人,俗姓朱。家广陵,后燹之中,披缁入山,不礼佛号,以书画自娱。山水、花卉落笔冷隽,蹊径别开。客沪时,求画者云者。甲戌春月,绘《牡丹图轴》传世。

  蒋廷锡,常熟人,字扬孙,号西谷、南河,唐熙癸未进士,逸笔写生,或奇或正,或率或工,或赋色或晕墨,意度堂堂,风神生动,所画《花卉扇面》(山石、双蝶、荷包牡丹)颇有特色。

  此外,张熊的《花鸟四屏·牡丹》立轴,居廉的《花果·牡丹水仙》立轴,从兄居巢的《牡丹》立轴,于非 的《蜂花》(牡丹)、《花蝶》(牡丹)横轴,金梦石的《满堂富贵》、《牡丹水仙》立轴,陆 的《四季平安》(牡丹、莲、菊、梅)立轴,张善 的《花卉》(牡丹水仙)立轴和张兆祥的《五色牡丹》等,皆为极佳作品,反映出他们对国花牡丹的喜爱,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企盼。张善 在画面上题诗道:

  洛下花开日,妆成富贵春;

  独怜凋落后,为尔贮丰神。

  诗最后落款为“蜀人张善孖”。其实此诗是明代画家徐谓《牡丹》诗韵而题的。徐诗为:

  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

  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牡丹种植得到恢复和发展,人们向往和平幸福的愿望与日俱增,对牡丹花的偏爱也增强了。画家们便施展才能,泼墨作画,描绘牡丹的力作,大量涌现。仅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赠品中,就有许多是画牡丹风采的,略列如下:

  陈半丁有三幅:

  《春满乾坤图》(松石牡丹)1952年

  《花好月圆》(月中牡丹,月外百寿)1956年

  《瓶花图》(梅、石、水仙、牡丹)1963年

  题曰:“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廖一中一幅:

  《牡丹祝寿图》(松石牡丹)1953年

  齐白石等集体创作一幅:

  《和平幸福图》(石、鸽、万年青、牡丹)1954年

  汪慎生一幅:

  《花鸟图》册页之三《牡丹》。题:“四时长放浅深红”。

  陈师曾与黄宾虹、徐悲鸿时称“民初画坛三杰”,他们较著名的牡丹画有二:

  《牡丹轴》题:“庚卯三月十四日约余戟门越原、汤定之等同至崇效寺赏牡丹,以此纪之。”

  《牡丹红轴》题:“棠梨开后牡丹红,僧院重来坐午风,为有城南诗约在,花前莫愁酒杯空。此去年高庙看牡丹诗也,戊午初夏。” 此外,台湾《养和堂珍藏书画集》中,收齐白石《牡丹幽石》图,题诗为:“野花自瘦家花肥,倚石依墙风不摧。尝到邻翁园里看,也曾栽过二三回。”落款“老萍并题”。

  《曹州牡丹专题书画选》中,收二十多位画家的二十余幅牡丹作品:

  祖绍先《大富贵牡丹》。

  李苦禅《春浓图》,题“曾见牡丹数十种归写之。”

  娄师白《为寻芳菲到曹州》。

  于希宁《婀娜多姿》,题:“雨过鼠姑争向阳,千姿万态逗人忙,嫣红姹紫漫如海,写取华枝婀娜妆。甲子初冬面窗忆昔菏泽赏牡丹,游归曾作即兴之笔,时,恍如身心置花海中。” 俞致贞 刘力上《久恋到白头》。

  何方华《姚黄》,题:“千叶重楼,嫩黄娇艳,晶莹高洁,光彩射人,特异于众花。牡丹为花王,此则为王中之王,出宋时姚姓民家,千年名种,繁衍至今,极为珍贵。”

  王企华《洗去脂粉 独露清标》牡丹图幅。

  周俊鹤《姹紫嫣红春消息》牡丹图幅。

  祁祯《春艳如霞》牡丹图幅,题:“曹州旭春艳如霞,牡丹如海万人家。挥毫常为天香醉,疾情一片写国药。”

  吴野洲《富贵不骄》牡丹图幅,题:“歌到清平称绝调,花开富贵不骄人。”

  赵建民《蕊有异香》牡丹图幅,题:“挥毫故作富贵图,无限情思寄丹表。花为国色不傲群,蕊有天香满宇中。峻青先生诗句。”

  另外,王雪涛有七七年花朝日写于首都的《蜂蝶牡丹图》,俞致贞有壬寅初夏作的《耄耋长春图》,刘力上、俞致贞合作有一九七七年春节缅怀周总理写的《香永在》牡丹图。

  以上所列,仅是牡丹绘画的一小部分,可见一斑。由于牡丹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千百年来已成为历代画家竞相表现的稳定题材,极大地丰富了花鸟画品类的描绘内容,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添色加彩;为中国花鸟画家的成长,贡献出了丰富的营养。

  牡丹的自然美质哺育了历代花鸟画家,而历代花鸟画家在千百次写生实践中也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经验,形成了绘画理论。画家关山月在《中国画规律初探》中说:中国画在作画之前,对对象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过程,要求全面掌握对象的内在规律。如画一张花卉写生,就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花,什么颜色,还要去分清它是草本还是木本,叶子是轮生、对生或互生的;……如画牡丹,要把牡丹和芍药不同的地方找出来,分辩出它们固有的特征来。”

  (引自《国花大典》)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化艺术-传统文化-牡丹是历代艺术家描绘的重要题材